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创新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浅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开发策略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其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在复杂多变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下,大学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关 键 词】大学生 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开发策略
  
   一、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创新是在一种求新、求变、求效率的内、外组织环境的作用下,经过“强化→动机→行为”的过程而产生的行为。[1]因此,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大学生创新正面临这两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在动力和阻力中前行。
   (一)环境因素。大学生创新和任何创新一样,既有大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主观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存在的外在环境。在世界人才大战从单一的“价格战”、“政策战”逐步演变成为综合性的“环境战”时,环境既是吸引力和凝聚力,又是生产力和竞争力。[2]
   1.以创新体系、能力建设为导向的发展性战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大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大学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创新型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促进高校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也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建设。
   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解放,视野开阔,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勇气;掌握创新方法、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对新事物敏感,善于发现、扶持新生事物,总结新鲜经验;善于分析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的大学生,是大势所趋。
   2.以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为特点的学习“惯域”。惯域简单来说就是在潜在能力、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的习惯性。[4]虽然高等教育沿袭下来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已有比较固定的模式容易表现出简单、稳定、保守和对外来信息一味吸收等特点,甚至僵化。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元化取向,独尊圣化的观念,长期使整个社会评价成就的价值标准单一化,“学历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致使大学生普遍重学历轻能力,重学习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呈现出头重脚轻、学习比创造多的“倒三角形”知识结构。在传统的模式下,多数大学生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缺乏创新性的思维和能力,而且安于现状。
   (二)个体因素。大学生创新能力固然受社会环境条件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讲,个体的因素起主观能动作用。作为思考和行为主体的个人,只有在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度、心理成熟度、行为清晰度后,才具有支配自己的权力和责任,才有面对环境和驾驭环境的能力,才能成为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1.以深广结合、重于实践为前提的知识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既要具备科学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政策法规等基础知识,又要具有现代科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新学科等辅助知识,以及将上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技能。
   由于当前大学生大多仍处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下,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习惯了用标准和规范来看待、考核和评价任何静态和动态的事物,很容易抹杀事物的创造性;二是习惯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和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来获取信息和知识,致使缺乏信息反馈和反思能力,启发性远远不足。因此,现有大学生队伍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不深入,人文知识不全面不完备,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低下等不足和缺陷,影响了大学生的创新。
   2.以勇于创新、敢于失败为表征的个性心理。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创新的个性心理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存在于每个人当中的思维定势。每个人在某一特定环境和某一特定职业下,都会形成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法,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不假思索地把他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他们进行思考和处理。
   二是大学生自身的能力是否具备。大学生创新,需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流畅的表达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明确目标的动机、积极饱满的情感等来产生创新的心理动因。只有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好的人,才会不断地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探索、研究、思考的兴趣,会不断产生创新心慌子思维的闪念和灵感的火花,会不断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会不断取得创新创造的成果。
   3.以自我实现、社会实现为本质的心理需要。创新的心理需要是指创新主体对某种创新目标原始的渴求和欲望,由自己对个人成就、自我价值、社会责任、企业责任等的追求而产生的,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之一。
   大学生为什么要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这种需要使然,其创新行为便是在各种创新需要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首先,大学生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学习和工作,并使自己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自己所期望成为的人物,就会在艰苦的创新过程中保持顽强的进取心,推动自己实现创新目标,这是其追求成就感是产生的掌握实现的需要。其次,大学生希望其学习和工作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资产和智力资源,才能产生社会价值和作用,这是其社会实现的需要。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策略
   (一)形成民主竞争、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工作积极性的发挥,除了物质利益的驱动外,更多的是工作本身的吸引力、责任感和人格为其带来的内部动力。有利于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文化,应该是民主中竞争、在竞争中兼容并蓄的文化,这样才能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鼓励大胆创新和探索,调动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二)给予目标明确、富于挑战的大学生活。当成员处于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的工作情绪中,而且领导者是抱支持态度时,创新最容易产生。[6]赫茨伯格在其著名的“双因素理论”中也把工作富有挑战性、个人发展的可能性等称之为激励因素,意味着以工作为中心去发展人的专长,就能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大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完善现有大学生考评体系,既要对工作的性质、责任大小和难易程度等进行“工作测评”,又要对学生的能力、态度、潜力、创新精神和工作实绩进行“人的测评”,这样才能使每个团体成员都有具体的要求和奋斗的方向,才能做到“人适其事,人尽其才”。其次,要强化进取意识,明确价值趋向,形成一种蓬勃向上、开拓创新的大学学习生活新气象,使广大大学生能够勇于挑战,善于挑战。最后,为了避免大学生产生习惯性的惰性和倦怠,可适当提高学习难度,增加竞争压力,从而激发大学生对熟悉的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挑战欲,不断打开新局面。
   (三)完善保护创新、支持竞争的激励机制。创新系数和安全系数成反比关系,要创新就可能失败和失误。要使大学生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和争相创新,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一套有利于创新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允许探索,允许失败。
   笔者认为,一是完善利益激励机制。利益是行为的基本动机。社会比较利益的倾斜加剧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挫伤了积极性。因此,除了思想教育外,必须完善以物质利益为内容的利益激励机制,以激发起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对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新方法、新模式,只要合理和有效,就要及时肯定和奖励。此外,对开拓创新的大学生不能求全责备,应该宽容他们在创新中所犯的非原则性错误,并帮助他们及时改正和不断完善,以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推进竞争激励机制。大学生竞争机制在很多大学还没有得以真正建立和实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创新。如学生竞选流于形式,学生成绩考核不统一、学生综合评价不科学等等使得大学生缺乏进一步发展、进步的动力。因此,必须推进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大学生创新的动力。如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学生考核评价制度和任人唯贤的选拔任免奖励制度,把开拓创新能力作为评价、选拔、任免和奖励学生的重要标准,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如重庆大学开展的学生会主席校园公开竞选制度,竞选学生制作海报、到各校区演讲,拉选票等就是充分鼓励竞争,激励创新。
   (四)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单是一种训练和培养,更是作为行为主体的大学生个体自身的一种内在意识、需要和体验。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7]
   首先应该让大学生树立创新能力开发的自我意识。具体来说,要让广大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社会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的竞争,大学生有能力、有使命、有责任去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开发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热情,调动其动力,让其真正自愿、自发地参加到创新活动中来,发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思维,敢于突破固有的樊篱,在社会发展的有序与无序、必然与偶然中进行自我扩张和自我协调;还要努力塑造自己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保证自我的心理安全。
   其次要利用需求和动机的紧密作用,激发大学生追求目标的潜在动力和实际行动,即自我调节。可以让其充分认识到个人的发展常要受制于社会整体发展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动力,而不是压力;还应对自我创新能力的开发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在一个循序渐进的长远过程中显现自我开发的重要作用。
   最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需要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具体工作中来,即要让广大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加强自我体验。要把知识学深学透,学会融会贯通,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才能正确地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洞悉深邃,找出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切实地解决面临的问题;要从事实出发,从需要出发,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热情和激情,并培养一定的奉献精神和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等;还要在尊重兴趣、锻炼能力、全面参与的目的下激励自己参与更加广泛的创新体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朱达明.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策略[J].中国人才,2004(6)
  [3]秦宏灿.我国人才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中国人才,2001(12)
  [4]汤永林.基于惯域的领导者创新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4(11)
  [5]边永青.谈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2)
  [6]沈世德.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郑小林.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4)

标签:创新能力 因素 策略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