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散记(创作谈)]读写画一体创作

时间:2019-02-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   你到底想对世界说些什么?   生命曾是一条年轻而欢愉的山溪,以无法抑制的激情流淌着,歌唱着,告别了群山和平原,当它面临大海,一定是舒缓而明净的。
  内心的至高境界,生命的朗月清风,它的确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生命中都有一片小小的净土,不是理性,不是知识,不是宗教,是生命之火的源头,它总在纯净地闪烁。
  艺术来自内心的幽鸣,在生命深处真实地存在着,但又仿佛是记忆中无以诉说的风,时光荏苒,岁月更替,越过青铜锈蚀的岁月,你可曾听到过灵魂中隐秘的钟声。
  面对这个庞杂的世界,面对许许多多因欲望而变得面目全非的事物,艺术总想拂去那些伤痕,让美好的事物更加纯粹。
  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到底能说出什么。
  也许我们最终是平凡的。但我们要虔诚地表达自己。
  
  二
  那些小小的山冈,那些树丛,那些秧田,那曾经光着脚板走过的土地,它们是那样熟悉、亲切,近在咫尺。而有时,它们又是神圣的。它们让我想到了石涛的山水小品,那种田园生活中的冥思和期盼。我想,诗人的生命中一定积累了祖先和故土的情感与灵性,因而他的认识与表达才是那样的意蕴深远,浑然而质朴。对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对父兄,对祖先的敬重与虔诚的爱,让一个人,有了情感的根。就是这些融入生命与血液的真情,成就了我们的诗人。
  每一个诗人同其他的艺术家一样,都在用他的艺术方式创造属于自己的另一个世界,我们看到了马尔克斯那片南美奇幻的土地,画家达里满含宗教意念的超现实主义情怀,诗人弗罗斯特对田园生活的冥想,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源于内心的幽鸣与畅想……他们的艺术世界,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他们创造的艺术世界与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我们在那个世界里获得现实所不能给与的精神与力量。
  
  三
  人类的审美是有许多慢变因素的,有史以来,人们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因此,许多前人的作品我们依旧为之感动。
  一首优秀的诗歌应该具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情感经验的真切,二是语言表达的独特和恰到好处。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而内在心灵的光芒是诗的核心,是一个作品最终存在的原因。
  
  四
  爱情诗是一种很难写的题材,难在前人创作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篇章,我们要想写出新意确实要有更多的思考和发现。当然,我这是从最高的标准要求的。而说到底,诗歌是传达人的情感感受的语言艺术作品。当然它也可以是情之所至,随心所欲的。但,凡是感人至深的诗歌,一定是作者投入了深切体会,并表达得恰到好处的作品。
  人类文明上下几千年,生、死、爱一直都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生命历程,而爱也是生命中最光彩和绚丽的部分。
  同一种题材,自有文字以来,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优秀的爱情诗篇流传下来。同其他的主题一样,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诗歌话题。
  诗歌在不同的时代中同样存在着不可更改的基本审美因素。因此,一首优秀的爱情诗,必然具备充沛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的语言方式,同时,它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几千年的人类生活,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从刀耕火种到农业文明,从工业革命到数字化时代,随着时代的变革,我们的艺术也在发生着变化。某些时代的爱情故事已经成为了不可复制的历史。虽然,我们对爱的感受是依旧的,但生活的场景和生活的细节已经不同于以往,正是这些为后来者的爱情诗篇留有了新的空间。
  
  五
  在当下的文化形态下谈论诗歌,似乎有着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新诗受益于中西方诗歌文化的恩惠,它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几经兴衰与沉浮走到今天。
  今天的中国,也许不是一个诗歌时代。它因为变革与发展,因某些价值取向的偏移与缺失,当媚俗的娱记们只为耸人听闻而挑逗与煽情的时候,当那些没有任何艺术追求的影视作品和让人厌恶的小品满天飞的时候,当低俗的全民娱乐化几乎成为主体的时候,也有一些人打着诗歌的旗号迫不及待地为名利而疯狂。
  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与宏大的诗歌传统的国家,诗歌几乎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们民族的精英们以诗的灵魂成为柱石与脊梁。
  真正的诗人不会迷失于世俗的价值与表面的时尚之中。
  
  六
  近年来,我们的诗歌有一种倾向,就是以日常生活为蓝本,书写那些我们熟悉的生活与情感,在这方面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但因为对日常化的追求,有许多作者忘记了文学的源流和文化的背景,使自己的写作仅仅停留在世俗化的,最皮毛的表层上。还有些作者只是人云亦云地在仿照他人的方式,进行着流行趋势的效仿性写作。还有网络上的那些简单的分行文字,应该说它们根本不具备诗歌的品质。这些作品让我们的新诗再一次遭到了某种误解,让一些人以为新诗是再简单不过的写作了。
  对文化的追求,对当前社会敏感的问题,对重大历史题材的关注,对诗歌最本质的探索与追问,应该是诗人不容回避的。
  
