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高考改革的弊端

时间:2017-05-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高考之利弊

近年来,高考受到的非议越来越多。 一考定终身的焦虑

高考焦虑症之所以难以缓解,与自始自终维持的“一考定终身”格局有关。过去10

多年中,各地也在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比如高考考试科目改革、春季高考改革、自主招生改革等。可是,几乎所有改革,都是以不动摇集中录取制度为前提的。

高考每年举办一次,这一次成绩只供当年录取,一分之差,将决定考生进入哪一个层次的学校。上本科线可以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上高职高专则没有学位,加之就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学历歧视”问题,这一次高考,对考生、家长、老师等来说,自然是“压力山大”。[详细]

长期地域不公平 配套制度让寒门出头难度增大

关于高考公平性的讨论一直很热,矛头直指北京、上海等的“高考特权”。比如,有人举例说: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人能上北大;北京每190名考生中,就有一个可以上北大。北京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数据:2010年安徽每1357名中有一人可以考上中国科技大学,而上海每4467人才有一人能考上,前者是后者的3.3倍。很明显,名牌大学招生时对所在地有很大的倾斜,指责北大、复旦的“地方化”,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近日,清华大学的一个调查显示,在获得保送资格、自主招生名额以及高考加分优惠政策时,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寒门学子”全面处于劣势。例如,近三成保送生来自省会家庭;仅1.9%农村学生获自主招生,等等。

不公平好像到处都是。[详细] 如今高考不再是千军万马前的独木桥

高考人数连年下跌,三年减少117万。1050万,1020万,957万,933万,2008年开始,高考人数连续三年减少,数据来自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今年的数据据说是900万出头。

另外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08年高招录取率为57%,2011年已经高达72.3%。而在上海等部分地区已经超过80%。

同样高涨的数据是2010年大陆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8.47万人。

没有全国性的数据表明到底有多少农村学生因此放弃高考,但随着新一代农民工取代旧一代农民工,这些成为新一代农民工的年轻人便是放弃高考的结果。

自主招生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高考重要性进一步下降。[详细]

有些人是幸运的,赶上恢复高考的那一代人对高考的体会和看法,值得人们重视。

凭高考改变命运 今天和当年没有两样

迄今为止,并没有调查数据对77年恢复高考那批幸运的人进行统计,只有在各高校的校友会中,记录着他们毕业20年后的成就。学术界,有知名学者魏杰、陈平原……文化界,有王小波、陈小奇……企业界,有清华同方的总裁陆致成……影视界,还有最负盛名的张艺谋……

今天除了极其异类如韩寒,其他青年才俊还是纷纷通过高考之后,方改变自身命运。

[详细] 高考受益者们贡献很大

朱学勤说,我们这一代人命运分化,第一次是1976年前的回城大潮。能够回到城市的人肯定比留在农村的人要幸运些,并且从此拉开了差距,而回到城市的人进入不同的单位又彼此拉开了差距。

但这些差距都是量上的差距,真正质的差距,还在于1977、1978年的高考,考上的人跟没有考上的人之间拉开的差距。

今天,当年这一批高考考上的人中,一小部分进入了学术机构,其中80%~90%获得高级职称,目前大多是各级学术、教育机构领导人;10%~20%的人进入了政治管理阶层,大部分人已经成为局级干部,少部分进入了部级;更多人进入经济领域,成为企业家或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他们对当下社会的贡献,比前两者加起来还要多。[详细]

高考受到空前非议的今天,它核心的制度价值不能在一片吵杂的争议声中被忘记,而应当被强调和再次宣示。 没有比这更公平的制度

在毛泽东时代,一度以阶级出身、政治倾向、对党的忠诚度来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上大学。现在很多人担心,如果没有高考,有钱人和高官的小孩会占尽优势。但是,高考其实也不是真的公平,因为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远远不如城市。换句话说,高考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在中国社会找不到比高考更公平的制度。

学者秦晖指出,无论如何“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比之凭门第、出身、关系、背景,凭财力,凭有权者或其他人主观色彩浓厚的举荐等等来取人,都要好得多。尤其在一个社会机制不健康、举荐容易流为暗箱操作的环境下更是如此。[详细] 对穷二代而言是提升捷径

