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诗歌鉴赏技法浅析】水彩12种特殊技法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的一个难点,它首先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其次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性分析、正确鉴赏古诗文的能力,而这些都必须通过长期用心学习才能逐渐提升,由量变到质变。但任何一门学科,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一些技法可用,如果我们能探得一二,便可成为解决难题的钥匙。?
  
  一、 建立系统的知识储备库?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歌在中国曾经无比的灿烂辉煌,作为一门独特而魅力无穷的艺术,不仅流传下来无数的美妙诗篇,同时也创造了很多的诗歌专业知识。对这些知识,我们必须要有一些认识和理解,这样我们鉴赏诗歌才能有“底”。?
  1?熟悉一些常见的意象及其暗示意思。?
  “月亮”(思乡)、“菊花”(清高)、“梅花”(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松”(坚贞,高洁品质)、“莲 ”(爱情)、“梧桐”(凄凉悲伤)、“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感伤)、“浮云”(漂泊的游子)、“丁香 ”(愁思或情结)等。?
  2?了解一些常见语言特点。?
  清新、平淡、绚丽、明快、自然、含蓄等。?
  3?知道一些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
  铺陈直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描写、工笔白描、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形写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情、情景交融,以小见大、化用典故、意象叠加、联想想象、象征寄托、乐景写哀、明褒实贬、寓褒于贬、超越时空、换位描写、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诗中有画、赋、比、兴等,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借代、对偶、夸张、互文、隐语(谐音、双关)等?
  4?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思相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田园隐居、忧国忧民、思乡怀人、建功立业、离情别绪等。?
  5?熟悉一些著名的诗人,能背诵一些名句名篇。?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熟读古诗几百首,便能吟咏也会赏析。?
  以上内容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累整理,理解熟悉。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做题才能正确运用术语,才能专业,才能准确,从而把握住得分点。?
  
  二、 全面把握信息,理性分析鉴赏?
  
  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应该是读懂诗句,理解诗意。全面把握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信息。?
  1?主信息:诗句。诗歌的主信息当然来自诗句,诗句是由意象组成的。竟象就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景、物、人、事等。我们通过读诗,明白诗句写了何景,咏了何物,叙了何事,谈了何人,然后由整个诗句的意境去体会、感受诗人发了何议,抒了何情,阐了何理,表了何志等。如:?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披蓑戴笠,不动声色地孤舟独钓寒江雪的渔翁是诗的主要意象。其次“千山”皆无鸟飞,“万径”不见人踪,连同那一条江,都笼罩在寒雪中。是渔翁所在的环境。通过对全诗信息的把握,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白,这渔翁形象,正是“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逐南荒的诗人远离尘世、清高孤傲、坚贞不屈的精神境界的象征。?
  要能准确理解,敏锐捕捉诗人的情、志、理,还得重视一个因素,那就是诗中的关键字、词、句。就是所谓的“炼字”或“诗眼”。它们常常是我们理解诗意的“密钥”,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价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境界全出。”因为“闹”是热闹,当它在诗句中与“红杏”和“春意”组合在一起时,表现的正是春意盎然,春光烂漫之意。表现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写出了诗人心头蓬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 ?
  抓住这样的关健字、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所以这也是命题人常设的考查点。?
  2?次信息:题目,作者(知人论世),注释。?
  要能全面把握信息理解诗篇,题目,作者,注释它们都是破解诗歌的关键。?
  (1)题目往往给我们点出了诗意和内容甚至情感基调。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和尚是去朋友的隐居的地方探望他,题目中一个“幽”字是全诗的诗眼,所以为了表现一种静谧的意境,“敲”字以声衬静,比“推”字更好。又如?
  村 居 ?
  张舜民?
  水饶陂田水饶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究竟是悲是喜呢?诗中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两句,“无人”、“寒鸦”这样的竟象,好像应该是萧瑟、悲凉,但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意境来看,尤其是从题目《村居》来看,可知是诗人写自己闲居村中所见所感, “牛背无人”是小孩子玩去了,“寒鸦两两归”是鸟儿双双回巢了。就知道诗中应该是表达对乡村闲适、安逸、自在生活的喜爱之情。?
  (2)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胸襟气度,不同的关注对象等,如李白的浪漫狂放、个性张扬,杜甫的忧国忧民、沉郁沧桑,苏轼的豪放旷达,柳永的缠绵多情,陆游的悲壮爱国,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王维的恬淡优美,李清照的婉约凄切等,所以我们还可以从作者推知其诗意、诗情。?
  (3)再有就是注释,它不仅仅是注解一些字词的读音意义,有时还注解作者当时的境况,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其壮年还是老年,失意还是得意, 升迁还是贬谪等情况,从而推知其内心情感的悲欢愁喜等。?
  
  三、 看清题干要求?
  
  在做题之前,千万要仔细审题,看清题干要求,看命题所给出的考查点是什么,要求怎样作答。注意“简要分析”、“赏析”、“结全诗句”之类提示,明确思路走向,知道从哪些方面提取信息,思考作答。如?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四川卷)(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 ① 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 趱:?赶快。
  ③ 苫:用草覆盖。?
  第(1)问“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很多同学就只是回答完“写了几个层次”就结束了,没有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就相当于放弃了一半的题没有做,岂不可惜?(参答: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标签:浅析 技法 鉴赏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