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发言稿 > 正文

家长会家长发言稿感恩

时间:2017-05-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关于感恩的家长会发言稿

关于感恩的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对于你们能在百忙中抽空来参加我校家长会,我表示衷心地感谢!

首先,我向家长们汇报一下我班的基本情况。我班现有学生34人,其中男女各17人。孩子们开朗活泼,集体荣誉感很强。

语文课上,同学们听课率很高,课堂上欢声笑语一片,同学们联系自己生活的体验,踊跃地表达自己出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如:唐通、李柳辉、胡智程、赵婉舒、李华钰、廖诗雪、陈恬恬、王紫欣、邓吉娅、阳昕炜、彭星、何远茂、刘玲宏等同学,特别是李梦澜、韦兆林、陆志豪、黄昱铭、蒋先鹏同学,他们在课堂上勇于挑战自己羞怯、怕错、怕同学取笑的个性,表现自己,不怕失败,敢于跟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这在从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了不起的进步!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经常意犹未尽,围着我请我继续上下面的课。

今天请家长来,就是想跟家长们就我这学期感受最深的一堂课交流一下有关感恩教育的问题。

在家长们的面前,有一本《语文书》,请家长将书翻到69页,这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一篇课文《13 第一次抱母亲》。请家长先看看这篇课文,我接着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我也是一位母亲,看完后,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家长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当我的孩子长大后,是否如文中的作者一样,虽说后知后觉,但总算体会到母亲(或父亲)深恩难报。也就是说,我们该怎么教会自己的孩子学会感恩?

各位家长,当我看完这篇文章,我的感觉就是:沉重!沉重!!!肩上的担子太沉甸甸!我该怎么教我的学生?我该怎么教我的孩子?在学校,我是引导者,我是组织者,但是孩子们才是实施者,我不可能取代他们去思考,去体验!这篇文章的内涵,我怎么引导学生去感悟,进而联系实际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味?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在上课时,我向学生提了五个问题:

①“我”为什么要抱母亲?

②“我”是怎么抱母亲的?为什么?

③为什么“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④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文章一共描写了几次抱母亲?哪一次才是“第一次”?

⑤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抱”到底是什么意思?

随着对文章的理解,孩子们的感悟越来越清晰。文章最后,母亲流泪了,我问孩子们:“母亲的泪水说明什么?那是什么样的泪水?你们的母亲(父亲)有过这种时刻吗?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他们的结婚纪念日?”许多孩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在学完课文后,我补充了几个内容。

一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两个母亲》。请家长先自己看看这个故事。 附故事原文:

两个母亲

802号病房住着两个患贫血症的女人,一个是城里的,一个是乡下的。

乡下女人得知城里女人患的也是贫血时,很是感叹:“不用问,你跟我一样,也是个苦命人。得这个病的,都是劳累过度加营养不良。我丈夫死得早,留下3个孩子给我。这些年,我差点被他们累死。你有几个孩子?”

“我就一个儿子。和你一样,我也是一个人和孩子过。18了,在寄宿学校读书。为了供他,我白天上班,晚上再出去打一份工??”

“你儿子一定有出息!熬几年,你就该享清福了,吃再多苦、受再大累也值。”

城里女人被乡下女人说得很高兴,问:“你的孩子在做什么?”

乡下女人撇撇嘴,说:“出大力呗。老大在家种地,老二在城里干活,老三跑广东去打工了。”深聊下去,两个女人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三天后的九月初五就是她们50岁的生日。

转眼到了九月初五。早晨起来,乡下女人泡了两碗方便面,递给城里女人一碗,说:“孩子都不在身边,咱们自己吃碗长寿面吧!”

她们还没有把方便面吃进嘴,闯进来一个黝黑的汉子,他手里拎着个保温饭盒,头上冒着汗,进门就道:“妈!你吃上了呀?”

篇二: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在女儿小学毕业前夕,与大家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心得,同时向各位家长学习教育子女的经验,我很高兴。当班主任老师交给我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心里是甜蜜的,女儿XXX之所以能在学习上有所进步,让她成为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好同学,这却首先归功于辛勤的园丁——各位科任老师的精心呵护与悉心培养的结果。在此,我从心底里,首先向在座的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当然,家长恰当的教育方式和孩子自身聪慧肯学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女儿的学习进步表现我看在眼里,当家长的我,心里自然也是欣慰的。但事实上我也很惭愧,跟好多家长相比,我觉得自己为孩子做的并不算多,也不能全面总结教育方法的对与错。而今天的家长会则是大家经验交流会,也是我学习的好机会。所以,我在这里只是谈点不成熟的心得,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消除家庭教育中的几种误区