  七
  也许人把艺术过分地神圣化了,无论是传统的艺术还是现代或后现代化艺术,其实都在我们的生命与生活之中,它和我们一定是息息相关。因此,毕卡索说:我不赞成探索,我提倡发现。
  是艺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另外的世界,让向往艺术的心灵得以栖居。
  在经历了上个世纪近百年的现代艺术的变革之后,艺术的范围变得宽泛了,但同时也变得概念模糊了。许多人面对现代艺术失去了判断的基本标准,面对艺术的失语对一个现代人无疑是精神上不可估量的缺憾。
  什么是现代艺术,这的确不是简单的问题。
  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毫无节制的嘈杂与近乎沸腾的发展与变化的现实;面对理想幻灭,经典文化萎缩后的全民泛娱乐化;面对荒唐的毫无艺术价值,失去了艺术背景的所谓现代化艺术众多的垃圾和赝品;面对现代生活和艺术,任何自以为是,都是浅薄的。世界的苍茫和浑厚让我们敬畏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变得谦逊和沉静起来。
  
  八
  中国国画中有一种画法叫写意,写通于书法,也就是用毛笔以写书法一样的“写”出山石,树木,花卉――而我更注重后面一个“意”字。手法是外在的,而意念,意味,意象确实最最重要的。
  诗歌同绘画作品一样,重在意味。如何写,那些手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不是根本。一个诗人心中有了感知,有了与文化背景相通的构想,一首诗就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九
  中国新诗90年,与我们悠久的诗歌传统相比较它是十分短暂的,但它与我们辉煌的诗歌史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我们的新诗在过去几十年里,在向传统和西方借鉴中已形成了自己的基本品格和审美方式。
  诗歌中的语言与情感,是一首诗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一首好的诗歌作品必然是语言的艺术,也必然潜在着源于生命内在的真情。那些延伸于语言之外的意味,体现着诗人生命经验的转换。如何使诗的语言闪光,如何使生命的经验展现得意味无穷,是诗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从这种意义上讲,每一个诗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并且是一个精于语言手艺的匠人。
  诗不是分行的文字,仅仅分行不一定是诗。反之分行也可以是诗。诗应从内到外体现着人生命的律动,诗不是中学生的命题作文,它是生命发源的感知与领悟,是语言的艺术。
  我们的新诗依旧是年轻的,它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的发展和繁荣,需要诗人们的共同努力。
  
  十
  艺术有时就在悬而未决之间,它是动态的,不是结论的。它是发生的,就在当下。是一种即将发生的临界状态,将人的感知力提升起来,甚至进入语言的幻象。它首先触动人感官,听、闻、触、尝,直觉与发现,细节的处理都是十分重要的。
  
  十一
  近几年写农村生活的诗歌很多,写父母,写故乡,写打工生活的艰辛与困苦的诗更是连篇累牍。但让人记住的确少之又少。有许多的诗歌只是模仿与跟风之作,或是只有一些概念和空洞的词语,诗中根本没有实实在在的人的生命体验与现时生活的认知与诗的发现。
  我国是一个源于农业文明的大国,只因近年的发展才刚刚走向初始城市化。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之中,但我们许多的人还有着无法摆脱的中国农耕生活和乡村生活的情感方式和丰厚记忆,因而我们的诗中此类题材较多,有一些好的作品也是非常自然的。如果看不到这点,也许你就会认为中国的诗人艺术观念还太保守和太陈旧了。固然,先锋和试验为我们的诗歌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同样的另一种“假大空”和感念化,也让我们的当代的某些诗人走向了狭窄的独木桥。
  
  十二
  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第二十九届奥运会,让我们心灵动荡,让我们沉于思考。
  这一年为诗人们提供了众多的重大题材,许多的诗歌爱好者也加入了诗歌创作的行列中。诗歌报刑、诗传单、诗歌朗诵会,一个浪潮接着一个浪潮,诗歌再次体现了它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不可替代性。
  有许多的诗人和诗歌评论家对如此众多的诗歌写作情况进行了认真地分析与价值的判断。诗歌艺术和社会需求,民众情感和文学水准,流行方式和创新探索等等问题和矛盾,让我们对中国新诗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与思索。
  回想近些年的诗歌状况,自上个世纪末到现在, 中国新诗从低迷到逐步回升,已经有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无疑是发展的十年,是中国新诗一个逐年向上的新时期。这十年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他们的名字已逐步为人们所知,一批优秀的诗歌作品也在充实着中国新诗的经典版本。这十年也是网络诗歌与纸质媒体相互促进和竞相发展的时期。当然, 这十年我们的新诗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标签:散记 读写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