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计划 > 正文

【环境设计专业职业指导课学习报告】

时间:2019-02-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环境设计专业职业指导课学习报告 专业:14级环境设计专业??????? 汇报人:*** ? ? 学号:201414107***** 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我从一个最初完全不懂我们专业是干什么的人,到了现在爱上自己的专业。结合周老说的东西,这几天我也认真的思考过。本来准备做个ppt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实在无法整体的表达自己的思路。所以另外整理了一篇思考。

时代的洪流川流不息,速度和力度的双重冲击拍打鞭策着我们。时代太匆匆,从时空加速到思维重组,我们将何去何从?迎合?顺遂?似乎都差强人意。在我看来不同和个性或许是生存之路。这不是单纯的对某一方案的执念,而是内心的强大——尊重设计,尊重自己。周老说:为什么大师是大师?因为他们不迎合,他们是从设计本身出发的。他们就是时尚! 未来科技的进步,信息爆炸、科技发展,简单模式化的东西可一键智能生成,那么,我们又该何去何从?我们不应该再觉得自己已经可以了,低端型人才以后一定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越高端,越被需求,市场拼的是产品力。现在接触的所谓的新技术,以后或许就是我们需要掌握和利用的技术 。就这个方面,我认为大数据分析对我们专业未来发展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接触它,学习它!记得潘老师说09年还有很多人不会用su,14年一些人不会用lu,那么止步不前就是落后。未来设计表现一定是可视化程度达到一定高度的。AI、Vr技术、视频制作技术、后期、特效、大数据可视化,如何用最直观的,精彩的方式将自己认真推敲的项目呈现出来也是一大课题。别以为那是别的专业的东西,设计需要综合型人才,其核心应该是,要求我们时刻有一颗学习的心,就像周老说的随身带尺子一样,其实是在生活的细部去感受学习空间。同时,手头也要有自己最擅长的技术层。但是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典型的特点:拖延症(懒癌),或者说现在所有的焦虑其实都可以“归功于”——想的多,做的少。

文章写得比较激动,因为这几次的老师干货的讲解似乎让我窥探到了社会的一角。步入社会前,我好像又钻进了想得多,做的少的漩涡。尤其大一刚结束那段,之前学画画的我一度惶恐,甚至认为我入错了行,与景观、建筑相比,我们会的东西真是与人家不可同日而语。哪怕跟个专科的相比,我跟人家那个“嗖嗖”的软件技术比起来,简直是在大神面前玩消消乐。辅导员也曾有意无意的提起我们专业女孩子相当难找工作。几番打击之下,我大二假期去了一个亲戚所在的设计院实习,想见识见识我们专业以后能干什么。去实习之后的感受就是,我们有的是设计思维(或者说是还没被禁锢的设计思维)。?? 对专科的学生这条同样适用,我在之前学手绘的地方,他们大多是专科或者二本的同学,手绘技术有的真心不错,但是我在那个环境中竟然成了异类,这让我挺震惊的。包括去交流见到的一些同学,他们似乎都有一种套路。尤其是在手绘班,我报的景观方向的,当时说实话是为了提高下自己的手绘水平应付考试,他们就天天在讲所谓“大环路,小广场”的设计路子,然后再背一些节点。我记得有一个案例:做一个有一个高端会所在场所的景观设计,我就和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因为出于整体考虑,我对建筑进行了分析结合地形进行了改造,然后根据高端会所的定位,做了一个岛(该地本身有水系,并且大家都做了修改),以提升该处的价值。同学们包括一个助教老师都说我在放飞自我。他们仍然走的是“大环路,小广场,背节点”的路子。这让我一度非常痛苦,想到我们学校自由而尊重设计的氛围,我觉得这其实是我们的优势:在同等条件下,结合实际理性分析,敢想敢做。

去设计院实习的时候,他们一边进行着传统的模式化项目,如兵团兵营设计。同时也创造着自己的老年社区这种有想法的设计。不用多说,前面是他们挣钱的利器,后面的可以说是作品。这其实与潘师兄的案例是一致的。纵观现在市场,随着设计在我国的发展,以前单纯的住宅项目被大量新兴的景观设计项目而取代,如养老地产、旅游地产还有海绵城市这些。我在实习期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现参与见习的项目就是一个老年社区项目。同时,前段时间到**玩(之前西南院的学姐提到**在做海绵城市),对**的整体看法就是由内而外的干净、宜居。由此可见,中国原本分的非常清楚的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正在穿插融合。再不是室内室外完全隔离的状态了,我们意识到了设计的重要性和环境整体的重要性。尤其听了周老师对**雪山项目的讲解,原先那种与自然环境隔离的设计愈来愈不合时宜,作为设计师我们的思考不再仅仅局限在风格、铺装或者做个好看的ktv, 我们需要去深挖空间的价值,去科学理性的评估场地特点,再结合感性的去思考。人们在这场所中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他们会需要什么样的空间?未来的中国设计之路不再只是“面子工程”,将会愈加注重里子与未来发展。

所以说,环艺专业的学习给我们打开了一个非常丰富的潘多拉魔盒。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就像我们所涉猎的方向一样。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有专精的方向,有落地的精神。同时,坚决不能“泯然众人”。未来需要更有创造力和超越性的改变,模式创新,思维创新。外面的世界是热闹喧嚣的,我们要守住自己内心的平静,敢于亮出自己,让别人看到你。世界变化太大,《青空呐喊》里有一句话是:唯有让自己变强,不让世界改变你的唯一途径就是,拥抱更有实力的自己! 最后说说我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感受吧。我们专业虽然经常熬夜但是每每看到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之后,都觉得非常幸福。“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设计追求美,追求人性。当真正选择了设计,设计就成了生命。我开始喜欢有设计感的东西,开始乐于把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表达出去,开始懂得团队合作,随着学习的深入甚至开始思考环境与我们的关系,设计让我变得比之前更有激情也更耐心也越来越有责任感。但是在专业上,四年的学习就咱们专业来时还是太资历尚浅,还有很多书要读,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去思考,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去打磨。环境设计在中国还很年轻,它需要激情,更需要沉下去,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我希望我的研究生生涯可以沉下去, 系统的进行更专业的研究。

未来规划 我希望把社区演变与规划、城市防灾减灾、老龄化的空间规划等问题作为我的研究重点。这些问题都是我本科阶段非常感兴趣和有所涉猎的,我本科阶段生活在地震多发的四川,深知城市防灾减灾在特定城市非常必要。社区演变也是我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希望做的选题。

下面是我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 1. 认真学习硕士课程,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协助导师完成科研项目,并在这一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2.养成阅读文献的习惯,本科所读的书还是太少,希望在研究生阶段多多读书,从社会学到设计等等,希望自己做的东西有思想。通过阅读大量阅读文献,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部分想看的书,希望忙完就可以开始看,充实自己 ????????? 《世界聚落的教示100》原广司 ????????? 《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特征》亚历山大 ?????????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汉宝德 ?????????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等 还有多查一些资料,如青山周平对“共享社区”的概念设计,探索私人和公共的界限和如何实现等等。

马克思韦伯等研究社会学的书籍? 既然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应该秉承敬业的精神!尊重自己的专业,尊重自己。虽然前路漫漫,但决不能浮躁,研究生包括以后的人生,都应该坚持自己所坚持的态度!殊途同归,希望我可以10年之后还能在做设计。

? 本文来自https://www.zaidian.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