尽管上大学已经不能百分之百地改变命运,但至少是一个希望,是一个出路。财新传媒主编王烁曾在微博写到:“有人说高考不重要,千万别信。高考是捷径,别走弯路。要拼命考。就算是写八股文,好歹也要燃烧这一次。 ”尤其对于 “穷二代”而言,高考仍然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至于权势之人,他们才真正不需要高考。[详细]

珍惜考试 好制度来之不易

当下人难以理解“珍惜考试”的意义。不问家庭出身、背景的考试制,把个人的能力、才学放在首位,无疑是对把家庭出身、背景放在首位的“身份社会”的否定。

当然,考试必然会有种种弊病。但在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后的今天,某些人似乎更多地看到了考试制的各种弊病,因而患了“历史健忘症”,忘记了废除考试制必然带来的更大的弊病。

对于一个曾经以千万人的青春为代价、狂热地废除过考试制度的社会来说,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考试制度,并不断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趋完善——当然制度总是不可能没有任何弊病的。

现实生活并没有提供废除高考之后更公平、更良好的新的药方来选拔学生进入高等学府。人为设想的新模式,不管其出发点是多么平整,其用心是多么良好,但在当今社会道德失范与公平缺失且种种关系、金钱所腐蚀的土壤中,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营私舞弊的空间,咳嗽没治好,倒新添了喘病,失去现存高考制度所为大众提供的相对平等公正公开的平台和空间。

废除高考的思维模式都是以不破不立为先导的,带有良好的愿望,却刻印下我们长期以来惯性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激进和空想的心态与思路,一鸣惊人,高蹈如云,却往往失去现实生活坚实的基础。破是容易的,简便的,痛快的,但破后所立的是什么?[详细]

学者朱学勤曾经说,一次正确的制度选择,胜过十代人的代际更换。 30年被人们称为一世,恢复高考35年后,这一世享受高考制度带来别样人生的所有中国人,都应该好好感谢它。要真正打破“一考定终身”,就得逐步实施统一高考后“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条件成熟时,进一步推出一年多考。这也是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明确要求。

又是一年高考季,网上一份高考“成本路线图”火了。有网友算了一笔账,从1977年以来的35年间,高考成本从最初的几毛钱“涨”到了现在的万元以上。

“高考成本越来越高,考生越来越娇贵”,令不少家庭十分焦虑。过去10多年来,整个社会的“高考焦虑症”越来越严重。本年度高考,各地依然上演着“全员护考”的场景,我们看到,这的确为考生提供了良好的考试服务,但其背后,也传递着焦虑情绪,整个社会都在扩大支付着“高考成本”。

本来,在1999年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大扩招时,教育部门曾经设想通过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拓宽上大学“独木桥”,缓解高考压力。可是10多年过去,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已经翻番,高考升学率从1998年的34%提升到今年的75%,然而,高考焦虑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

高考成本之所以增加,高考焦虑症之所以难以缓解,与自始自终维持的“一考定终身”格局有关。过去10多年中,各地也在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比如高考考试科目改革、春季高考改革、自主招生改革等。可是,几乎所有改革,都是以不动摇集中录取制度为前提的。

高考每年举办一次,这一次成绩只供当年录取,一分之差,将决定考生进入哪一个层次的学校。上本科线可以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上高职高专则没有学位,加之就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学历歧视”问题,这一次高考,对考生、家长、老师等来说,自然是“压力山大”。

解决集中录取的弊端,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曾被寄予厚望。不久前,南科大的“自主招生”方案获批。南科大被纳入提前批录取,将采用“以高考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高考成绩占60%,高中阶段平时成绩占10%,南科大自己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虽然评价模式有一定进步,但由于是在集中录取的提前批录取,这意味着学校的自主招生权十分有限,最关键的考生的选择权并没有增加。按照这种招生模式,“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依然很难撼动。

要真正打破“一考定终身”,就得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在统一高考之后,高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提出申请,一个学生可以申请若干所学校,可同时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就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模式,也是许多国家的大学实行的统一测试基础上的自主招生方式。

实行这一方式,首先可以让考生的选择权增加。接下来,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推出一年多考。这就把考生和家长从“一考定终身”的焦虑中解放出来,也将大大降低社会的“高考成本”。

实际上,这也是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明确要求——“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纲要》颁布已近两年,舆论千呼万唤,出台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已不能再“等”了。