很多时候,在跟老师朋友们聊起教育孩子的话题时,相信也会有很多家长会说,不要给孩子设定太多的目标,不要设想靠孩子的成材给我们带来荣耀,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一个健全的人格,让孩子健康自然、快乐普通地成长。但在事实上,我们许多家长包括我自己,总会自觉不自觉的要求孩子学习成绩拿第一,幻想孩子以后出类拔萃。因此,也常常能看见以下的一些教育误区:比如对孩子满怀期望,舍得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却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孩子个性健康成长的现象;比如关注子女的知识、智力与成绩,但对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学习态度习惯重视不够的现象;比如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指导不足等等。

对此,我觉得适当的看一些育儿书籍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来看,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书:第一类是关于儿童心理学的,我觉得这方面的知识是我们做为家长必需了解的,掌握孩子的心理,学习关于小学生言语的发展、注意的特点和培养、认知情感意志的发展等等,对孩子正常人格的培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去年在孩子上学前一段时间,在书店淘了本《小学生心理学》,有空时翻翻看看,了解了解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等等相关知识,比如书中告诉我们小学生思维发展一二年级为一个阶段,三四年级为一个阶段,到五六年级时是另一阶段,四五年级之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我们据此可以结合孩子的心智发育给予相应的教育,这样孩子在六年级就会有更大的进步。第二类是关于教育理念的,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育儿书籍,有很多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这类书我觉得只能仅仅是当作教育的一种参考,不能跟风,小时候我们父母辈给我们的是棍棒教育,

而现在到处都在说“孩子你真棒!”其实,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教育更是这样,但也不可一味的夸赞,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掌握好表扬和批评的度,因此,诸如此类的书仅能当作自己对孩子教育的一个参考,绝不可盲目模仿。第三类是关于心灵沟通的,比如可以在网上搜看一些自己喜欢的教育博客,又或者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温馨文字,比如《傅雷家书》,比如杨绛的《我们仨》,又比如前段时间刚看的一本《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这是一个作为父亲给女儿爱的书写,里面有关于音乐、生活、阅读、旅游里的大小事,诉说着热情、包容、自尊、梦想的宽阔景致,点滴絮语,情怀足迹,教育无处不在,之所以看些这样的书籍,是因为觉得这些都是可以能从这些柔韧至情的文字中,细细咀嚼伴随孩子成长的处世信念与美好价值。

二、以自身的良好习惯引导孩子的习惯养成

一是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在这点上,我最值得自夸的是我陪着女儿一起执行着良好的生活作息。因为我是做老师的的,基本上能做到生活比较有规律,遇到一些应酬和加班,我也总是尽可能避开,做到保证陪伴女儿按时生活作息。即便有特殊情况,就让妻子陪伴或强调女儿按时作息的自觉习惯。早上妻子有时亲自早起给孩子做好早餐,送孩子上学,下午下班回家,孩子已经独自把作业完成,我不管回家早晚,每天都要仔细翻翻看看她的书包书本的,看看她当天学习的内容,检查检查她当天的作业情况,吃完晚饭后,我陪孩子一般都去大操场玩,在那里她自己跟小朋友们跑跑跳跳,爬爬单杠,做做游戏,到九点半左右准时回家,给孩子泡杯牛奶,再陪孩子背半小时的书,十时左右让女儿准时上床准时睡觉。按照这样的作息时间,要求家长也放弃很多自己的娱乐聚会,但是形成习惯后,享受在家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会带给你很多的快乐。当然,偶尔在双休日或节假日破例一下,甚至也带孩子去看电影也是有益无害的。除了良好的作息时间,还要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穿衣服,学会生活自理,从小承担一部分家务,比如倒垃圾、扫地等。孩子对生活有了责任感后自然就会对学习有责任感,并且懂得照顾人,会受到同学的欢迎。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特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注意力集中、完成作业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每天对学习进行预复习等等,但今天我特别想谈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是我很想跟各位家长一起沟通的一个话题,那是因为虽然去百度里搜索一下“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300 多万个答案,但我也还没能让女儿现在就显现出爱阅读品性特征,我自己对女儿理想的教育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带孩子在旅行中开阔视野丰富情操,对女儿理想气质的想像是个聪慧活泼能在阅读中寻找快乐的知性美女,呵呵,别笑话啊,但如前面所说的,女儿能自由安排的也就是晚饭后的那一个半小时,而这段时间她基本是去操场跑跳玩乐为主,思量再三,我觉得还是没必要剥夺孩子这点快乐的玩乐时间,而女儿的品性气质也不一定就要按着我的理想去发展,还是要让她自然成长。至于要求孩子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急也不必急,我现在只是在家中尽量

