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 正文

南京的观后感

时间:2017-04-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南京,南京》观后感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秦淮河畔,江南风过。当战争席卷了原本充满生计的城市,金陵这个六朝古都,只是曾经繁华一时,山围故国周遭在,寂寞潮打空城回,现在回想夹杂着痛苦和屈辱的记忆,而南京不再是城市,更是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他的存在标志着一段历史痕迹。

在每年的11,12月空中总会想起一阵一阵的防控警报,我听到震耳欲聋的响声心中平静,毫无情绪的波动,而电影是直观的,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与震撼。 黑白色调,整个画面都是灰暗的,没有令人炫目的效果,却让我们观众无法平静。枪声,炮声代替了城市的喧嚣,目之所及随处可见的事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再也寻不到之前的繁华,也无法再寻觅古都文雅的气息。站在长江畔不见碧水东流的浩荡,有的只是被江水不断冲刷的尸体,他们此前还是鲜活的生命啊!我所想到的南京是文化古都,而此刻的电影里的它早已不复当年。想到了战争,破败残缺的又岂是建筑,这座城市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痕,人心也留下了无法修补的伤。教堂,高耸而拥挤,成了人们当时最安全的避难所,这令我想起了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几乎相同的情节。也是在南京,在这个灾难的日子,她们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面对可怕的,没有人性的屠杀。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最后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部影片,在高二第一次看《南京,南京》是与同学一同前往电影院,一段挥之不去的残酷,我们一直只是知道它的存在,却不曾清晰的见识和了解。当影片中一个个生命在画面中逝去,尸体,鲜血,我心痛了,难过了,也记住了不能忘却的历史。他们是无辜的平民,原本不该波及安静的生活,一夕之间,生离成死别。只有沉重的表情,集中在广场的人不是不知道害怕,不是代表他们不做抗争,平静不代表着他们不恐惧。在死亡面前,无力改变。一群被杀杀戮麻木的屠夫岂会留情?那个时间里生命已不被尊重。面对这样的影片,观众们不免情绪激动,愤慨,痛恨,许多情绪交织。战争让一切沦为黑暗。是啊,我们无法不去恨。只是静下心来,难道只有惨痛的画面让我们动容?当今,社会之下我们缺少了什么?在灾难和痛苦面前,才会真实的流露感情,更多是掩藏了自我的意识,这不也是一种麻木?深思过后,会激起心中的那份热,会引起共鸣的事真诚的爱心。

回想,现在,我们不会至停留在过去,发展的时代需要更多的思考。苦难带来深思,为我们提供教训,在历史指引之下,走向光明的未来。相信平凡的人会开创属于自己的明天,南京也会迎来它的新生。

篇二:《南京》观后感

观《南京》后感

1937年12月,南京还沉浸在欣欣向荣的生活中,人们不愁吃穿,许多外国人都住在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8月13日,日军对南京东南方向的上海发动攻击,开始了现代可怕的战争。9月25日,南京遭受3次猛烈的袭击,前后拉响39次空袭警报,平民血流成河,中国老百姓以及许多外国人都准备离开南京,在南京只剩下无路可走的穷人,与此同时,还有约翰·拉贝、威尔森·鲍勃、米妮亚·魏特琳以及乔治·芬奇等十几位外国人毅然留在南京帮助这些穷苦的百姓,他们建立起防空洞,担心头顶上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落在自己身边。11月13日,上海陷落,日本向南京进攻的途中,进行了杀人比赛,手段极其残忍。与此同时,拉贝在建立安全区时,曾寄希望于希特勒,幻想通过希特勒来迫使日本同意设立安全区,但是希特勒没有回应,日本不久也传来消息:不同意。无奈之下他们便尽量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这些可怜的士兵、女子、孩子、老人。

12月13日,日本人进城了,他们穿过安全区,很多平民未能进入安全区。张志祥,1937年9岁,在巷口亲眼目睹日本人将自己的刺刀两次穿透自己的母亲及两个弟弟的身体,用刺刀挑着最小弟弟的屁股扔到一边,他在死人堆中找到自己的小弟弟,亲眼看着身体一直流血的母亲拼命给小弟弟喂奶。1937年的日本士兵在回忆这段时仍记得那堆成三四层的暴露野地的尸体。

他们让一排排的女性排起队,对待南京实行烧光、抢光、杀光,依着“三光”政策一路走来。他们为了找寻中国士兵,包括手无寸铁的男性百姓,将几千名战俘集中到大广场上,拖到河里,集体射杀,一直杀射到傍晚都没结束。据统计,在南京郊外,大约有20000战俘被山田支队以这种形式“解决”了。场面惊心动魄,突然让我觉得生命就像蚂蚁,那么的不堪一击,一幕幕实在血腥的纪实画面惨不忍睹。威尔森先生收留伤病员都被日本士兵拖走。日本将安全区里所有的男人集中在一起,二三千的男人当中,只有很少的人是已经卸下军装的士兵,让他们家人来认领,魏特琳小姐就让身边亲近的人更多的人去认领那些男人,这样可以拯救更多无辜的人,没有家人认的就会直接被“解决”掉。

