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黑板报 > 正文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定义 [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分析]

时间:2019-03-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与其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并存的局面,为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扶持举措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面临主要困难的基础上,探讨各种外部利益相关者在解决中小企业所面临这些困难中起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
  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小企业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增强社会经济实力、创造就业机会、保持行业竞争活力、开创新行业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往往在许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积极作用与不利地位的并存,为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扶持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要关心如下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中小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有哪些?二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应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短缺
  中小企业在经营全过程中均存在信息短缺问题。信息缺乏,特别是缺乏市场需求信息、投资信息、技术信息和政策信息,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来源渠道匮乏。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弱,无法对信息渠道作必要的投资,而且缺乏外部环境力量相应支持;二是重视程度不够,且自身规模小,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缺乏系统化和前瞻性。
  2.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的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的原始积累和家人朋友的借款。经营资金主要利用私人关系借贷,当然也有部分来自中小金融机构借款。大型商业银行在考虑自身风险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设置了种种限制。这种限制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多数中小企业并不具备商业银行制定的相关贷款规定;二是费用过高;三是多数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无法提供规范有效的财务报表,增加了申请贷款的难度。
  3.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一方面企业家的管理行为和技术呈现出一定的缺陷,管理经验欠缺,在企业家形成方式方面与大企业相比,差异较大。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不分离的,所有者往往同时也就是经营者。从代理理论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二者合一有其合理性,但它局限了经营者的选择范围,容易导致企业因所有者能力有限而产生经营问题。另一方面管理效率不高。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身兼生产、管理、财务、销售等数职,缺乏大企业的专业化与人才互补优势。
  4.市场开拓困难重重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开拓新市场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中小企业由于市场需求信息缺乏,内部管理效率较低,营销手段的相对落后,市场开拓显得非常艰难。再者由于竞争的加剧,使得原来由于自身实力较弱而被迫采取的拾遗补缺战略或跟随战略,显得更不稳定。
  
  二、外部利益相关者分析
  
  中小企业面临的上述问题并因此而导致的竞争劣势,并不是仅仅通过自身努力就能改变,还必须依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帮助支持。本文界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通过有意识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外部主体,这些外部主体也将从中小企业增长中获益。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中小企业之间是一种双赢合作关系。
  1.政府等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机制
  政府应该在多方面发挥作用。首先,政府应利用自己的庞大组织网络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信息量丰富的信息网络平台,进行相应的信息软硬件设施建设。政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网络的建立,加强同行业及不同行业之间的知识、信息和技术的交流,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其次,政府可设立专门的扶持资金,制定一定的扶持政策,如可提供贷款担保及一部分直接贷款,还可给予他们以平等的直接融资权,不仅开辟“二板市场”,而且允许中小企业进行柜台交易。最后,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下属部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中小企业产品。
  政府作用的界定非常重要。政府一般有两种极端做法可以为中小企业带来繁荣。一种是通过市场制度的建设来降低交易费用。例如,建立自由创业制度、自由资本市场、自由劳动市场等;另一种是倾力扶持中小企业,甚至以限制其他类型企业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其发展。比如,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并出台一系列大幅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很显然,两种做法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前者可促使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带来经济长期繁荣。后者必然会对大企业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生负面作用,影响整体经济的效率,实质上是一种“对大规模的歧视”。后一种做法明显不合适,许多国家已开始放弃,前者是建立在理想化的条件之下,显然我国现阶段也实现不了。因此政府的作用应界定在两者之间,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社会管理者角色、规范与完善市场竞争制度的同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其他非营利性组织,应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确立合理的目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信息中心。主要收集政策法规、需求、供给、技术等方面信息,为它的会员服务;了解并反映中小企业的合理意见和要求,维护中小企业的正当经营和合法权益;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组织开展技术业务培训;研究探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引导中小企业逐步走向持续发展的道路。
  2.营利性组织的作用机制
  (1)大型制造企业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这种合作能否长久,取决于合作能否给双方带来更多收益。也就是在保证中小企业有合理利润的前提下,能给大企业带来更低的交易费用。长期来看,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可期望在实现中小企业零配件质量提高,成本下降,加强与大企业的合作关系的同时,大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整体竞争力也能得到提高的良性循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为了避免“孤注一掷”的风险,应争取成为多个大企业的供应商或服务商。
  (2)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应该建立一种良性的中小企业贷款循环机制。也就是减少贷款风险→维持适当的低利率→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刺激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金融机构自身取得合理的盈利水平。金融机构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良性的中小企业贷款循环机制。首先做好贷前调查工作并进行经营前景预测。其次,做好贷款后的跟踪调查。第三,督促中小企业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第四,简化贷款手续。最后,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增加中小企业筹资的灵活性。
  (3)中介咨询机构
  中小企业目前接受较多的咨询服务主要体现在会计、税收、法律、技术等方面。中介咨询机构要想与中小企业获得双赢,必须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中介咨询机构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首先,服务对象定位准确,应以市场定位作为资源投向坐标。其次,服务内容开发上要具有前瞻性。目前中小企业的咨询服务主要集中于日常的生产和技术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励中小企业采用更多解决战略和企业发展问题的咨询服务,并且证明自己的咨询服务确实有助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和将获得潜在的经济利益。第三,能帮助中小企业处理所面临的发展挑战问题。最后,学会向中小企业推销自己和善于同中小企业打交道。
  (4)其他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共同购买或联合开发技术、铺设销售渠道以及促销等。也就是说弱势群体之间的结盟可以增加与其他竞争力量的谈判能力,减少一些成本,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同时一定要处理好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毕竟它们是处于同一层次的企业。
  3.智囊利益相关者作用机制
  智囊利益相关者指的是以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优势,为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提供相关解决方案的群体。这些群体通过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以及信息,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施加影响,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在此过程中,智囊班子的利益表现在替自己的知识、技术以及信息找到了市场,或者获得物质收益。中小企业的利益表现在智囊班子解决管理者所受到的知识、技术,以及信息短缺的约束,中小企业通过他们的优势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首先在于其拥有优于其他同行的智囊班子,当他们与企业利益一致时,他们和企业都可能发挥出最高效率,使得中小企业能够高速增长。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单一业务企业要高于多元化企业。然而一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管理者为了追求更快的增长,于是企业便拥有多个智囊班子从事多元化经营,由于企业的资源有限,如果管理者无法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冲突的利益时,企业发展就有可能出现危机。
  
  三、结论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单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一方面可以视为中小企业的一种资源投入,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增强适应性、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外部利益相关者也将会获得各自的回报。外部利益相关者支持能否取得预期效益,最终还要取决于中小企业内部的转化机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标签:中小企业发展 利益 分析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