自己多阅读,尽量营造阅读的气氛,在睡前的那半个小时,尽量以自己的阅读习惯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养成。

三是培养良好品德习惯。道德情操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不仅从口头上教育孩子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学会感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以身作则,当孩子的榜样。比如回老家时,一家人一起围着吃饭,身为家长,我们自己主动地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夹菜盛饭,说些温暖的话,平时的这些小细节一定能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举止。家庭教育靠的不是言教,而是靠身教,让孩子做到的,做家长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懂礼貌,有爱心的好孩子,作为父母就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的示范,让孩子从小生活在爱与被爱的世界里。另外我们也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善用孩子的视角和心理,去理解孩子引导孩子,比如女儿一直特别乖巧懂事,但同样因为乖巧反而就容易听不得批评受不得挫折,也因为乖巧使她的规则性较强而创造力可能就会较弱,因此,我就要想办法尽量发掘她自信心和表现力的培养,适当的给予挫折教育。而对于那些我们说“很疲很闹”的孩子,我们也要相信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一定很丰富,适当的给予鼓励,耐心的给予自制力的教育,切不可苦口婆心、费尽心机的说教,有的时候,或许你会急得咬牙切齿:“你怎么就是不肯听我的呢,我是为了你好啊!”我们认为道理说得很透了,孩子却不一定会领情或买帐,那是因为孩子认知世界的标准和方法跟我们大人是完全不同的,跟孩子沟通是一门大学问呢。

三、正确鼓励孩子,相信孩子

对孩子要鼓励,但不要过度的表扬,学习中的挫折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经历。作为父母并不是给孩子创造很好的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安乐窝中,而是要做孩子背后的一只推手,给孩子以安全感,信任感,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世人皆有理想,但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逐渐地将理想遗失,不时感到挫败,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才能,运气不好,于是中途放弃,不再继续努力。这是普遍的现象。培育理想的“ 钥匙” 在于,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精神。获得成功必然是因为比别人多付出了几倍的努力。

某位著名的体育教练曾说过下面一段话:“ 由经验来看,即便没什么能力,但只要一直都拥有想要变成优秀选手的愿望,那么在今后的人生中反而能够成功。那种可以无师自通、不努力也能成功的人,无法学到获取胜利时所不可或缺的人生观。” 为了培养出不会被现实击碎理想的孩子,我们要一边鼓励一边教育他们。比如,即便看出孩子目前的能力不高,也要相信孩子未来的能力,不论学校的评价如何,都得百分之百地认可孩子,鼓励他们。

“ 若是你的话,肯定能行”—— 这一句鼓励的话能培养出拥有鸿鹄之志的孩子来。不论是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带着独特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都拥有自己的存在

价值。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无可替代的。让我们将“ 若是能怀着好的目标生活下去,就能获得充实而高品质的生活” 这一观念教给孩子们吧!

四、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

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并不多,仔细算算也就是到小学毕业这么几个月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尽好自己对子女成长的教育责任,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

要配合学校,就要先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杨老师非常认真负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杨老师每天都会给学生讲清楚,有时还给家长打电话,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把杨老师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认真接收,并用自己的方法给予积极配合。比如,如何让孩子觉得背诵是种乐趣而不是个苦恼的任务呢,我总是会用非常夸张的表情故意和孩子打赌,赌谁背得快谁学得好,刚开始时,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约定来比赛,两个人都背一次,按下秒表看背诵的时间,我会故意背不出来,让孩子赢,满足孩子的好胜心,再接着有时也想办法让孩子输,培养孩子的求胜心,慢慢的,我们一下班回家,孩子就主动的拉住我们,要跟我们比赛背诵,她老早就偷偷的趁我们还没下班的时候把儿歌给背熟了,等着赢我们呢,呵呵,这样也培养了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再比如老师在放寒假给家长的信中有要求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也认真的带孩子去参加了一次春节前组织去送温暖的社会活动。要求培养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先是去书店给孩子买了本《小学生日记》,故意扔在家里引起孩子自己去看,看了后引导她有自己想写日记的愿望,接着陪孩子去挑了本漂亮的本子,告诉她可以把自己觉得有趣的事记在这个漂亮的本子上,今年孩子也写了一些所谓的日记,虽然每篇都写得很稚嫩,但我觉得这是个好的开端。

另外,要做到正确配合,家长还要和老师密切联系,向孩子的同学、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虚心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架好沟通的桥梁,及时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教育孩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我们能总结阶段性的、局部性的、零碎性的对与错,但我们可能真的无法找到培养孩子的标准路线,也就无法做到总是对的。教育孩子的每一步路都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只能在每一步路上不断思考,耐心地陪伴孩子慢慢成长。在这里罗嗦了这么多自己的一些教育体会,和在坐的各位家长一起分享,也真诚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更多帮助和家长们的交流学习,让我们一起用心的对待孩子,让我们一起和孩子共同进步!

