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一周记 > 正文

[二度发现:规避新闻趋同化]趋同化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将着重以个人对二度发现这一问题的思考,从二度发现与新闻趋同、二度发现与深度新闻、二度发现与独家新闻、二度发现与操作途径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番甄别,以期呈现出“二度发现”这一概念更为清晰的外延与内涵。最终引导媒体编辑和记者在编采工作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二度发现,去丰富媒体的版面,使新闻报道更加摇曳多姿、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关键词]二度发现;新闻趋同;深度;独家操作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02-02
  随着人们对新闻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多样。新闻的二度发现问题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日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认真研讨以指导和运用于新闻实践的焦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新闻信息的进一步传播,弥补新闻源缺乏的不足;有助于增强编辑和记者的新闻敏感,练就在新闻中发现新闻的过硬本领,从而拓展出新闻的一片新天地,规避新闻的趋同化,让自家媒体新闻显示出与其它媒体的区别。
  一、二度发现与新闻趋同
  所谓的二度发现。是指在见诸媒体或掌握的新闻事实中,编辑和记者睁大自己发现的眼睛,透过新闻事实所传递的信息,发现了另外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而后在不断的补充和扩展中。生发出了一个全新的、不同于前一个的新闻事实并加以传播。在二度发现的新闻事实生成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主从的关系、偶然和必然的关系。新闻的二度发现是有前提的,它是在已有的新闻事实中的一种再发现,有点类似于庄稼丰收时的遛二遍地。能不能遇到东西,有所斩获,取决于庄稼长势的盛衰,丰收劳作的粗和细。也就是说作为主体的前一个新闻事实必须是强势新闻,这个新闻事实越枝蔓横生、越事实复杂,越能为新闻的二度发现提供契机。对于二度发现的新闻事实来说,它虽然脱胎于前一个新闻主体,但绝对不能等同于主从关系,二度发现的新闻在脱离了主体之后,就有了自足的生成空间,它很有可能超越主体。成为比主体更有价值的新闻。新闻的二度发现有其偶然性,但更多地包含必然在其中,这就是所谓的“有缘千里来相会”。而缘份总是垂青于那些把握机会的人。
  目前,由于传播手段的越来越新,传播途径的越来越广,一条新闻信息的出现,很难作为独家新闻落户媒体,特别是一些热点、焦点新闻,常常会引来众多媒体蜂涌而上。争相报道。这样争抢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媒体的新闻趋同。现在阅读大报小报、收看大台小台,总给人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感觉,说明新闻趋同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所谓的新闻趋同指的就是同样一个新闻事实,在纸媒上你发我也发,在电媒上你播我也播,看不出彼此间的分野和区别。新闻趋同的结果,导致的是读者观众选择的单一性和明确性,也就说在众多的大报小报、大台小台中。就接受新闻信息这一块而言,读者和观众只要选择其中的一家。就能满足需求,根本用不着遍览报刊或多听多看大台小台。因为同一个新闻事实,你有我也有,读谁看谁效果都一样。而读者和观众的阅读和收看常常要受到习惯的驱使,这就使得一些在读者中受青睐的报刊、电视和广播愈加独占鳌头。一些没有优势的媒体则被晾在了一边。规避这种新闻趋同,办出有自己特色的报纸及电视广播,重视新闻的二度发现无疑是一剂解救的良方,因为新闻的二度发现是在信息中发现信息,在母体中孕育新生。也就是说,面对同一个新闻事件,趋同新闻是不加选择地全盘照搬,二度发现是敏锐地把握到新闻事件的另一个属性,做出不一样的新闻。这个不一样的新闻,脱胎于同一个新闻事件,却比同一个新闻事件更新鲜。
  二、二度发现与深度新闻
  也许有人会问,二度发现与深度新闻说的不是一回事吗?深度新闻也是抓住同一个新闻事件不放,力求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二度发现是不是深度新闻的另一种说法?对于这样的疑问,本文的回答是,二度发现与深度新闻有着相当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方向上。深度新闻是一种纵向开掘,有着掘一口深井的意味。采访者面对新闻事件,不满足表面的、简单的了解,而是条分缕析、刨根问底。二度发现则是一种横向发现,是对原有新闻事件的剥离和区分。在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握上,深度新闻是力争把现有的新闻做深做细做全。深度新闻考验的是记者的知识面和对事物的综合能力,记者的知识面越广,越能把深度新闻导向一个更深领域。使深度新闻的穿透力更加尖锐。而对事物的综合能力越强,深度新闻做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才能在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使深度新闻更有看头。深度新闻的最终目的是想方设法地增加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把普通新闻做成精品新闻,这就需要编辑和记者要善于对已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整合,发现新闻事件深层的社会意义,挖掘出其中更有价值的东西。因而深度新闻常常是以系列报道或连续报道的方式推出的。