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征象 [早期药物外敷在预防PICC术后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作用]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关键词】机械性静脉炎 早期药物外敷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07-02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atheters,PICC)是指从周围静脉导入并将导管尖端至于上腔静脉的方法,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等[1]。因PICC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患者携带方便不影响日常生活,并且没有威胁生命安全的并发症,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因其为侵入性穿刺技术,术中导管鞘易损伤血管内膜,术后2-10天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不但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我们目前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我科就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方法作了临床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至2011年7 月共置管的肿瘤患者80例,男性28例,女性52例,其中乳腺癌36例,肺癌18例,恶性淋巴瘤16例,结肠癌10例,年龄35-72岁,平均33.5岁,均采用德国公司生产的导管,由同一人实施穿刺。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2例,置管后予以3M敷贴固定,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即置管后次日更换一次敷贴,之后每周二次更换敷贴,如敷贴有潮湿、污染、脱落应及时更换,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验组38例,①按上述常规方法护理,②置管后即外敷药物,具体方法:用云南白药粉联合地塞米松搅和成粉状外敷于敷贴上方6-10cm处,用保鲜膜覆盖,防止污染床单与衣服以及防止药物过早蒸发,延缓吸收时间。每天外敷时间6-8小时,每天1次,连续5天。
  2 观察
  2.1 观察时间 置管后1-7天内对2组患者局部血管及皮肤情况进行动态观察记录。
  2.2 观察方法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学会静脉炎临床分级:0级:没有症状;1级:穿刺部位发红,伴或无疼痛;2级:穿刺部位疼痛伴发红和/或水肿;3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或发红和/或水肿,沿静脉走向发红,静脉变硬,触之呈条索状,可解及的条索状物长度>2.5cm,穿刺点流脓。
  3 结果
  2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见表1。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5.26%,对照组1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4.1 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机械性静脉炎在临床静脉穿刺中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穿刺后3-5天为高峰,发生的主要原因有:①机体自身因素:肿瘤患者长期营养障碍及使用化疗药物后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穿刺所造成静脉壁创伤修复能力和机械性刺激所致的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也随之下降[4]。②导管材质过硬或型号不合适。③穿刺肢体过度活动(如外展旋转)提重物等。④反复穿刺引起的血管损伤。⑤痛觉、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的血管痉挛。⑥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手套上的滑石粉粉末冲洗干净,滑石粉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刺激。
  4.2 早期预防性药物外敷
  针对机械性静脉炎易发因素,我们采取了早期预防性药物外敷来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云南白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作用,能促进血管内膜的生成从而达到愈合血管损伤的目的。选择地塞米松针剂调和药物,是因为地塞米松具有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反应,能够抑制炎症细胞。两者配合具有协同作用。且此操作简单,取材方便,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患者容易接受,易于推广。
  5 总结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照组与实验组统计学差异显著。静脉炎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原发病的病程,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我们在护理工作中积极的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在PICC置管后早期预防性药物外敷,明显的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真正达到一针治疗全疗程的目的,真正有效的发挥PICC导管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沈建英,呼宾.经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5-786.
  [2]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62-63.
  [3]寇京莉,韩斌如.Picc穿刺后应用增强型透明贴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 当代护士.
  [4]靳秀、张海玲、董旭静,湿热敷预防留置针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7第15期(8-9).

标签:外敷 静脉炎 术后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