家长朋友们,我们的孩子虽然毕业了,但我们还应该教育孩子,勿忘师恩,要永远记住他们的母校,永远记住像妈妈一样关心呵护他们成长的老师,常回母校看看,常把好消息向母校的老师汇报。时间也许会冲断我们的回忆,但是,岁月绝对

磨灭不了我们与东关小学的深情。最后,再次代表全体家长向各位老师说:谢谢你们!祝你们健康幸福,万事如意。祝同学们永远快乐,茁壮成长!

谢谢老师,谢谢各位家长!

篇三:关于感恩的家长会发言稿

关于感恩的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对于你们能在百忙中抽空来参加我校家长会,我表示衷心地感谢!

首先,我向家长们汇报一下我班的基本情况。我班现有学生34人,其中男女各17人。孩子们开朗活泼,集体荣誉感很强。

语文课上,同学们听课率很高,课堂上欢声笑语一片,同学们联系自己生活的体验,踊跃地表达自己出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如:唐通、李柳辉、胡智程、赵婉舒、李华钰、廖诗雪、陈恬恬、王紫欣、邓吉娅、阳昕炜、彭星、何远茂、刘玲宏等同学,特别是李梦澜(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家长会家长发言稿感恩)、韦兆林、陆志豪、黄昱铭、蒋先鹏同学,他们在课堂上勇于挑战自己羞怯、怕错、怕同学取笑的个性,表现自己,不怕失败,敢于跟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这在从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了不起的进步!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经常意犹未尽,围着我请我继续上下面的课。

今天请家长来,就是想跟家长们就我这学期感受最深的一堂课交流一下有关感恩教育的问题。

在家长们的面前,有一本《语文书》,请家长将书翻到69页,这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一篇课文《13 第一次抱母亲》。请家长先看看这篇课文,我接着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我也是一位母亲,看完后,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家长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当我的孩子长大后,是否如文中的作者一样,虽说后知后觉,但总算体会到母亲(或父亲)深恩难报。也就是说,我们该怎么教会自己的孩子学会感恩?

各位家长,当我看完这篇文章,我的感觉就是:沉重!沉重!!!肩上的担子太沉甸甸!我该怎么教我的学生?我该怎么教我的孩子?在学校,我是引导者,我是组织者,但是孩子们才是实施者,我不可能取代他们去思考,去体验!这篇文章的内涵,我怎么引导学生去感悟,进而联系实际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味?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在上课时,我向学生提了五个问题:

①“我”为什么要抱母亲?

②“我”是怎么抱母亲的?为什么?

③为什么“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④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文章一共描写了几次抱母亲?哪一次才是“第一次”?⑤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抱”到底是什么意思?

随着对文章的理解,孩子们的感悟越来越清晰。文章最后,母亲流泪了,我问孩子们:“母亲的泪水说明什么?那是什么样的泪水?你们的母亲(父亲)有过这种时刻吗?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他们的结婚纪念日?”许多孩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在学完课文后,我补充了几个内容。

一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两个母亲》。请家长先自己看看这个故事。 附故事原文:两个母亲

802号病房住着两个患贫血症的女人,一个是城里的,一个是乡下的。

乡下女人得知城里女人患的也是贫血时,很是感叹:“不用问,你跟我一样,也是个苦命人。得这个病的,都是劳累过度加营养不良。我丈夫死得早,留下3个孩子给我。这些年,我差点被他们累死。你有几个孩子?”

“我就一个儿子。和你一样,我也是一个人和孩子过。18了,在寄宿学校读书。为了供他,我白天上班,晚上再出去打一份工??”

“你儿子一定有出息!熬几年,你就该享清福了,吃再多苦、受再大累也值。”城里女人被乡下女人说得很高兴,问:“你的孩子在做什么?”

乡下女人撇撇嘴,说:“出大力呗。老大在家种地,老二在城里干活,老三跑广东去打工

了。”深聊下去,两个女人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三天后的九月初五就是她们50岁的生日。转眼到了九月初五。早晨起来,乡下女人泡了两碗方便面,递给城里女人一碗,说:“孩子都不在身边,咱们自己吃碗长寿面吧!”

