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二年级日记 > 正文

[清末改革序曲]改革开放的序曲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从汉代至清末,历代统治者无论如何热衷于事功,大致还是遵循以孝治天下的原则率先垂范,所以早期西方人看中国就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理想国。   贸易逆差的隐患   西方势力原本就是工业革命产能过剩的产物,再加上机缘巧合遇到了大航路的开辟,使西方与东方之间的联系变得非常方便。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有拒绝和接受两种选择。主动接受就像日本一样,将西方文明引进来,这也是古典中国面对域外文明时常常做出的选择。然而,清廷选择了拒绝。
   这个选择在客观效果上使中西文明的交流由官方主导,更多地流向了非官方层面。但是,在经过一个漫长时间的发展之后,自然衍生出许多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巨大的贸易逆差。由于中国市场不发育,西方工业革命的产品在中国没有市场,而西方社会对于中国价廉物美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低级产品需求巨大。巨大的贸易逆差表面上对中国好处多多,其实政治上的风险一触即发。
   到了乾隆年间,巨大的贸易逆差使西方似乎无法支撑了。1793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伯爵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前往中国进行谈判,希望中国:一、适度放宽中英之间贸易限制;二、对在舟山附近岛屿上的英商货舱及停泊在那里的船只不设防;三、希望在北京设立永久使领馆,与中国构建近代意义上的国家关系。
   从今天“招商引资扩大贸易”的观点看,马戛尔尼三点要求没有什么不可接受,但满洲统治者根本无意改变既有秩序,依然陶醉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马戛尔尼访华以失败而告终,由此注定近代中国全部悲剧。
  “天朝上国”思维的后果
   中西之间的巨额贸易逆差还在继续扩大。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政府早已成为商业的保护神,不得已,英国政府又在二十多年后即1816年派遣阿美士德使团访华,继续商谈扩大通商平衡贸易的可能性,请求清廷废除贸易管制的公行制度,多开商埠,扩大自由贸易。此时清国皇帝为嘉庆帝,他的做法比乃父更绝。他在获悉阿美士德使团目的后,还没有见到来使,就下令将他们驱逐出北京,勒令返国。乾隆帝、嘉庆帝相继拒绝和平通商,主要还是西方工业革命的结果中国不需要。清廷不愿在扩大贸易和构建平等国家关系上让步,是“天朝上国”思维。但当世界联系日趋紧密时,这种做法是无效的。面对巨额逆差,英国“不法商人”将鸦片作为平衡贸易的手段,短短二十年时间,“罪恶的鸦片贸易”就使英国彻底改变了对华入超地位。
   鸦片贸易在中国已有久远历史,然而19世纪中叶的大规模的鸦片贸易,不仅彻底改变了中西贸易格局,使大量真金白银流往西方,而且给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问题。到了19世纪30年代晚期,鸦片已使中国几无可用之兵,更无可用之饷。傲慢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终于承认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罪恶的鸦片贸易害苦了中国,但面对这个事实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呢?林则徐建议朝廷用强硬手段打击鸦片走私。林则徐虎门销烟等断然措施引起英国人强烈反对,一场以鸦片为名的战争随之爆发。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结束,城下之盟使中国屈辱地接受了英国人自马戛尔尼以来所提出的要求,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外加一笔数额不菲的战争赔款。
   然而由于这个开放有限度,中外贸易依然存在不少问题。1854年,英国因中美新约向清廷提出重新修约,希望中国开放全境,希望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稍后,法美两国援例提出类似要求。比如互派公使照料贸易、开放全境扩大市场等,都是进步的。然而清廷又选择了拒绝,于是英法联军又用武力向中国讹诈。这就是近代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的结果还是中国失败,清廷屈辱答应了列强全部要求。
  被误读的“落后就要挨打”
   两次鸦片战争均以中国失败而结束,中国不仅因此丢尽了脸面,而且损失惨重,年轻的咸丰帝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一命呜呼。经过一场并不复杂的宫廷政变,清廷的权力落入懿贵妃手里,还有那位协助她铲除政敌的六皇叔恭亲王。论功行赏,六皇叔以议政王身份兼管军机处,掌握着大清国日常事务的实际权力。恭亲王确实是一个能干的人,他在受命留守京师与洋人打交道时逐步改变了对西方的看法,相信中国如果要改变先前被动局面,一定要走上世界,要改革,要学习西方。从此开始,朝廷在恭亲王建议下,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了洋务新政,大清国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一片生机。
   在慈禧太后和恭亲王主持下,中国政治确实刷新了,汉人出身的官员开始受到重用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逐步在政治舞台发挥功能,影响南部半个中国的太平军动荡很快被剿灭。整个中国一个新的时代就此开启。所谓一个新的时代,是指此时开启的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自强运动。但是,三十多年洋务新政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多。这既是近代中国的起点,也是后世中国问题根源之所在。洋务新政的发生不是来自中国社会的内部需求,而是来自西方的压力,来自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因而那时的中国人在内心深处存在着强烈的复仇意识。魏源所概括出来的所谓“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其实就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时已没有明末的坦然、大度和心平气和,而是带着焦灼、焦虑和不安意识,在内心深处有一种不得已。
   基于这种因素,洋务新政将一切都归结为发展,归结为实力,以为中国之所以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是实力不如人,是物质基础不足,是枪炮弹药不如人。落后就要挨打,就是那时的共识。要想不落后,要想不挨打,只有走进丛林,像西方一样,强大自己,壮大自己,和西方比肩。一旦将来再遇到列强胆敢上门欺负,强大的中国就能绝地反击,报仇雪耻。
   清廷主政者和大清国那一代洋务新政知识分子或许并不清楚这些道理,直至甲午战争爆发,终于发现先前几十年发展是那样虚假,那样不堪一击。于是一切归零,从头开始,走向维新,以体制性变革带动整个社会良性发展。清末改革的大戏由此拉开帷幕。(摘自《新世纪周刊》)

标签:清末 序曲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