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寒假日记 > 正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江泽民同志在有关教育的谈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生物教师应以教学为阵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找准切合点,有机渗透创新意识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适时点拨,合理拓展、引申,有机渗透,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如讲染色体中存在许多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时,教师可向学生补充:基因中存在一些人类至今无法解开的密码,且密码存在一定规律,它决定生物的一定性状,据说还有决定寿命的基因、决定人类重大疾病的基因等。对于这些内容,学生非常感兴趣,在学习中会保持较高的兴致。教师这时进一步介绍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现在已经利用先进的遗传学知识将人类染色体中的遗传密码破译出来,待若干年后可能会对人类治病、器官移植等产生重大影响。学生听到这儿,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好好地造福人类”“制造一个完好器官去替换有病的器官”“想当篮球运动员,则让身体长高的基因持续起作用”“如果能精确预知人类重大疾病的基因起作用的时间,就待它起作用前将其取消”,甚至有的同学还想建大公司制造一个完整的“人”来赚钱,等等。这时,教师在肯定同学们这些想法都很有道理的同时,进一步告诉同学们这就是基因工程,有些先进国家已经开始付诸实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奋起直追,某些研究也已经名列前茅,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在这些领域有所作为。这些观点一定会让学生明白只有创新才能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抢占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制高点。随后,进一步启发学生:“你们想一想,在当今各种竞争十分残酷、极其激烈的时代,外国会不会把高新技术轻易转让出去?”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不会。”顺此思路,继续设问:“目前我国还很落后,要变落后为先进,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不断努力,大胆革新,勇于创新,同学们,你们身上的担子不轻啊!”以情激情,察言观色,从学生的表情、情绪看,这些设问,这些鼓励、鼓舞、警醒的话语,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二、把握关键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难,有所改进,有所创新。
  让学生多一点“胡思乱想”,甚至是“异想天开”,使学生能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尊重为前提,以激趣为条件,以自主为核心,不断创设问题情景,设疑启思。这种教师循循善诱于前,学生孜孜以求于后的教学局面一旦形成,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昆虫中的苍蝇时,讲述其平衡棒可以使它在高速飞行时改变方向,由此仿生学上可以利用它来制造性能良好的高速飞行器,引导学生联想可利用这个原理改进当今的战斗机等。再比如,讲到腔肠动物与人类关系时,讲了海蛰不但有食用、药用等价值,其还能依据自身特殊的结构――着生在伞缘缺刻处感觉器中的钙质平衡石,觉察到10-15天后风暴即将来临,人类根据海蛰的这种感觉器的结构原理,设计出的仪器 “水母耳”可以用来预报风暴。
  三、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创新手法的能力,这些能力固然在今后工作中可以得到训练和培养,但在学校期间创造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不可忽视。
  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许多途径,探究实验是其一。例如,种子萌发条件靠课堂上教师平铺直叙地讲,学生或许当堂掌握了,但很快就会忘记。若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中实验的要求准备实验材料及器具进行探究实验,几天后学生会观察到,甲装置中接触水面的那粒种子萌发了,其余的五粒种子都没有萌发,由此自然明白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了。其二,生物教师可以分期分批地组织学生进行下乡调查、野外观察、标本采集等活动,带领学生参观访问种养殖基地,开展生物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在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及其它创新紧密相连,对中国的未来意义十分重大。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物教师,应以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切实通过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新知识、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点燃学生心底的创新火花,为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 付淑霞)

标签: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生物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