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岗位职责 > 正文

血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消渴血痹65例临床分析】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消渴血痹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消渴血痹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对照组组总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消渴血痹,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 消渴血痹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17-02
  
  消渴血痹在中医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以致瘀血阻络,气血不能荣养四末筋脉,临床表现为肢体肌肤麻木不仁,治则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法[1]。我院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消渴血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消渴血痹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舌淡、苔白、脉沉细、肢体冰凉、皮肤苍白或紫绀、麻木、刺痛或灼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肢端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同时符合西医关于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8~66岁,平均年龄为(56.28±10.57)岁;糖尿病病程2~14年,平均病程(6.37±1.98)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2.41±0.68)年;其中男性34例,女性3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为(55.84±10.69)岁;糖尿病病程1.5~12年,平均病程(6.65±2.03)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个月~8.5年,平均病程(2.52±0.75)年;其中男性33例,女性32例。
   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口服。处方组成包括:生黄芪、桂枝、赤芍、生姜、大枣。瘀血甚者酌加当归、丹参、鸡血藤、红花等;肢体麻木重者酌加水蛭、钩藤、天麻、菊花等;腰膝酸软者酌加杜仲、桑寄生、怀牛膝、淫羊藿、巴戟天等;疼痛剧烈者酌加延胡索、威灵仙、地鳖虫、乌头、麻黄等。上药1剂/d,水煎至300ml,分早晚2次温服[2]。
   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
  1.3 判断标准
   显效: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深浅感觉、肌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测定结果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提高超过5m/s;
   有效: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深浅感觉、肌腱反射好转,肌电图测定结果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提高3~5m/s;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深浅感觉、肌腱反射、神经传导速度均未好转甚至恶化[3]。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3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3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归纳于“血痹、痿证、络病”之范畴,为消渴之变证。“血痹”一病始载于《灵枢?九针论》,认为气血不足,邪入于阴,则为血痹。其病机多由于消渴日久,致气阴两虚、血行不畅、瘀阻脉络、筋脉失养,加之风、寒、湿邪等侵袭人体脉络,造成肢体麻木。如风寒湿邪较重,可兼有肢体疼痛。治则以益气养血、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调和营卫为法。早在东汉时期,《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就主张:血痹者阴阳俱微,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4]。
   黄芪桂枝五物汤始载于《金匮要略》,由医圣张仲景所创,经桂枝汤化裁而来,基本药味组成包括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等五味药材。方中以黄芪为君药,可益气固表、升阳举陷,取其甘温之性、益气之效,补在表之卫气。以桂枝为臣药,取其温经散寒、通痹止痛、助阳化气之效。黄芪得桂枝,可固表而不致留邪;桂枝得黄芪,可益气而升举阳气。芍药理血养血、缓急和营,为佐药。生姜调和卫气、解表散寒;大枣养血和营,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调畅营卫之功效,可明显改善肢体远端血液循环、促进周围神经感觉和功能的恢复。同时依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根据患者的不同兼症进行药味加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消渴血痹,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保国,刘庆芳.黄芪桂枝五物汤现代临床应用[J].中成药,2010,32(5):837~840.
  [2]黄仕文.血痹治疗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179~180.
  [3]叶铭钢.王键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疑难病举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8~9.
  [4]陈忠明,王国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消渴血痹68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5):233~234.
  [5]杨家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血痹83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1):39.

标签:汤加 消渴 桂枝 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