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网址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者结合数学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1)浅显的问题学生自己解答。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是一般性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解难,应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能解疑,以树立信心。(2)难点问题学生讨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面积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先教学认识“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摸课本的表面、桌面等直观感知。由于举的实例其表面都是规则的长方形,学生也很容易看出面是有大小的。这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质疑,提问:“我们认识了物体的表面,你还想到什么?”这一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具盒的表面有6个都是长方形的面,一个足球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苹果、茶杯的表面是指哪一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有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对“物体的表面”作了颇有新意的描述:“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物体的表面。”学生从生疑到释疑的过程思维活跃,并能自己解决。(3)争议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争辩过程中可以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创设情境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采用谜语、寓言故事、音乐欣赏、游戏等形式,或利用录音、幻灯、图片等多媒体电教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形成悬念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之中。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创设学习情境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深入地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喜爱数学。例如:在讲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互化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星期天,小张、小李和小王三名同学带着同样多的钱到不同的商店买一种质量、形状完全一样的迷你赛车,小张花了这笔钱的32.5%,小李花了这笔钱的3/8,小王花了这笔钱的0.35倍。他们谁花的钱多,谁花的钱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境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学生很快就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同学利用学过的小数来比较,有的同学利用分数来比较,还有的同学利用百分数来比较。这样不用我去讲解,学生自己就已经实现了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相转化,从而总结出了转化的方法,充分享受了学习的过程,激发了创造性思维。
  三、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上来。例如:在辅导学生解答一些应用题时就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教学:某人从一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的顶部走到底下用了7.5分钟;他若以同样的速度从下往上走,则用1.5分钟可到达顶部。如果他不走,乘自动扶梯到达顶部需要多少时间?如果停电,他用多少时间可从底部走到顶部?学生初次接触这道题目时,觉得很难思考,一时感到束手无策,有一种“心欲求而不得”,“心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在教学的关键处加强指导,启发学生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我提醒学生:这题类似于我们学过的哪一类题?有的学生觉得像行船问题,楼梯向上的运动像水在流动,人向下的运动好像是逆水行船。受到这一启发,学生跃跃欲试,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到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以把此人从上往下的运动类比成逆水行舟,并根据从上到下用7.5分钟,求出自动扶梯与人的速度差为电梯长度的17.5;反之类比成顺水而行,求出速度和为11.5,再用和差问题的方法求出乘自动扶梯到达顶部需要的时间为3.75分钟。某人从底部走到顶部的时间为2.5分钟。这种教学手段上的突破、创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天地的联想,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运用旧知,培养创新能力。
  丰富的知识经验是创造力的源泉。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问题解决都会涉及大量该领域的专门知识,离开了这些知识基础,问题解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创造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内在创造潜力的重要途径。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具体的看、摸、折、量、比、算等操作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新知的重建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过程,这本身就是充满生命活力,体现创新意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第五册“有余数除法”一课时,通过精心设计,我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主动地发现其中的规律。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苹果(学具)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两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两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便很快地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我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的除法算式,我们以前学过了,分了以后还剩余数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且告诉学生余下的数叫做“余数”,在横式里余数的表示方法:9÷4=2(盘)……1(个)。这种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思考、迁移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设计环节、创设情境、激励引导,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自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时刻心情愉悦,积极地探索发展,领悟新知,发展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目的。

标签: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