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感谢信 > 正文

中国人物画中线的艺术魅力:人物画中线与色的关系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线条是中国人物画的经脉和灵魂,是最简练的表现语言。中国人物画中的线条运用极为丰富,从其艺术发展的过程看,它经历了单一、拓展和创新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中国人物画的线条在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各个主要时期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有助于把握中国画的发展态势,从而做到真正理解、传承和发展中国绘画。
   关键词:中国 人物画 线条 发展魅力 创新
  
   一、中国人物画线条的特点
   1.线条的单一性
   中国人物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物画线条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主要表现为高度简洁、有规律排列,以横竖为主,简单变形加粗。当时,人们用最简单的线条,在各式各样的器皿、装饰物上描绘自己的生活、思想,甚至信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单一的线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需要。因此,到战国秦汉时期,人物画大多开始呈现出工笔加重彩的特点。
   2.线条的多变性及创新
   从技法来说,工笔重彩人物画是史前人物画的传承和发展,它的特点是人物线条工整细致,注重用精细、流畅、劲挺的线条描绘人物及人物的衣饰、器物等,设色浓淡相间,偏重浓艳,比较讲究人物构图,画面丰富。
   中国画在战国秦汉时期从粗犷逐步向精细发展,线条的艺术语言也从单一性向多变性转换。随着魏晋隋唐时期的大动荡到大统一、大融合、自由开明的社会变化,人物画的艺术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接受,多变的线条已成为画家写照社会、表达心迹和思想情感的基本工具之一。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民间艺术家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来,加速了人物画线条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形成和确立了成熟化的艺术风格,并朝着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艺术特点的道路发展。
   到了近代中国社会,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绘画也开始容纳了一些西洋画的特征,特别是在人物画方面,人们开始关注人体解剖、明暗关系、色彩变化等问题,使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二、中国人物画线条的魅力表现
   1.白描的质朴
   线描画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我国古代称为“白画”,也称为“白描”。早期白描画的线描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是史前线描的传承和发展,在艺术风格上属于线描派。可见,中国人物画线条在那时就有一种真实的质感效果,一种充满想象和意犹未尽的空间。
   盛唐的吴道子创造了古代人物画的最高峰。他画的人物衣带飘飘欲举,让人有微风拂面的感觉,故有“吴带当风”之誉。他的《送子天王图》画面以挺秀有力的“铁线描”绘出行进中的人物褒衣博带飘举自然,线条遒劲流利,用笔轻重顿挫,随心流转,富有一定的节奏感。
   2.工笔重彩画的以线造型、流畅细致
   随着中国人物画的发展,线条的艺术语言也从单一向多变转换,工笔重彩便是样式化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工笔重彩画法是一种造型工整细致、色彩浓艳而略带装饰性的画法,它不但要注重线条的勾勒技法,还要考虑线描和色彩间的融合效果。这种线黑、色浓相互争艳式的新画法,使画面看上去有装饰意味,并散发着那个时代独特的艺术魅力。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就是细挺而柔美的“铁线描”与色彩装饰的完美结合,他用淡墨重彩描绘出妇女丰满的面部,尤其是对眉毛和口唇的刻画极为细腻,并用光洁、华美的线条来表现服饰,在表现衣纹的翻、转、折、叠方面,采用浓淡墨来刻画其质感,让人们从画中感受到他寄心于画的寓意。
   3.大写意画线条的疏简和狂放
   南宋画家梁楷是大写意画法的开创者,他创造的简笔人物画,笔墨简洁、写意传神,形象概括、风格独特,挥洒自由、天性流露,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泼墨仙人图》,他酣畅淋漓的笔墨确实使观者震惊。从笔墨上看,画家创作时似乎完全进入到自由状态中,以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尽情挥洒。同时,笔法如骤雨旋风,水墨的酣畅淋漓强化了艺术的魅力,并且使作品产生一种朦胧美,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和回味。
   4.线描的时代感和创新性
   (1)线描的时代感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人们围绕着素描是否可以作为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以及如何看待笔墨技巧、中国画创新的主题,进行了中国画发展的探究。这一时期的画家蒋兆和、李可染、傅抱石、张仃、方增先、黄胄等人大胆创新,展现了这个时期中国画的艺术巅峰。蒋兆和的巨作《流民图》完全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的真实写照,他把西画素描手法引入中国画,适当地吸取光影法来刻画人物面部,但又以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面对真人多用毛笔直取,线面光影明暗结合,以写山石皴法使人物画写真技法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2)线描的创新
   林风眠是线描创新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这种气质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悲剧美,其代表作品有《仕女图》系列。他的色彩给人以明朗的直观感受,那些线条是急速、不假思索、单刀直入、闪电般的,使无数常见的题材有了“林式”特色。
   三、中国人物画线条的发展趋势
   20世纪开始,很多文人、画家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如徐悲鸿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他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手法融入传统的笔墨之中,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性;刘海粟则提出要“发展东方固有的美术,研究西方艺术的精英”;高剑父、高奇峰等岭南画派画家提倡中外结合,融合古今,将日本画法与传统的撞水、撞粉法和没骨法相糅合,创造出了一种雄劲奔放、具有时代感的新风格;陈之佛将中外装饰艺术中的色彩融入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张大千借鉴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某些手法,创出泼彩画法。
   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画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写意人物画和工笔人物画都各放光彩,涌现出了很多新人新画,其中,范曾和何家英是当代中国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他们的线条艺术更是高超绝伦。
   四、结论
   中国人物画线条艺术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它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贯穿着中国造型艺术的经脉,显现了中华民族绘画的特色和审美意识。
   为坚持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发扬中国画中线条的艺术魅力,还要从写实技巧和表现力上下工夫,引古借今,努力把中国画的线条艺术推向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卢沉谈.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作用[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2]杨振廷.中国人物画的线条[J].广西文学艺术联合会,2010,(2).
  [3]杨力舟.中国画人物画的当代性与未来[A].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宋彦军.当代工笔画[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
  [5]赵晨.当代写意画[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8.
  [6]杨诜.中国人物画欣赏[A].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1995.
   (作者系广西艺术学院美术专业中国人物画研究生)

标签:人物画 中线 中国 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