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

时间:2017-05-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虽然在高中的政治课上接触过“哲学”的概念,但直到现在对于哲学的理解依旧停留在基本的定义,即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至于哲学和人生的关系,即便意识深处知道它们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不曾主动地深究过。就这样,许多年岁在人生的长河中悄然流逝,既有浑浑噩噩的迷茫期,也有朝气蓬勃的奋发期,更多的是食之无味的平行期。然而在各个时期,无论是正在经历,还是经历过后,都没有思考过“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如何去做”这样的问题。

有幸拜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后,再回首过往的岁月。就好像自己一直在走夜路,虽然手里有照明的工具不至于让自己跌倒,但距离远一点就是一片黑暗了。这时候,如果懂得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星,道路的方向就跃然心上了。“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对于这句话,我是很赞同的。

看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重新深入学习哲学知识,不如说是在剖析自己的人生。我从主人公的第一视角跳了出来,变成了观众的第三视角。经历过的事情因为视角的转换而变得引人深思,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回味的过程虽有心酸,但总体是充满乐趣的。书中也有很多我没有涉足的经历,权当是对未来的一种预热了。相信即便面对充斥着危险和未知的将来,我也能平静地去经历。哲学既是一门高深的学门,更是一种睿智、理性的生活态度。之所以说哲学复杂、难懂,完全是因为人生就是一本无字天书。哲学和人生的关系,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它和人生的距离就是身体和影子的距离。

无论是从书名还是内容看,这都是一本很有深度且专业性很强的读物。傅佩荣先生作为台湾大学的哲学教授,用他独到的见解和通俗的语言先后将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精华提炼出来,再融合自己的思想,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教材书、智慧书变成了充满人情味的类似信件、对话形式的新颖读本。读到全书的一半,我突然想到了傅雷家书和罗斯福炉边谈话。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天马行空,但这或许就是哲学的奥妙,会一瞬间打开人的思维。傅佩荣先生在书中给读者上了一堂堂精辟入里的哲学与人生课程。在这些课上,我们会通过不断地接触、理解历史上一位位哲学大师的思想来让自己或主动或被动地去思考之前从未想过的东西。

“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傅佩荣先生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明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即不知道事情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去追究,而是因为很多问题根本没有答案。看清了这个本质,或许就不会出现庸人自扰的情况了。就像如果一开始知道人生本来就是充满了苦难的,人们也许就会少了很多烦恼和不安。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评价一本哲学类的书精彩与否不一定是是否值得读两遍,而是有没有教会人们如何去用哲学引导人生。认真研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看开、看透人生中很多看似复杂的事情。我们最大的收获不是哲学的全部精华,而是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现在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早已不是上世纪那段需要精神食粮来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岁月。但万事万物都有正反面,物质条件一下变丰富了,精神世界却依旧贫瘠。网络的迅速发展让我们能知晓各种以往只能在想象中出现的事情。而这其中,负面消息居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因为人们

早已没有了正确的理念。失去了衡量道德的标准,人们的行为不受约束,虽然使自己获得了开心,却也在无意中伤害了他人的利益。这些行为中的大多数不会构成犯罪,但会造成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局面。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有人会说开心。这可以理解成生命的大部分意义。前提却是必须要有正确的理念去支配自己的行为。否则不仅自己不会快乐,他人也会跟着遭殃。

周国平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举得大部分中国当代作家非常可悲的是,他们不阅读,或是阅读非常有限,尤其对于哲学,所以他们的作品很少能观照到人类的基本问题,大都浮在表面。”作家是生活在显微镜下的人群,会时刻有人出来批判他们的不足。能够理性对待那些批判的作家便会不断进步。而我们普通人因为自身的平凡性只能靠自觉去力争上游。只要我们还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愿意善待生活,就会发现哲学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