最典型的深度新闻报道是2008年3月8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直播的《生死时速――龙江爱心大营救》,该报道历时39小时,主要报道了长春市泉眼村24岁的乡村产妇尹文娇产后大出血十余个小时,生命垂危,急寻凝血药物“人血纤维蛋白原”的过程。#1该报道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多家媒体予以转播或写成报道转载。而二度发现的着眼点是在现有新闻事件的基础上,发现另一个新闻,把新闻做宽做广做新。既然新闻的二度发现是在新闻中发现新闻,就需要编辑记者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淘宝者,面对一起新闻事件在予以报道的同时,还要对这起新闻事件进行必要的甄别,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通过归纳汇总,让被遮盖的另一个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清晰起来,并最终从原有的新闻事件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新闻事实加以传播。最成功的新闻二度发现当属1991年前苏联解体时刻。时任美联社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刘香成抓拍的一幅戈尔巴乔夫把讲稿重重地甩向办公桌的照片。当时。戈氏刚刚发表完辞职演说,也许是已料到了国家前景的不妙,戈氏两眼低垂、无精打采。这一瞬间被在场的早有准备的刘香成定格在了照片上。因为拍下了这一充满历史现场感的画面,这幅照片因此获得了1992年度的普利策奖。本来苏联解体、戈氏辞职就是轰动世界的新闻。已足够引人注目的了,但刘香成却以自己的机警,在这样重大的新闻事件中二度发现,拍出了迥异于他人的新闻照片,为这一重大新闻事件添加了重重一笔。#2应该说二度发现与深度新闻都有着规避新闻趋同的作用,都需要编辑记者倾力为之。
  三、二度发现与独家新闻
  经过记者二度发现所采写或录播的新闻,肯定会成为媒体的独家新闻,两者有着同一的目的性。曾有人指出:“独家新闻是指一家独占,抢先发表的新闻。”#3这里所说的一家独占。就已经表明了此类新闻绝不趋同于任何一家,这样的新闻在与各家媒体拉开了距离后。将为刊播的媒体带来特色与生气。应该说,二度发现是获取独家新闻的一种方式和方法。独家新闻的产生有着多种挖掘途径,有的媒体靠建 立新闻线人网络,对新闻线人实行奖励的方式来获取,阅读一些报刊。在有些报道的结尾,常出现“奖励报料人XX元”字样。就是一种运用途径。这种广撒网的方式,能够组建起密集的信息源,为获取独家新闻上了保险。再加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作用,如果生活中一旦发生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这些线人会及时地通报给媒体。这种途径的弊端是,线人们往往缺乏专业视角,他们提供的报料,更多还只是素材,仍需要媒体编辑、记者的介入。这时候,二度发现就会派上用场,有了专业人员的专业眼光,这些新闻事件就很有可能被挖掘出新意,在媒体报道中“唱独角戏”,从而避免加入众口同声的媒体“大合唱”,为自家媒体蒙上独异的色彩。
  四、二度发现与操作途径
  新闻的二度发现具体操作起来途径很多。几乎所有已为受众所知或正在生成的新闻事实,都蕴含着二度发现的可能。这里仅提供三种途径供媒体编辑记者参考。
  1.在会议中发现新闻
  对会议的报道,是媒体最为普遍刊发的新闻。因为会议报道之多,且缺乏新意,这类新闻常常为受众所诟病,改革会议报道的呼声也十分强烈。岂不知,会议是一个最出新闻的地方,有些会议内容往往是新闻信息的大汇聚。高明的编辑记者绝不会停留在一般的会议报道上。而是力求在会议新闻中发现新闻。把一篇枯燥的会议报道做得活色生香。在此,写活做活会议报道,二度发现作用巨大。只有怀着高度的责任心、明确的目的性,具有敏锐的识别眼光。才可能在会议新闻的采写中,收获新的发现。目前。一些新闻意识超前的媒体,已经意识到了会议,特别是一些重大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只要用心采掘,就能采到真金。因而每当遇有重大会议,这些媒体常常要组成强大的报道阵容,予以强势报道。因为在会议中有所发现,所以一些报道新意迭出。看看一些媒体上有关“两会”的报道。受众就会知道,在会议中发现新闻是怎么一回事儿。
  2.在数字中发现新闻
  在新闻报道中,常常要涉及一些数字,这些数字的来源,大都是相关调查统计部门,由于职责所在,定期公布的。这些数字看似枯燥乏味,背后却极有可能牵涉到鲜为人知的新闻事实,尤其是那些关涉到国计民生的数字,往往在数字的大小中,预示着变化的征兆。想要做好民生这篇大新闻。就不能对这些敏感的数字有所忽略,而是抓住这些数字不放,在与数字关联的事实中发现新闻。当然,在数字中发现新闻不是轻易能做到的,没有对所要报道对象的熟知,编辑记者就察觉不到数字所潜藏的信息。即使一些与新闻事实相关联的数字耀眼地摆在那里,也会一片茫然。一般来说,能够在数字中发现新闻的编辑记者,都是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当他所了解的领域里一些数字出现变化时,就会相当快捷地感知到,并深究其变化的根源,做出由数字引发的新闻。
  3.在突发事件中发现新闻
  突发事件新闻是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遇有重大的突发事件,由于损失之大、影响之广,受众极需获悉真相,媒体一般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推出,加之事件发生地的相关部门出于统一口径的需要,对事件做了取舍,使这类突发事件最初的报道大都雷同。其实在突发事件结束之际,正是新闻的二度发现开始之时,以一场突发的地震灾难为例,当令人猝不及防的天塌地陷发生之后,有很多的人和事需要挖掘。这时候只要细心寻找,媒体就能为受众提供出灾难新闻中的独家新闻。
  [参考文献]
  [1]大爱无疆编写组,大爱无疆
  39小时生死时速[M],哈尔滨:黑龙大学出版社,2008:212
  [2]田毅,张恒,王晓,苏联解体时该中国的决策[N],羊城晚报:博闻周刊,2011-12-24
  [3]傅洪明,挖掘独家,避免新闻同质化[J],新闻传播,2010,(07)
  [责任编辑:冯延臣]

标签:同化 规避 发现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