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思考探究答案 [语文主题探究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并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此,我们进行了语文主题探究教学的探索,努力创建一种让学生主动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求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新潜能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
  
  一、语文主题探究教学的理论探索。
  
  主题“探究式学习”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的教学法。所谓的主题探究,即是从学科领域或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和我国教育界最近十几年探讨的成功教学、快乐教学、讨论式教学、和谐教学等,都属于不同维度、不同重点的教育和教学模式。主题探究模式,通过“任务驱动”这一条主线,让学生来独立探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模式解决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种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可以说,它是兼取了前面两种教学模式的所长,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在教学中,或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或学生主客体一体,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又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框,提供了一个交互开放的实践环境,让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主题“探究式学习”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平等地位的学伴,能充分尊重学生,并且具有巧妙的教学机智,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主题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还应不断学习拥有较强的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对现行教育敢于取舍,敢于形成适合自己学生发展的教师课程,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树立的良好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理念,让学生认识主动学习的意义、方法,学会质疑,学会合作,敢于尝试;学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学会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向生活学习。学生良好的学习理念的形成对其终身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教师不仅要言传身教,塑造班级整体的文化氛围来感染学生,而且要善于联系家庭,与家长一起形成合力,帮助学生形成持续学习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质。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主题“探究式学习”才能成为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
  
  二、语文主题探究教学的具体策略。
  
  1.恰当切入探究主题,拓展语文教学资源。
  现在的语文教材多以生活为视角,按不同主题编撰而成,且以配套的语文读本辅助教学,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并给教师选择的余地。主题“探究式学习”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阶段学习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现有的语文学习资源的特点,对学习材料如教材、配套读本,课外的各种文本进行分类整理,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
  “探究式”学习切入的主题按如下分类:
  (1) 以题材为主题。相同题材有许多可供探究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同题材的文章进行比较归纳。例如,洪教版八年级下册《沙漠里的奇怪形象》写到了沙漠里的海市蜃楼,“诵读欣赏”里有一篇蒲松龄的《山市》也是写海市蜃楼,这两篇文章就可以放在一起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先学习《山市》,然后阅读《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解释其中的原因,并在文章的写法与效果上作一探讨。
  (2) 以情感为主题。把感情相同或感情相类似的文章整合在一起,指导学生从情感角度切入,然后从不同角度加以甄别、欣赏、体悟。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选编了茅盾的《白杨礼赞》,配套读本在第一单元相应配编了孟超的《枫叶礼赞》,两篇同是“礼赞”,同样咏物抒怀,虽然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不同,但可做“咏物礼赞”篇供学生进行主题探究。
  (3) 以写法为主题。写文章就离不开写作方法,离不开文章构思,好的文章需要好的写作技巧予以表现。学习语文仅仅是思想感悟和人生体验是不够的,必然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因此可以以写法为主题组织学生探究。如初二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应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如果是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观点,要能讲道理、摆事实,许多学生写作中还是一笔糊涂账。此时可围绕议论文的结构,提供吴晗的《谈骨气》和林家桢的《谈“勤”》让学生比较,然后写作,再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出三个层次的三篇文章再比较领会。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比较储瑞耕的《从“试试看”起步》、胡绳的《想和做》和程绍堂的《挫折是一种收获》(以上三篇文章都选入了语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读本),从结构、论证方法、论述语言上让学生探究,举一反三,掌握议论文的写作能力。
  (4) 以体裁为主题。实施新课程后编写的几套新教材都突出了人文性,注重从生活、情感的角度去体悟语文,但这并不是否定文体。精当的内容需要优美的形式张扬,优美的形式则需要精当的内容充实。离开内容去谈形式,或离开形式谈内容都是不可取的。洪教版八年级下册“叶”专题中遴选了四首古诗、三首现代的诗、一篇散文,不同体裁、不同的感悟,体裁与内容精美地结合在一起。此时可以将三首现代诗放在一起让学生朗诵探究绿叶的生命历程、深刻的含义、丰富的意象与精炼的语言的巧妙融合。同时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用诗的语言描绘心中的叶。
  (5) 以人物为主题。以人物为主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作品中的人物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这也分两种情况,或研究一部作品、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例如,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后,研究孙悟空的性格和现实意义;学习《出师表》后,结合课外收集的有关资料,对诸葛亮进行系统研究。或研究几部作品、文章中相关性人物。例如,将《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王进行比较研究。还有一种类型是将作者为主题,对其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研究作者的情感变化、人格品性。例如,学习洪教版九年级第五册曹操的《龟虽寿》时,同时学习第六册的《观沧海》,再引入他的另一首代表作《短歌行》,探索三首诗中蕴涵的曹操的思想,并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客观地分析曹操,形成批判性辩证的唯物思想观。
  2.课内课外教学一体,拓宽教学阵地,突出学生的探究主体。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语文的眼光体味生活,在生活中增强语文能力。主题“探究式学习”教学打破了已有的语文教学框架,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准备课外的探究,在课外准备课堂上的学习。主题“探究式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而且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探究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师及时地指导、评价、组织下,实现课内、课外骨肉相长。经过我们的探索,主题“探究式学习”教学流程主要如下:
  
  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利用课上或课外的时间选择、确定探究主题,然后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或学生个人根据自定的主题设计好探究问题或探究计划,再利用课上或课外的时间搜集、处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完成探究问题或探究计划,并形成探究成果。教师根据学情的需要,利用学习园地、网络技术或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探究成果,教师再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予以激励性评价与指导,学生自行反思总结探究得失,吸取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整个教学流程将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在一起,凸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思考得越多,获得的也越多,参与得越多,能力也越强,而课内外的时间,始终是学生在主宰。
  3.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主题探究式学习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在主题确定、内容选择、问题的提出、内在逻辑的探究等等环节上都主张学生自主自行的学习活动。教师的引导、点拨是帮助学生提高效益,而学习的冲动、任务的产生、过程的监控与完成,成果的品尝与拓展都是学生的行为,是学生自主实践的学习过程,其必然锻炼了学生的实际的终身有用的语文能力。从探究的主体上看,主题探究式学习可以进行小组研究、个人探究、师生合作探究。从探究的方式上,主题探究式学习还可以开展文本探究、社会调查、网络探究。这些探究方式要贯穿一个原则:激发兴趣、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顺利开展主题“探究式学习”教学活动。
  
  顺利开展主题“探究式学习”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树立以下教学理念:
  1.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改要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的必需,也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教师应坚持平等互动,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做到不强迫学生去学习,做到不迷信教参,不盲目自信,积极引导学生能够走上正确的学习之路,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接受知识,运用知识。这样学生才会满怀热情地走进主题探究中,学会探究的本领,学会在积极探索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学自悟,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学习新知识,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不要轻易地去否定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或荒谬之处,巧妙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地探索精神。
  3.充分利用各项活动课外阵地,形成主题探究性课程。课程无处不在,主题探究性课程融合在学生的点滴生活之中。教师应巧妙利用学校组织的课外兴趣小组,如文学社、小记者活动等给学生以明确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开展各种相关的有创造性的活动。

标签:探究 语文 实践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