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时间 > 正文

中华文化走出去 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几个结合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随着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不断加深,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要想在世界上赢得一定的话语权、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就不能闭关自守,而是必须走出去。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是实现国家利益的现实要求,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措施。中国的文化产品、中国的文化价值要想在国际上有吸引力,有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使中国文化发展获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关键就是要遵循市场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走出去。
  [关键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结合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28-02
  “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战略最早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当今世界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之间的影响和融合不断加速。要赢得国际竞争的胜利,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还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文化全球化势不可当,文化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文化“走出去”作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我国经济“走出去”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里的必然延伸,是我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对中华文化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的要求。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与他国文化友好交流、相互借鉴、不断交融的过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既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文化“走出去”是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不断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的认识。通过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建构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从跨入国际舞台、呈现亮点。到形成规模、有所影响,现在逐步进入打造品牌、讲求效益、进行长远规划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它是一个长期发展、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硬走,不能草率,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走出去,这其中要做好几个结合。
  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
  中华文化“走出去”要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一起走出去。世界需要中国文化,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对外文化交流应该既有传统文化,又有当代文化。以往传播出去的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留在外国人的记忆中的更多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武术、中国气功、中国的戏剧、书法等等,而对于中国文化创新成果的宣传和弘扬极度匮乏。甚至许多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还停留在物质匮乏、社会保守动荡的年代。一些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中国了解片面,甚至存有偏见。中国拥有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本源和基本立足点,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让世界领略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是完全必要的,但这只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方面。“走出去”不能仅仅推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需要展示中国各族人民当代精神风貌,介绍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创新。为了使世界人民更充分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使世界人民更加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进而了解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我们要全方位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成果,介绍和传播我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更多地推出题材广泛、主题深刻、风格新颖、技法多样、内涵丰富的当代优秀文艺作品,既要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更要让人体会到当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全面介绍中国的文化创新来反映当代中国的繁荣与进步,进而塑造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当代中国新形象。
  二、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相结合
  文化交流具有经济、政治交往所不具备的特点和柔性作用。日益成为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石。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用艺术的形态容纳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信息,以文化力量塑造国家形象。只有建立并保持正常的文化交流关系,才能巩固各领域良好合作关系;只有让外国了解中华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国,才能更有效地与中国合作;只有不断扩大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与国际社会共同建设美好和谐世界的愿望与主张。
  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形势变化,我们发现只有文化交流是不够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坚持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个渠道并重的方针。通过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文化传播、扩大文化贸易。发展文化贸易关键是创新思路办法、拓宽途径渠道,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的文化业态,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促使中华文化产品特别是内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三、政府主导和民间参与相结合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全方位的、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只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为主体,政府推动与民间实施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家层面掌握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渠道和广阔平台,与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开意识形态壁垒。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亲和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更广空间上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对外文化交流政府、企业、民间并举的新格局。从政策上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减少审批步骤,放宽审批条件,在工商税务方面都给予想走出去的文化企业与个人以最大的优惠。积极鼓励、引导、整合、支持民间文化资源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效力。
  四、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相结合
  文化“走出去”要善于利用国内通道和平台。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宣传,环境条件都很成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市场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企业化运作的文化贸易中心,就是一个促进文化交易发展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文化“走出 去”方面成为一条有效的便捷通道。各省市举办的文化节、艺术节等。也是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特色的中国现代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很好地重视和利用国际化文化人才资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归国留学人员,他们可以说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桥梁,是新生文化的传接者,他们中间有许多是带领中国文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国际化文化人才。这些国际化文化人才在国际间不停地交流与传播最新的资讯,他们受过中外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具有国际化的观念,洞悉中外市场经济,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好的基础,可以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文化传播还要借助于国际渠道。通过文化市场和渠道建设,加强和国外的合作。尤其是让外国人来传播中国文化,这样宣传的效果会更好,更容易被外人所接受。目前,中国的国力和经济实力都在增强,具有很好的条件吸引优秀的国外人士来加盟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大潮,他们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同时他们还能带来国外文化在发展中的特色与成果,以供我们学习、借鉴,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五、文化产品和文化价值相结合
  文化“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一个文化战略,更是一个政治战略,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参与话语权争夺的重要举措。文化“走出去”既包括有形的文化产品走出去,也包括无形的文化价值走出去。文化产品作为人类精神智力创造的物化形态,不仅能为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通过其文化内容和精神因素对人与社会的生存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积累创造、民族精神的凝聚、历史文化的传承等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取决于市场需求,但不能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追求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产品深层次的本质性的社会价值。要努力推动优化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价值高又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适应当代国际文化竞争和文化传播的要求。通过文化产品把我们的文化价值、文化精神带到国际上去。文化产品走出去要与文化价值走出去相辅相成。要推动文化价值与文化产品出口的同步化,借助于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充分体现中国当代各个领域发展成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我们需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化。生产富有竞争力和市场魅力的产品,与国际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完成从文化产品走出去到文化价值走出去、达到既要输出文化产品、又要实现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走出去的跨越。
  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文化的“走出去”和“请进来”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走出去”,是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最好途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把中华文化全面推向世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实际行动。文化“走出去”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交流,是增进互信、进行公共外交的一种手段。独立的、繁荣的中华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文化“走出去”直接关系到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确立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必将加快中外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加深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血脉认同,必将促进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永葆青春。
  “走出去”是为了让国外更多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世界,也是为了“请进来”,然后再更好地“走出去”。文化“请进来”。以开放的姿态、开放的眼光,将本国的文化融入世界。对西方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加以吸收,从而为自身文化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提升自身文化的生命活力。文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双向互动既提升了自身文化的自省性。又创造了中华文化的新品格;既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竞争力。又提升了自身文化的世界感染力,从而为文化外交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中华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凤琦,文化复兴与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6,(04)
  [2]吴金光,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8-04-02
  [3]齐勇锋,蒋多,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模式探讨[J],东岳论丛,2010,(10)
  [4]许嘉璐,漫谈文化强国战略,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必然之势[N],北京日报,2011-10-03
  [责任编辑:杜宇]

标签:几个 中华文化 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