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试题 > 正文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特色_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实践探析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在充分研究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和研究,论述丁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必要性、依据和目的,以及高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方案设计和操作方法等问题,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模式
  
  1 引言
  
  传统教学方式影响学生能力的发挥: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按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授课,每个内容的讲授思路是由教师事先备好的,课堂上是以教师为主,通常采用教师讲解、举例、学生模仿记忆,练习作业、分析错误、改正错误、总结为主线的教学组织方式,每堂课都按计划完成,没有将教学效果放在第一位,造成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缺少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环境、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只管教不管懂的“灌”与“练”中受到压抑。
  “分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只有积极开展教改实验,研究“分层教学”模式的途径和方法,从根本上摆脱困境。才能使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2 关于“分层教学”模式
  
  2.1 “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
  “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所述的“分层教学”模式,就是针对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大发展的教学策略,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相适应,通过对学生实行异质分组,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评价,以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目标的教学方法”。
  
  2.2 “分层教学,模式实施依据
  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兴趣、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及在个性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都是客观存在。所以,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能力差异化。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难度,这为教师分层教学提供了依据。学生基础的差异性要求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数学教学当然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在教学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同时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和发展。
  
  2.3 “分层教学”模式实施目的
  进行数学的分层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增强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学会总结的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重、自尊、自信,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进行交流等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为他们学习其它课程和以后继续学习搭建一个成功的思想意识与实践平台。通过数学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的是希望和成功,而不是自卑、焦虑、失望,最后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分层教学实施目的的概括。
  
  3 “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3.1 学生分层
  在实际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发展目标这两个层次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数学基础的差异,结合教材的要求和学习可能性水平,将每个班的学生依次分为Ⅰ、ⅡI两个层次。
  
  3.2 目标分层
  在进行学生分层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为基本了解、深入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目标要求是不同的:Ⅰ组学生应该达到基本了解、深入领会及简单应用。Ⅱ层学生应该达到:基本了解、深入领会、简单应用及综合应用等全部目标要求。
  
  3.3 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互动活动,如何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分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关键所在。对于Ⅰ层的学生来说,不仅知识基础较差,更重要的是缺乏责任心与自信心。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是要教会他们做能做的事,培养责任感和成功的自信心,二是要激发其学数学的兴趣,使得他们在学习中轻松、自在、快乐。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少指责,并注意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对于Ⅰ层的学生,始终把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长远目标,以此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对Ⅱ层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选择自觉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向他们展示知识的发生发现、创新的方法,让他们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在课堂上,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概括性思维,利用实际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利用学习中经验的积累和存在问题的矫正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课堂教学流程是始终把能力培养作为对Ⅱ层学生教学的长远目标。
  
  3.4 作业分层
  课后布置多层作业是分层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环节,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水平,针对性布置不同难度的课后作业。Ⅰ层的作业以基础性题目为主,尽量使Ⅰ层学生在20~30分钟内独立完成作业,要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Ⅱ层的作业是提高性、应用性作业为主,要布置那些体现灵活性、一般应用性的题目,使他们达到基础应用的水平。
  
  3.5 考试分层
  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是分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考评的重要环节,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性列出不同难度的考试题目。即每一次考试。在试题的难度上、分量上都应该区分开来。Ⅰ层学生的试题,基础性试题内容占比重要大,提高性内容占的比重要偏小,一般比例为8:2或者9:1。而Ⅱ层学生的试卷基础内容与提高内容的所占分数比例应该在6:4或者7:3,要加重讨论型、拓展型或探究型题目的比重,重点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4 结论
  
  实践表明,分层教学在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绩明显提高,环境适应性明显增强,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老师对实验班级学生的表现比较满意,总体上看来,数学分层教学是成功的,但是还有很多问题要进一步探索。

标签:探析 分层 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