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发言稿 > 正文

_试论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消极心理的形成及其对策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的发展不仅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思维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人类未来的进步和发展也将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中学的各门课程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研究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消极心理及其对策的目的是:(1)便于对物理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优点,纠正错误;(2)把握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状态,使物理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3)新课标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强调“过程”,这中间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为了让自己的物理教学更好地与新课标接轨,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消极心理是指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下面本人从三个方面粗浅地探讨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消极心理现象及对策。
  一、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重点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感情状态,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在孩提时代提出过无数次“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等等的问题,这说明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根植在人类身上的一种优良本能,这种优良本能推动了人们去学习。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多强迫性的学习加诸于身,使很多人产生了逆反心理,认知新事物不但没有成为一种开心与享受,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学生的耐心有限,硬性教育所带来的弊端尤为明显,所以说兴趣才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把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能减少厌学情绪,提高教学质量。于是应从以下两点着手突破:(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物理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最后就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物理的实用价值,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就不知不觉地上来了。
  二、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
  (一)改变学生的依赖心理
  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物理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物理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上课不要求学生了解教材、进行探究,课后也不布置学生进一步思考归纳;对开放性题目也习惯于用一个模式来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民主教学、启发式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例如,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进程中,目的是要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像的大小与像距受物距影响的变化规律。首先就给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各自运用实验桌上的仪器设备,检测自己手中的凸透镜的焦距。当学生在操作上发生困难时。老师应该提醒学生:要根据凸透镜的性质,使较多的学生能够自行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将由此提高对自己的信任力。学生在操作进程中进行热情的讨论,互相取长补短,最后一致认为某种方法可行,并确实解决了问题,学生们显得异常激动,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热情。这种让学生参与的实验方法比在老师严格规定的框框中进行的实验方法效果好多了。此实验完成后,师生再共同通过实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接着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1)当物距减小时,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大小将如何变化?当物距增大时。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大小又将如何变化?你是根据什么总结出的结论?这一结论的条件是什么?特别是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学生不容易提出,需要老师的巧妙引导。(2)成像大小的转折点和成像虚实的转折点各在什么地方?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的结果学生掌握得非常牢固,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
  (二)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这个差异也会引起学生的消极心理。所以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运用不同类型的方法来改变这个差异。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采用“以忙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落四的“活泼型”学生分析现象。讲清原理;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文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物理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其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兴趣小组,利用物理园地开辟“请你攻擂”“一题多解”等栏目,推荐各种不同解法,展现独特见解;定期组织讲座、竞赛等活动;既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的相似性进行分组活动。又要留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构成了物理学习的整体,保障了学生的潜能、特长有施展的空间。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的学生学习物理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时达不到目的,就对物理学习产生了消极心理。要知道,教育是长期而反复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功。我们要让学生也树立这样的观念。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指出: “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可见,培养能力固然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表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抓住“开头”这个关键,致力于早期培养。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必须重视早期训练。学生学习物理是从初二开始的,这为我们进行早期训练提供了条件。
  例如:学生刚学物理,都感到很新鲜,最容易接受老师的正确引导,所以在第一节引言里就有什么是物理、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及如何学好物理,强调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我的做法是先演示了一组实验,做这些实验的目的不仅是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是要启示同学们如何观察、如何思考。所以在演示之前指出观察要求,观察后提出思考题进行讨论。随后,便带领学生翻阅书本上的插图、表格。顺应学生的心理,采用边看图边提问的方法,生动地告诉学生书本内容丰富,学生要以书本为“本”。最后,根据形成习惯的要求。把学习方法和要求写成如下一段话:观察现象,悟出道理,勤于思考,理解概念。精细实验,寻求规律,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提出常规训练的四先四后:“先预习后听课,先理解后记忆,先复习后作业,先分析后动笔。”最后通过富兰克林对雷电探索的故事,让学生对科学家艰辛探究的历程以及其中渗透的科学精神有所感悟。要培养习惯,光靠一堂课、一次布置是不够的,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上好课,在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着重抓好习惯的培养。作业讲评时不仅讲知识缺陷,还要指出学习习惯的缺陷。上课阅读、听讲时,还要表扬谁答得细、反应快。回答问题时,不仅要比谁答得对还要比谁答得好等等。采用这些方法,让他们了解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正内涵。在一个班集体里就能逐步形成想学物理、爱好物理的好风气。
  总之,由于目前初中普遍存在着学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为了落实“减负”要求,要正确引导教学。解决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消极心理的任务还很艰巨,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探索、去实践,并有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等的支持及配合,才能把这个任务完成得更好。

标签:消极 中学生 试论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