她们还没有把方便面吃进嘴,闯进来一个黝黑的汉子,他手里拎着个保温饭盒,头上冒着汗,进门就道:“妈!你吃上了呀?”篇二:关于感恩的家长会发言稿

关于感恩的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对于你们能在百忙中抽空来参加我校家长会,我表示衷心地感谢!首先,我向家长们汇报一下我班的基本情况。我班现有学生34人,其中男女各17人。孩子们开朗活泼,集体荣誉感很强。

语文课上,同学们听课率很高,课堂上欢声笑语一片,同学们联系自己生活的体验,踊跃地表达自己出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如:唐通、李柳辉、胡智程、赵婉舒、李华钰、廖诗雪、陈恬恬、王紫欣、邓吉娅、阳昕炜、彭星、何远茂、刘玲宏等同学,特别是李梦澜、韦兆林、陆志豪、黄昱铭、蒋先鹏同学,他们在课堂上勇于挑战自己羞怯、怕错、怕同学取笑的个性,表现自己,不怕失败,敢于跟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这在从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了不起的进步!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经常意犹未尽,围着我请我继续上下面的课。

今天请家长来,就是想跟家长们就我这学期感受最深的一堂课交流一下有关感恩教育的问题。

在家长们的面前,有一本《语文书》,请家长将书翻到69页,这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一篇课文《13 第一次抱母亲》。请家长先看看这篇课文,我接着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我也是一位母亲,看完后,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家长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当我的孩子长大后,是否如文中的作者一样,虽说后知后觉,但总算体会到母亲(或父亲)深恩难报。也就是说,我们该怎么教会自己的孩子学会感恩?

各位家长,当我看完这篇文章,我的感觉就是:沉重!沉重!!!肩上的担子太沉甸甸!我该怎么教我的学生?我该怎么教我的孩子?在学校,我是引导者,我是组织者,但是孩子们才是实施者,我不可能取代他们去思考,去体验!这篇文章的内涵,我怎么引导学生去感悟,进而联系实际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味?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在上课时,我向学生提了五个问题:

①“我”为什么要抱母亲?

②“我”是怎么抱母亲的?为什么?

③为什么“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④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文章一共描写了几次抱母亲?哪一次才是“第一次”?⑤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抱”到底是什么意思?

随着对文章的理解,孩子们的感悟越来越清晰。文章最后,母亲流泪了,我问孩子们:“母亲的泪水说明什么?那是什么样的泪水?你们的母亲(父亲)有过这种时刻吗?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他们的结婚纪念日?”许多孩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在学完课文后,我补充了几个内容。

一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两个母亲》。请家长先自己看看这个故事。

附故事原文:

两个母亲

802号病房住着两个患贫血症的女人,一个是城里的,一个是乡下的。

乡下女人得知城里女人患的也是贫血时,很是感叹:“不用问,你跟我一样,篇三:家长会发言稿:感恩与励志同行

家长会发言稿:感恩与励志同行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成长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分享孩子不断进步带来的欢乐。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在座所有的家长向辛勤工作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的耐心辅导、科学引领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勇往直前,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和睦相处,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今天的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培养孩子的殷殷心切。昨天晚上儿子告诉我说,老师让我在今天的家长会上,作为家长代表说几句,说实话我很忐忑,因为说到教育孩子的经验我还真说不上来,而孩子似乎也看出了我的顾虑,他对我说:“妈妈,如果你不想说,你可以跟老师去说的”, 看着孩子失望的眼神,我一下子警觉起来,作为家长的我们,如果遇到一点问题就想着退缩那又怎样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呢?于是我让他安心,并对他说:“我不会放弃机会的,相反我会做好积极的准备,我一定会尽我所能迎接这个挑战的。” 于是今天我站在了这里。我把这些说出来就是想让同学们知道,没有谁是天生就行的,只要自己肯努力,下功夫,哪怕我们取得的进步只有一点点,那我们也算是成功的。我们要相信我们自己,我们行的!

在这里我还想对所有的同学们说两句:不管将来你们会做什么,走多远,在你们人生的道路上,父母总会在你们身边,家永远是你们温暖的港湾,父母永远是你们最知心的朋友;第二:就是同学们,你们拥有健康、年轻、聪明,应该不断地学习、积累和创造,希望你们懂得珍惜和把握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标签:发言稿 家长会 感恩 感恩父母家长会发言稿 家长会学生感恩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