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反问句 > 正文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改革热点问题

时间:2019-02-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20世纪被誉为是教育改革的时代。一百年来,世界各国在追求国力强盛、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的现代化进程中掀起了此起彼伏的教育改革浪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不断的改革浪潮使世界教育的发展跃升了一个新的台阶。21世纪科技革命的深入使人类正向信息化社会迈进。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尽管我国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与国际进程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把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同时纳入课程改革的中心视线,采取措施。

二、立足素质教育,推行基础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但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我国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和“四基”。

目前,我国现行课程教材已开始改变过去那种以学科、知识、书本为中心的编写模式,在探索新课程教材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一是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材在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实行教材编写的多样化,同时根据地方特色,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编写适应当地实际需要的补充教材,从而激发了地方和学校层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使地方教育更具特色;
二是把反映中国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及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补充到新教材的内容中,让学生视野进入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最前沿;
三是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以增加活动课的方式培养学生挖掘深层次知识和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应积极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为优秀尖子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方面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仍然很严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我国20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适度”是最难把握的,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四、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向学校教育领域渗透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我们应该清楚,今天?正在变化的信息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课程研究中古?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创造的资源在新的?教育知识价值观的引导下,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

五、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我们认为,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教育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 ?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能排除干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综合的界限并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和补充。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 六、课程个性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材施教作为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则,可以说在大?部分的时间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论原则上。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特点鲜明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七、课程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现实需要。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采用“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政策,全国范围内有多套义务教育教材正在使?用。总结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必须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坚持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具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首先多样化是一个数量增加的?概念,就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
其次,数量的增加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的编写的风格和适应的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各自显示出独特性的特征;
第三,仅有数量的增加和差异性的存在,还不足以真正构成多样化的本质特征,它还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独立地、自由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 八、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依靠教师办教育。

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有些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很难按时领到工资,发工资给教师“打白条”的事情并不新鲜;
且教师工资待遇低,一些提高福利待遇方面的政策把中小学教师排除在外,对中小学教师心理上打击很大;
再者教师在社会上地位较低,工作压力大等诸多因素,从而造成校长办学难,教师不安心工作,弃教从商从政,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教师既是办学的主要依靠力量,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操作者。我们要积极倡导教师成为教育专业的研究者,彻底改变过去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时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更新和学历的提高为主要目的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结合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高度重视教师作为课程改革者的主体作用,通过大学教育学院教学专家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教学和探讨,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在研究教学和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革新,努力把教师培养成为“实践者——学者”型人才。同时,社会各级政府部门在增加教育投入时,不仅要提高学校硬件设施、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切实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

本文来自https://www.zaidian.com/

标签:教育改革 发展趋势 我国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 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