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二年级日记 > 正文

提高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途径_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哪些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提高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从总体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对这些新情况的探索,找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情况 途径
  
   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着重总结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对策建议。
   1.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现状
   受经济大潮的影响,功利主义思想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他们过分看重外语、计算机、专业课等实用知识,普遍地关注自身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现实,忧患个人的就业、前程、出路和种种切身利益。由于部分学生过分强调自我,导致他们的全局观念、集体观念淡漠。他们不愿意也不能融入集体生活,甚至做出一些侵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事情[1]。
   据近几年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生信息,大学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动手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差,不知道如何解决由于角色变化带来的不适,而且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使得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招聘应届大学生。
   考察中学和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体系,不难发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困境并非全然归结为大学阶段的教学乏力。由于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科书的内容框架与中学教材雷同,且基本概念、原理重复,这种情况使得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缺乏应有的新鲜感,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应有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增加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困难。并且少数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研究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教学方法陈旧也是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低效的原因之一 。
   2.提高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途径
   互联网具有信息化、开放性、互动性以及共享性等特点,社会各界可以充分借助这一手段实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抵御其他不良思想的侵蚀。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都有许多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优秀典型。通过网络和媒体等形式大力宣传这些优秀典型,用鲜活的事例来教育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认同,从而自觉地去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同时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
   要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首先要进行观念和理念的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深化和充实、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3],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同时加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及传统文化的教育,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改革考试考核方式方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创新,另外还要加强和改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可以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最后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大学生自身也要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 的求实是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并积极参与并感悟社会实践,积极参与支农支教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爱心公益活动等,在实践中真实的感触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思想地位。
   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新时代的开拓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既是新时期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需要,又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对大学生影响的需要,同时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才能实现培育千千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李瑞芳.对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认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110-111.
  [2]陈志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03):108-110
  [3]王元珍,林巧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若干思[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84-87
  
  作者简介:
   丁寒寒,女,汉族,安徽淮北人。现为黄山学院社科部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生。

标签:素养 当代大学生 途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