日本士兵在南京没事做,就去搜罗妇女,上至60岁,下至12岁,都遭到了非人的蹂躏实在没有的就找男孩!真是令人发指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男人自己有需求要糟蹋他国的人民,简直就是禽兽行为!与此同时,日本还发布通告,说日本善待中国百姓,并

以相机留下一幕幕所谓“善待”的画面,“温馨的画面”背后的院墙内,十几名妇女正惨遭祸害。这些根本不会有记录。日本当局对这种非人行为却不去制止,所谓的人类的本性就是如此?1938年2月4日左右,日本人强迫在安全区的人回家,他们的目标是女人。拉贝这些势单力薄的外国人为了保护这些民众,奋力与日本人谈判抗争,在最后胜利了。拉贝收到德国从驻上海大使馆发出的信,很显然,外面不知道南京发生了(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南京的观后感)什么。1938年3月19日,乔治搭上开往上海的日本军列,在自己高档驼毛大衣的内衬里藏了8卷记载日军暴行的16毫米电影胶片,大多是约翰·马吉在校医院拍摄,在医院能有机会得救的人很少,更多的是暴尸荒野。这样的记录是为了让所有的人了解战争的惨状,乔治·芬奇和摄影师们小心拍摄,因为不小心就会被日本人没收或者当场砸掉。当他到达华盛顿时,他展示给所有人观看,并请求美国及其他政府立即出手干预日本在中国的暴行,但是世界在此刻沉默。南京至此不再是美丽的花园,而是不毛之地。

二战后盟军在东京成立战争军事审判庭,据统计,日本人在占领南京的第一个月,上演的强奸案多达20000起,占领南京的前六周内,在南京以周边地区屠杀平民及战俘的总数超过200000,判日本二战集团为首的24名犯战争罪,其中14人定为“甲级战犯”,现在被供奉在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内。

选择《南京》这部影片,因为我想了解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当看完这段88分钟的纪录片,一段时间内我都沉浸在充满杀戮、血、残暴的低沉情绪当中,才了解,原来南京大屠杀的消息是这样被带出去的,影片是由比尔·古登泰格导演。1940年,米妮亚·魏特琳神经崩溃,返回美国,离开南京365天后,她留下绝笔,选择了自杀。鲍勃·威尔森留在南京直至1940年,由于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返回加利福尼亚和家人团聚。约翰·拉贝返回德国致信希特勒并附上马吉拍摄的影片,数天后被捕,并被盖世太保禁止向外泄露南京一切。他已一贫如洗,为此南京市长亲访德国,将他曾经帮助过的人捐助的数千美金赠予他助其安度晚年。

让大家知道历史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生命的宝贵,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对我来说,这样的爱国情绪不会这么轻易消失,但是它只会让我更加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让我们对所有在南京大屠杀中帮助过贫苦人的人致敬,向所有爱护和平的人致敬!

篇三:南京南京观后感500字

观“南京,南京”有感

这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电影,有人唾骂也有人赞赏,,有人为此落泪也有人无动于衷。而我看过后第一反应是我必须问问老师,为什么要带我们看这样的电影,为什么让我的心一直揪着,眼泪一直流,一直难过??过后冷静想想,这或许就是老师想要的结果,因为我们觉悟了。

“南京,南京”,反应的是1937年日本进驻中国南京进行大屠杀的真实写照,惨绝人寰,或许电影对真实还有所保留,但是这已足够了,足够让我们了解历史,让我们体验当时处于战争悲惨的生活,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 整部影片都围绕着几个重要的人物来体现,“南京,南京”,血淋淋的披露了当时旧中国人民悲惨寂寥的生活。生命,人格,尊严,亲人??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更谈不上这些“奢侈”的东西了。一大-片一大-片的中国人在枪弹雨林中倒下,一群一群的中国人被埋在堆填坑,善良美丽的中国女性被强奸被欺辱致死??在那个年代,活着真的比死更艰难!这样的场面或许是历史上最悲惨的局面了,这样的场面怎么能叫人不动容,怎么叫人不伤心,但是伤心的同时我们又在做些什么??浪费时间,每天上网,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抱怨生活的困难,自杀,离家出走??好多好多的不满。或许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好好的给自己的人生定个目标!

看过“南京,南京”都人都会有很大的感慨,也让我们联想到现在的生活,想到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向和平繁荣,也给了我们提醒,提醒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为我们的国家民族出一份力!

标签:观后感 南京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豆瓣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