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感谢信 > 正文

怎样治疗颈动脉斑块 [老年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经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及斑块的发病率和特点]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关键词] IFG;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73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99-01
  
   1997年,美国糖尿病(DM)学会提出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概念。随着人们对糖尿病危害认识的提高,作为糖尿病前期病变的IFG近几年逐渐受到临床重视。最近美国DM协会又将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下限下调至5.6mmol/L,导致其患病率较前明显上升。但切点下调后患病人群的病变及代谢特点,是否需要干预治疗尚缺少理论依据。
   IFG往往与多种代谢紊乱并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颈动脉超声可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窗口,本研究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了解老年IFG人群颈动脉病变发病率并对老年人IFG患者颈动脉病变特点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健康体检科2009年5-8月查体的人群>60岁共1956例,按照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6mmol/L)共检出IFG患者172例,其中男105例,女67例,年龄60-78岁,平均(69.1±8.0)岁,随机选择同时段来本院体检的糖耐量正常的老年人1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98例,女52例,年龄64-78岁,平均(71.1±6.0)岁。两组病例年龄与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斜体>0.05),两组均无糖尿病史。
  1.2 颈动脉超声检测 采用惠普HP 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MHz;依次观察左右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的内一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情况;每侧颈动脉测3个点,交叉点最厚处为一个点,向下1cm及2cm处各为一个点,双侧共测6个点取其平均值(平均IMT)及最大值(最大IMT)。IMT标准为1.0mm<IMT<1.50mm判断为IMT增厚;突出于内膜表面的单发或多发性病变≥1.5mm判断为斑块形成,并根据超声形态学分类分为:①规则型斑:以扁平形斑多见。表面光滑呈弧形突出于官腔,表面纤维帽呈细线状中等水平回声;②不规则型斑:斑块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表面回声不连续;③溃疡型斑:斑块表面纤维帽不完整,局部组织缺损[1]。彩色多普勒观察官腔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记录双侧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斜体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斜体<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FG组和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 IFG组平均IMT、最大IMT、斑块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见表1。
  
  2.2 两组检出斑块类型的比较 IFG组检测出颈动脉斑块共59例,其中多发性斑块为32例,占有斑块患者数的54.24%,对照组有斑块患者仅为25例均为单发。从斑块形态学上看:IFG组规则型斑12例、不规则型斑29例、溃疡型斑18例;对照组24例均为扁平形规则斑,仅1例为不规则斑块。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按照1997年ADA诊断标准,IFG的糖尿病年转化率为5.1%[2],IFG人群存在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具备代谢综合症的基础病理特征,且已具备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2-3]。本研究使用2003年ADA、IFG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6mmol/L)经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显示:IFG组的平均IMT、最大IMT、斑块检出率均大于对照组(P

标签:空腹 发病率 超声 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