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申论高考改革

时间:2017-05-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申论热词:高考的改革

申论热词:高考的改革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们又一次迎来了“高考季”。930多万考生,30多万个考场,在这场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中,考生紧张地挥笔答题,家长们顶着烈日挥汗守望,公共服务部门几乎全面动员??短短几天的高考,就像炎夏等待已久的一场透雨,融入无数人的人生记忆,也汇入了不舍昼夜的时代洪流。

有国外媒体感叹,“中国正以飞快的速度发生着改变,而高考制度依然像中国人使用筷子那样难以改变”。这样的结论显然有失偏颇。今年高考改革的一些进展,就见证着高考的时代之变。比如,28个省份实施“异地高考”, 5.6万名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考,同比增长近12倍。尽管各地门槛高低不同,但短短一年间,从户籍限制的“破冰”,到开放范围的拓展,流动社会的教育公平已站上了新的起点。又比如,粤浙沪等地先行先试,打破“一考定终身”。无论是“三位一体”式选拔,还是“六三一”录取方式,都在为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机制探路。

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已走过万水千山。从1977年恢复高考“平地一声春雷”到今天,高考的变化何尝不是气象万千?37年间,录取率从不足5%到突破70%,从“一卷试天下”到“全国统考,分省命题”,从文理分科到“3+X”科目方案,从“唯分数论”到科学选材,高考的改革脚步从未停息。正是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舞台上,千千万万人找到了人生出彩乃至改变命运的机会。

“门与路”,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意蕴颇深。门是路的起点,也是路的终点。门可以挡住你前进的脚步,也可以让你通向未来。从这样的语境来理解,高考的意义正在于,它既是一扇开启精彩的人生之门,也是一条向上流动的社会之路。

近20年前,笔者读中学时,老师每每讲起一个姓朱的农家子弟,屡败屡战,复读不息,最后经历了8次高考而上了大学,时人称之“朱八届”。现在想来,这个励志故事未免有些残

申论高考改革

酷,但以史家所谓“了解之同情”观之,高考对于普通人的宝贵价值可见一斑。30多年来,不管试题怎么变、规则怎么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始终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社会公平的期待,这是恒久不变的时代呼声。从多年前鼓舞考生的口号“梅花香自苦寒来”,到如今“没有高考,你如何拼得过富二代”的校园横幅,这场考试承载的希望非比寻常。

诚然,今天的高考再也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个人成才的途径日益多元化,在一个深刻转型的社会,高考也在变动中寻求新的定位。但高考依然是国家选拔人才、打通社会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依然是教育公平的最重要底线。从这一视角看,今天高考面临的难题,其升级和难解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考生笔下的试题。

异地高考虽然已经起步,但巨大需求与现实可能之间的缺口,决定了这扇大门有一个徐徐打开的过程。不久前,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涉嫌受贿案暴露的“特招”腐败,又让人们警思,从权力失范到潜规则都会侵蚀教育公平的基础。这几天,大别山深处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的“苦修”场景让很多人动容,甘肃会宁“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家长苦供”模式遭遇的挑战引人深思,他们忧心“时代的列车会不会把我们越抛越远”?仔细倾听这样的焦虑之声,个体艰辛背后的城乡差别、区域鸿沟,更显得触目惊心。面临期望与困境、机遇与风险,更需要勇气与智慧、决断与耐心,社会目光交织下的高考改革,不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生动样本?

“百年能几何,三十已一世”。1977年冬天的那次高考,点燃了570万青年的希望。尽管那时国家竟“穷”到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制考卷,但多少人由此迎来了命运的拐点,中国也开始了“春天的故事”。37年来,高考在改革时代写下了自己的答卷,而现实又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呼唤新的解答。无论是人生的奋斗,还是社会的进步,一次考试不是全部,前行的路就在脚下延伸??

篇二: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写作热点之高考改革首推试点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 (课程)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12月16日上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两个具体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9月份国务院政策已经开始真正落地,也预示着我国高考改革已经全面进入了深水区。

2014年12月16日出台的政策规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均列入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高考制度自身的不完善性加之社会城乡差异、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而导致了贫困地区难以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和上升渠道,导致了教育不公及社会对于高考升学率重视的极端化。从这个角度看,改革现行的高考模式,通过高考改革撬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促进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不仅是全社会的期待,也是攸关民族素质的大事。

由高考而产生的包括社会评价体系、家长、考生及学校体系在内的各种问题,究其根本一方面在于高考制度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现行高考制度下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在于高考改革涉及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到社会资源能否合理分配、涉及到每一个学子能否在当今社会找到合适的位置,其重要性也决定着改革的艰巨性。

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既覆盖高中所学全部科目、又给考生留出自主选择计入高考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的空间;既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又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同一科目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考科目的机会。

高考改革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兼顾其中,并尽可能量化,这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可以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可谓重大创新。

在改革同时要尽可能保证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准确、公正,还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公平监督机制,诚信监督机制,以及农大西学习中心 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严厉的处罚机制等,让综合素质考核,更为科学透明,公平公正,共同推动中国孩子和谐成长、快乐成长。

农大西学习中心 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篇三:2014年申论热点:高考改革首推试点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年申论热点:高考改革首推试点

本篇文章来源于:/xinjiang/中公新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 (课程)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12月16日上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两个具体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9月份国务院政策已经开始真正落地,也预示着我国高考改革已经全面进入了深水区。

2014年12月16日出台的政策规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均列入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高考制度自身的不完善性加之社会城乡差异、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而导致了贫困地区难以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和上升渠道,导致了教育不公及社会对于高考升学率重视的极端化。从这个角度看,改革现行的高考模式,通过高考改革撬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促进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不仅是全社会的期待,也是攸关民族素质的大事。

由高考而产生的包括社会评价体系、家长、考生及学校体系在内的各种问题,究其根本一方面在于高考制度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现行高考制度下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在于高考改革涉及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到社会资源能否合理分配、涉及到每一个学子能否在当今社会找到合适的位置,其重要性也决定着改革的艰巨性。

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既覆盖高中所学全部科目、又给考生留出自主选择计入高考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的空间;既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又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同一科目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考科目的机会。

高考改革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兼顾其中,并尽可能量化,这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可以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可谓重大创新。

在改革同时要尽可能保证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准确、公正,还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公平监督机制,诚信监督机制,以及严厉的处罚机制等,让综合素质考核,更为科学透明,公平公正,共同推动中国孩子和谐成长、快乐成长。

标签:高考 申论 改革 关于改革的申论 改革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