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调档函 > 正文

【“走转改”应做到身临其境现场采访】 3dVR如何做到身临其境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去年,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使之进一步成为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等五部委部署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放下鼠标,贴进大地,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这一活动给新闻媒体带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广大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走乡村、进社区、到厂矿、深入基层一线,深入普通劳动者中间,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生活。身临其境,现场采访,集中推出一大批来自一线、感人至深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接地气才有底气”身临其境现场采访,就是指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群众生活中,走进群众内心世界,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事件发生现场中,进行实地调查访问,观察体验,“百闻不如一见”,只有这样才能捕捉最生动的场景,记录最感人的故事,学好用好群众语言,用生动、鲜活,贴近百姓的文风,使新闻报道植根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这是记者采访的重要环节,也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灵魂所在。
   只有身临其境现场采访,对新闻事实才能辨别真伪,弄清真相,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防止新闻失真。新闻报道失真除了有意编造者外,一般情况多属采访不深入,捕风捉影所致。如1958年小麦亩产上万斤的报道,只要记者到现场去认真考察一番,马上就可以知道这个数字是假的。新闻报道的失真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以偏概全。也就是说,事实本身是不错的,但它属于局部的、表面的、特殊的现象方面,不反映事物的全局、本质和普遍意义。只有记者真正深入现场采访,全面分析,认真研究,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做到真实可信、朴素自然、生动鲜活、言简意骇。
   只有身临其境现场采访,才能掌握丰富扎实的材料、生动感人的情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有些新闻、通讯为什么写得不引人入胜?病根就在于坐在办公室里,靠收集来的第二手、第三手材料写稿子。或是到了现场,既不深入采访,又缺乏细致的观察,只看到了轮廊,而没有找到典型场景和细节,因而只能告诉读者一般化的概念,构不成感染读者的具体、生动的形象。这是我们记者队伍里的一个常见的“顽症”。要治好它,就要不辞辛苦、千方百计的深入到现场,用眼睛去观察,用全副身心去体验。把镜头更多对准基层,把版面和荧屏更多地留给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联系党和人民的纽带作用。
   身临其境现场采访的过程是发现、深化主题的过程。党的方针、政策是根据群众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我们报道的主题也必须从群众的实践中来。比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那么作为新闻媒体就要抓一些老百姓最关心的物价、就业、医疗、教育、住房、交通、社会保障、公用事业、打假除劣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影响千家万户的主题,深入实地、深入现场、深入基层,实实在在地考察体验采访,获得详实的第一手材料,以百姓的视角做新闻。对群众的生活小事或社会现象进行整合和理性解释,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把现实生活中最集中最典型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聚焦透视。阐明事物的因果关系,提示实质,形成思想,从而实现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的社会功效,彰显新闻力量。
   只有身临其境现场采访,才能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现场采访,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之水。选择新闻工作者这一职业就意味着选择做一个不知疲倦的行者,在人民群众中,在各行各业中行走、倾听、记录,多反映贴近群众情感的事例,多运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群众中自觉树立和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增强使命感、光荣感和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高水准的作品。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

标签:身临其境 采访 现场 走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