发现哲学、用好哲学,善待哲学。这是我读完《哲学与人生》后最想去做的事情。

篇二:《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最近刚看完一本名为《哲学与人生》的书,这是一位台湾作者写的书,这本书被列为“高等学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这位教授在大学开设“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17以来座无虚席,本书集作者数十年授课之精华,开宗明义地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通俗易懂,无半点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许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后却能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后颇有感触,摘抄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鸣。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太精辟了!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在解释这句话之前,先讲这句话“文化有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那么这句话和上面这句话有什么关系呢?打个比方,现代人都讲究快乐,做什么事都是以是否快乐为前提。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至于教育,我们知道关键在于内涵而不在于程度。”——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使我联想起前不久在电视上曝光的那位从事教育工作的硕士生硬闯红灯,不听劝阻并阻挠民-警执法,还故意推桑民-警,最终被治安拘留的事件。不管是初中文化、大学文化、硕士生、博士生,哪怕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这只能说明一个人的学历或教育程度,不能说明这个人的人品是按照学历排列的,博士生的学历最高,所以一定是很有文化,人品一等。教育工作所承担的是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古人说,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传

不习乎?”意思就是,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了么?显然,那位硕士生肯定没有学到实处,更不知道她是怎么教育别人的,中国的教育如果都落在这等人身上,后果真的很可怕。

我从小是被我外婆带大的,我外婆有七个儿女,只有我外公一人养活全家,可以说我妈从小都过着这种清贫的日子,再说我外婆也没什么文化,最多只能看看报纸而已。但她经常和我说,人要穷得有志气,不要随便要人东西,说话吃饭都要讲礼数,当时虽然小,不能全懂。要知道,一个大人的言行举止对于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具有深远意义,甚至可以影响成年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时间的长短,而是活得有没有意义。意义是指”理解的可能性“。”——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甚至有点老套,不过往往越是在老套里越能发现精髓的东西。随着基因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的寿命可以长得无法想象,活到一两百岁算是年轻的。有一个问题却不能忽视,这样活着有没有意义,如果仅是生命的延长,意义何在呢?意义是什么?生命又是什么呢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哇!是不是头有点晕了,不错,不要说你晕了,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被这些问题搞晕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意义不在于意义本身,也就是意义的结果,而在于创造意义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意义就没有意义。意义在于过程。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继续深造。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内向寻找,(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哲学与人生读书笔记)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最高的、圆满的境界。”——摘自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

所谓“最好总是要碰到结束”那就是死亡吧。一个人一生中会完成一件件有意义的事,难道当他死了后,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没意义了么?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你既然问了,那就一定有意义。很少人能达到圆满的境界,但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么!只有人才会有这样的提问,才会有这样的终极思考,动物不会,这就是动物与人最根本的区别。

篇三:《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土木0903 刘志海 0609101310

最近刚看完一本名为《哲学与人生》的书,这是一位台湾作者写的书,这本书被列为“高等学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这位教授在大学开设“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17年以来座无虚席,本书集作者数十年授课之精华,开宗明义地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通俗易懂,无半点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许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后却能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后颇有感触,摘抄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鸣。“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太精辟了!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十几年的人生虽然经历不少,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不多,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在解释这句话之前,先讲这句话“文化有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那么这句话和上面这句话有什么关系呢?打个比方,现代人都讲究快乐,做什么事都是以是否快乐为前提。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至于教育,我们知道关键在于内涵而不在于程度。” ——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使我联想起前不久在电视上曝光的那位从事教育工作的硕士生硬闯红灯,不听劝阻并阻挠民警执法,还故意推桑民警,最终被治安拘留的事件;以及最近出现的大学生开车撞人却还不知悔意的事件。这些事情都不禁让人对现今的教育产生怀疑和失望。不管是初中文化、大学文化、硕士生、博士生,哪怕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这只能说明一个人的学历或教育程度,不能说明这个人的人品是按照学历排列的,博士生的学历最高,所以一定是很有文化,人品一等。教育工作所承担的是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古人说,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传不习乎?”意思就是,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了么?显然,那位硕士生肯定没有学到实处,更不知道她是怎么教育别人的,中国的教育如果都落在这等人身上,那将是中国的悲哀。中国历史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从未断绝,然而却在今天慢慢流失。这种流失与亡族一样可怕。

看完作者入木三分的哲言,那就做一个简单的最直观的感觉

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

标签:读书笔记 哲学 人生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哲学的故事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