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合同范本 > 正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怎么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尽快、尽早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这对小学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也使阅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教学,通过改革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思维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一、要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着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正式开始,让学生逐步感受阅读的乐趣至关重要。因此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特别地突出这样的要求,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就意味着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生,阅读为他们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他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拓宽认识世界的视野的同时,会获得快乐;在现实世界得不到的快乐,可以在想象世界中获得。阅读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也提供了挥洒自由与快乐的场合与机会,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也由此而快速地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和教材应该为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创造条件。阅读的材料和呈现形式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能够自觉投入其中,或暗自窃喜,或捧腹大笑,或急切地与人分享。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读,并且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乐趣,每位学生获得的乐趣可能不同,带有个性化的色彩,不同乐趣的汇集与相互碰撞,必然丰富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乐趣,也可能激发和产生更多的乐趣。因此,在开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阅读乐趣比对阅读材料认识的最后结论可能更重要,只要学生喜欢阅读,其他的问题就会随之迎刃而解,阅读乐趣的获得应该成为评价阅读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营造开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使用新教材教学,必须营造开放课堂教学环境,创造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张扬阅读的个性。
  1.创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设计需要,可以把教学地点安排在室外,也可以安排在室内;可组织学生到溪旁林边教学,也可以带学生到工厂参观。如在室内教学,可进行座位的重组。座位不能是统一的“秧田式”,可排成马蹄形,也可安排成“蜂窝状”,还可围成圆、半圆;座位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等等。如在室外,可分组阅读,也可以集体讨论。这些形式的变化,目的在于打破以往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开展多向交流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创造条件。
  2.建立开放型师生关系
  在开放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应是鼓励、平等和宽容。上课时,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
  用商讨、平等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开展讨论。如“你能试一试吗?”“你有什么不同见解吗?”“我相信你能行!”等等。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学生通过预习阅读,可能提出许多见解和主张。如,有的学生建议老师从分析文中的数字讲起,有的主张介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有的认为应重点分析曹军上当的原因,有的主张分析周瑜的妒忌心态,等等,这些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3.营造开放型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才能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要联系语文教育教材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自我价值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个人能力感。一方面,课堂上允许学生插嘴说话,自主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可以巧妙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善于发现不平凡的、有价值的问题或见解,给予坦诚、真切的鼓励,充分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
  三、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因此,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演示阅读方法,把“教材”变为“学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主要教给学生以下几个基本阅读方法。
  1.精读法
  逐字逐句精讲地读的阅读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当拿到一篇语言隽永、运用典范的好文章时,我们就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精读句段,要求学生朗朗诵读,通过眼、口、脑、身变无声的文字为朗朗有声的语言的阅读,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有助于记忆精彩片断,创设想象情境,感受作品的美。
  2.快读法
  现今科学突飞猛进。如果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那么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还应教学生快读法。快读法的主要目的是把握文章大意,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一般情况,老师可先提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在规定的时间里读完,接着,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读得快,理解得也快。学生速读的习惯和能力得到了培养。
  3.批注阅读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批注的方法。我们统一了阅读批注的符号和格式。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圈点,做好读书笔记,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并在摘记中写上一句话体会。每周检查评比一次,既查数量,又看质量。每学期评选两次优秀读书笔记。要摘抄,学生就要筛选;要筛选,学生就要认真鉴赏品味。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
  4.小组讨论法
  在学会批注阅读的基础上,由老师找一些有阅读价值的文章,统一发给每一位学生。先请学生自己轻声读一遍,读的过程中,请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小问号,然后同桌或四人小组一起讨论逐个解决,接着推派代表大组交流。对一些难度大一些的问题,由老师进行启发引导。通过多次的训练,学生能在阅读中充分融进自己的个性,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会得到培养。
  总之而言,语文阅读教学还有许多好的方法,只要我们能很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加以正确及时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就肯定有一个新的突破。

标签:小学生 语文 能力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