最近,关于高考公平性的讨论很热,矛头直指北京、上海等的“高考特权”。比如,有人举例说: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人能上北大;北京每190名考生中,就有一个可以上北大。北京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数据:2010年安徽每1357名中有一人可以考上中国科技大学,而上海每4467人才有一人能考上,前者是后者的3.3倍。很明显,名牌大学招生时对所在地有很大的倾斜,指责北大、复旦的“地方化”,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在对高考公平性的集体吐槽中,“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说法,不利于公众看清真问题所在,更不利于凝聚共识、妥善解决问题。一些意见领袖,难免脱离现实,书生意气,从柏拉图谈到罗尔斯,从理念谈到理念。有的专家甚至连起码的“功课”也不做,在某一档电视节目中,某经济学家义正辞严地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对特殊人群有特殊照顾的招生制度”。殊不知美国著名的平权运动,就是在招生中对有色人种实施倾斜照顾,因为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歧视政策,造成黑人孩子的学习条件差,形成“起点不公”,所以在招生中保留黑人的专门名额。不过,这也造成了新问题:白人孩子成绩比黑人好,却因为自己是白人不被名校录取,形成逆向歧视(reversed discrimination);而且,有研究称,这个政策没能帮到真正的贫苦黑人,反而是黑人中产阶级占了便宜。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公平和正义的维度是很丰富的,在不同国家需要应对不同的社会矛盾,“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是唯一的正义标准。

首先,当然要承认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中国的城乡二元、地区差异,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平,这是必须改变的。但扭转不公平,不等于一步到位实施抹杀地方财政投入差异的“全国统一录取”。

“高考洼地”是怎么形成?有学者选取了京、津、沪,以及浙江、江苏等总10省市做了研究,发现:1978年,北京市的文科录取分数线仅低于上海、江苏,排第三位;1988年,北京市的文科分数线退居第六,理科线退居第七;到了1990年代后期,北京市的录取分数线开始处于垫底位置。

也就是说,“高考洼地”是1990年代逐渐形成的。这与1990年以后,国家教育权下放,地方政府参与建设高校有关。199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对高校逐步实行“中央与省两级管理、分级负责为主”的管理体制。

篇二:高考制度的弊端及建议

高考制度的弊端及改革建议

高考,永远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话题。一方面,人们对高考趋之若鹜,但另一方面,人们对高考制度的质疑和批判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痛陈高考制度弊端、呼喊高考改革、甚至要求取消高考制度的声音此起彼伏:指责高考制度成为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影响了整个学校教育的内容和评价方式,致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围着高考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一考定终生,负担和压力日益加重,高分低能现象层出不穷等等。诚然,高考在考试内容与形式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由此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我国的高考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积极因素不可低估,但其弊端日益凸显。

一、考试形式单一,“一卷测全体、一考定终身”,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我国的统一高考实行的是:一个省市或几个省市共用一套试卷,大多数省市一年举行一次考试,即全国统考;少数几个省市举行两次考试,即加了一次春季高考。录取分数线也是各省统一,高校招生时,根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许多单科成绩非常突出的考生因为总分不达线而与大学无缘。由于第二志愿的录取可能性很小,致使不少高分考生不能被录取,许多学有专长的学生不能进入大学深造。为了孩子能进入大学,不少家长想方设法“走后门”,招生骗子也乘机大发横财。

二、考试科目多,师生苦不堪言,“应试教育”变本加厉,摧残人生。现行的3+文综(理综)的模式,考试科目实际高达6门。而且文综(理综)名为综合考试,其实基本仍为分科考试。以山西文综试卷为例,总分300分中只有最后几道大题才是真正综合的。全国统一高考使“应试教育”更加变本加厉,素质教育有名无实。教育部门每年都要给所属高中下达高考指标,如本科应完成多少、一本要完成多少、名校要完成多少等。有的市县每年还要召开高考总结表彰大会,表彰高考先进集体和个人。许多地方比高考状元,比升学率,学校的升级和教师的待遇都与此紧密挂钩。孩子们从背上书包走进课堂那天起,就在老师的耳提面命下,执拗地学、背、记、做,一刻不停,忍得寒窗之苦,全奔着高考后的金榜题名。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日接送,陪做作业,寻请家教,不惜高价择校,牺牲节假日将孩子送进补习班,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进入“特长班”。只要分数高,其它一概不管。有的家长强迫孩子学习,不让其发展特长。有的考生为了分数,生理、心理失衡,未进考场就先垮下了。“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青少年的整体生存状态进一步恶化,他们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失去了少年自主精神,青年时代的创造性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现行高考使中国教育被功利所包围,为升学所左右,“生命教育”、“素质教育”、“劳动教育”成为教育盲点。高考升学率仍是社会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公立普高需要凭升学率参加评估,私立普高需要凭升学率获得社会认可。高考指挥棒给学校带来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高考使每年的招生大战异常火暴。为了招到优质生源,高中学校不择手段进行招生宣传,大力宣传本校的战绩,有的是本科上线人数第一;有的是达重点大学人数第一;有的是升学比率第一,反正没有第二。有的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用所谓的高额奖学金吸引优秀初中毕业生就读。有的重点高中每年都用高价收买周边各县市的初中毕业班教师,让他们提供优秀学生信息,然后到学生家中给学生和家长各种许诺,最后将学生“买入”学校。有的学校还对其他学校进行不同程度的诋毁。为了高考出成绩,学生一入学,就组建各种特殊班级,如奥赛班、实验班和培优班,高一不到一个学期就进行文理分科。某市有一所省级示范高中,甚至从入学之日起就进行文理分科教学。在许多学校,非高考科目的课时不能按规定开足,甚至有的必修课也没有开全,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根本不能完成,教育部的课程标准成了“费纸一张”。由于高考中各科的总分不同,不同科目的教师的待遇也不同,教高考综合科目的教师则怨声载道,教非高考科目的教师更是没有工作兴趣。各个学校都要组织学生节假日统一补课。到了高三,师生的负担则会更重。“复习资料满天飞”,学生在题海里苦难挣扎。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经常抢占其它非高考科目的上课时间和学生的自习时间上课,学生成了学习机器,不少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教育部门的“禁补令”形同虚设,所有的减负规定都只是一厢情愿的空话。基础教育被功利所包围,为升学所左右,“生命教育”、“素质教育”、“劳动教育”成为教育盲点。

建议如下:

1、减少高考科目。高中毕业会考具有防止偏科的功效,将通过高中会考作为参加高考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如取消文综、理综,采取3+1或3+2模式,可以少考1门或2门。具体就是在语、数、外3门主科之外,按报考的学科专业加试不同科目。例如医学类加试生物,工程类加试物理,化工类加试化学,政史类加试历史等。同时,所有科目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不同类型的高校(研究型、教学型、职业类等)和不同学科专业可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考生可以根据报考学校和报考志愿用不同的试卷考试。艺术院校的统考,可以考虑免试数学、外语等。

2、高考的部分考试成绩三年内有效。未达到录取线的考生,可以保留某科较好的成绩,下年度再考时可以免考,该科成绩可连续保留三年;对部分考试科目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3、建立考生与学校双向选择机制。一是取消第二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在他所具备的高校录取资格范围内,同一批次的学校,考生报考学校数不受限制。且所有志愿都是第一志愿,省级招生部门应同时向所有高校投出电子档案。学生可以被几个大学同时录取,然后进行选择。增加学生和学校选择的自由度和选择的机会。二是建立预录制度。高校根据电子档案,并根据本校招生计划确定预备录取学生名单,发出预录通知书,然后根据报到情况(预报到采取考生通过银行或邮政汇款的方式,以减轻经济负担。)确定录取名单,并发出正式录取通知书。三是建立注册入学机制。由于没有第二志愿,同一等级的学校可能有多所学校向同一考生发出录取通知书,且所有录取通知书都是有效的。这样就能给考生自主选择高校的权利。高校要以考生最后实际报到注册为准。

4、大学录取制度应由单一的分数制改为多元的申请制。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几所自己喜欢的学校,学校也可以专门挑选适合自己的学生,从而真正实现双向选择。全国统一高考的分数,只作为大学录取的基础标准,不是唯一的,取而代之的是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察,做到不拘一格取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破解应试教育的痼疾。

篇三:文理分科高考的弊端与对策

文理分科高考的弊端与对策

贵州省兴仁县民族中学 林必友

目前,我国多数省、市、自治区高考仍然实行文理分科考试模式,除了语文、数学、外语3科为文理科考生必考科目外,文科考生不考物理、化学、生物,理科考生不考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不用考,而是专门考。在中学教学实践中,事实上存在着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重视什么的现象,也要面对不考什么,不教什么,不学什么,忽视什么,放弃什么的现实。高考起到无与伦比的“指挥棒”作用,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究竟完成了多少,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是否还是“标准”?中学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究竟可以打几折?只要是真正教育教学工作的内行都清楚。如何深刻认识文理分科高考的弊端,走出文理分科高考的死胡同,本人提出一种解决思路,以期抛砖引玉,探寻根本解决办法。

一、高考实行文理分科考试的弊端

1.不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每个人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实现每个人的协调发展,如果不能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且协调的发展,就不能实现每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文理分科考试,只能导致人的素质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不可能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不利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违背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我国《教育法》第五条对国家的教育方针这样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做出最新的表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行文理分科考试,难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然

导致重视一些学科,忽视一些学科,不是短“文”的一腿,就是短“理”的一腿,不是缺少科学素养,就是缺少人文素养,教育方针的贯彻有名无实,教育质量大打折扣,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犹如鸟之两羽、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3.不利于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优秀人才。近20年来,尽管素质教育被叫的震天响,高考分数是硬道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学校的升学率就是学校的生命力”。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乃至全社会无不将升学率,甚至是重点大学的升学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在层层重压之下,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观和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政绩观主导和支配学校的发展,素质教育被臵之脑后,教学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许多高等学校也只能招到一些素质片面发展的学生。

4.违背基础教育现行政策法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国家重要的教育行政法规,在实行文理分科考试模式的背景下,考试学科与非考试学科被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重视考试学科,忽视非考试学科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就成为“讲在嘴上、写在纸上、帖在墙上,唯独落实不到行动上”的远大理想。

5.脱离“考试王国”的基本国情。从历史上的“重文轻理”到现实中的“重理轻文”,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都无助于大师级人才的成长。从隋唐时代开科举考试以来,从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又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诺贝尔奖与中国人无缘,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不能占有一席之地,不能不引起人们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来对中国教育质量的深刻反思。

二、根本改革现行高考体制的对策

1.在考试内容方面,必修必考,选修选考。把初中和高中开设的所有必修课全部纳入中考和高考科目,全面评价学生素质发展水平;选修课程选考重点测试考生特长发展水平。

2.确立正确的“减负”观,纠正错误的“减负”观,关键是如何看待“减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不存在没有负担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享受的人学习就是愉快的,不认为是负担;把娱乐放在第一位的人就会把学习当作沉重的负担。当然,这里的学习负担是以受教育者的承受力和不损害身心健康为前提的。“减负”不等于考试减掉一些科目,更不等于以牺牲教学质量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成为优秀的“人上人”,就要“吃得苦中苦”,就得“加负”,而非“减负”;那些不能“吃苦中苦”的人,选择“减负”就只有选择做普通人的机会。

3.学历证书颁发和升入高一级学校的资格必须严把质量关。必修学科变成必考学科,并且必须达到合格以上的水平才能准予毕业和升入高一级学校,不得将学历证书发给根本不具有合格学历水准的学生,必修学科未达到合格以上水平的考生不得升入高一级学校。

4.取消一考定终身,用多次考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把考试学科分散在初中七 、八、九3个年级和高中一、二、三3个年级,逐科通过考试,合格一个科目发给一个科目的合格证书。必修学科达到合格以上水平的考生才有资格升入高一级学校。在终身教育时代,既然高考取消了年龄婚否的限制,受教育者有权利多次选择升入

高考改革的弊端

理想高等学校就读的机会。

5.用科学发展观导向考试。把各级各类考试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乃至每个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统筹起来。充分发挥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创造一切条件让“指挥棒”服务于和服从于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实际需要。

6.各级各类考试本身要求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设计各级各类考试,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标准,让人才标准引导人才成长。

7.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人才。

引导每个人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有兴趣爱好长足发展的优势学科和特长学科优先发展,用其优势学科和特长学科的发展引领其他暂时后进学科的发展,为每个受教育者设计适合个人成长特点的发展道路,因势利导引导每个人的发展,不要求所有人都齐步走,在充分考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在发展方向上,东西南北任选;在发展时间上,先后早晚听便。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仁县民族中学

邮政编码:562300

通讯地址:贵州省兴仁县民族中学

E-mail:linbiyou@163.com

标签:高考 弊端 改革 高考改革弊端zhejiang 高考制度的弊端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