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合同范本 > 正文

【不肯去观音菩萨祖庭】不肯去观音菩萨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五台山是文殊道场,为我国著名的灵山圣境。以是李唐王朝的植德之所,故在唐代诸帝中,除武宗反佛外,大都尊崇佛教,扶植利用佛教。他们特别“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礼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遂使五台山寺庙林立,宏伟壮观,殿堂楼阁,雕梁榱栋,佛菩萨像,金光灿烂,香烟缭绕,法会不断,高僧云集,讲经说法,著书立说,弘扬佛法。各派宗师纷至沓来,开辟本宗道场,从而使五台山成了全国佛教的“首府”、“与竺乾灵鹫角立相望”的世界佛教圣地。所以,《金石粹编》卷一一三载:“天下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而往解脱者,去来回复,如在李步武”;就是外国也是“百辟归崇,殊邦赍供,不可悉记。”如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越南、缅甸、朝鲜、日本等国的僧人,也慕名而来巡礼求法。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民间往来和商贸关系。西晋太康五年(284),《论语》等儒家文化传入日本。梁武帝普通三年(522),中国的佛经像等佛教文化也传入日本。到唐代时,日本对其赞叹向往,试图吸取、模仿、移植优秀的大唐文化。其《书记》推古天皇三十一年条说: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所谓“法式备定”,就是指大唐帝国的典章制度都已确定完备,是日本治国安邦的学习典范。因此,日本天皇多次派遣通晓汉语的留学生、学问僧、请益僧至唐学习优秀的唐文化。而至五台山学习佛教文化的日本僧人,最早是灵仙三藏,其次是圆仁、惠远、宗睿等平安朝的三大家,复次是仁明天皇时期的遣唐学问僧慧锷。慧锷来过五台山三次。第一次是日本仁明天皇承和八年(841)秋天,即唐武宗会昌元年(841)秋天。这次他“自雁门上五台山,经过略遍”,巡礼了五台山的寺庙灵迹,朝拜了文殊菩萨之后,登上天台山过冬。次年返回,向日本国请求五台山供养费。第二次是日本仁明天皇承和十二年(845)秋天,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秋天。这次他奉桔太后之命,将其亲手制作的绣文袈裟、宝幡、镜奁和五台山供养费,布施给了“会昌发难”中的五台山寺僧。然后至“杭州盐官灵池寺”,拜谒了齐安国师,通报了“桔太后之旨”。于唐大中元年(847),即日本仁明天皇承和十四年(847),请上齐安国师的上首弟子义空回国。义空禅师至日弘法,为日本弘传禅法之始。日本文德天皇齐衡元年(854),即唐宣宗大中八年(854),他第三次至五台山巡礼求法。南宋度宗咸淳五年(269),四明福泉寺沙门志磐在其《佛祖统记》卷四二中载:
  大中十二年,日本国沙门慧锷礼五台山得观音像,道四明,将归国。舟过补陀山附著石上不得进。众疑惧,祷之日:“若尊像于海东机缘未熟,请留此山。”舟即浮动。锷哀慕不能去,乃结庐海上以奉之。鄞(今宁波市)人闻之,请其像归安开元寺。今人或称“五台寺”,又称“不肯去观音院”。其后有异僧持嘉木至寺,仿其制刻之。扃户施工,弥月成像。忽失僧所在,乃迎到补陀山。
  这则记载指出,慧锷于唐大中十二年(858)于五台得观音像。像是什么质地呢?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嘉兴祥符寺沙门念常在其《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七载:
  补怛落迦山,观音示现之地也。有唐大中间,天竺僧来,即洞中燔尽十指,亲睹妙相,与说妙法,授以七宝色石,灵迹始著。其后,日本僧惠锷,自五台得观音画像,欲还本国。舟至洞,辄不往,乃以像舍于土人张氏之门。张氏屡睹神异,经捐所居为观音院(《昌国志》云,梁贞明二年始建寺)。郡将闻之,遣慕宾迎像到城,与民祈福。已而,有僧名即众,求嘉木,扃户刻之,弥月像成而僧不见。今之所设是也。
  上述两段引文说明,普陀山是灵山圣境,为观音菩萨示现之地。而念常法师这段记载还明确告诉我们,惠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是一幅画像,不是一尊泥塑、木雕,或释印光说的铜观音像。这与志磐说的“有异僧持嘉木至寺,仿其制刻之。扃户施工弥月成像”也吻合。又,许止静、王亨彦编辑的《普陀洛迦新志》卷六有清代普陀山著名禅师通旭(1649-1698)赞其观音像的一首诗,其日:“亲从五台来,欲向日本去。普门名号遍十方,何必绘像图归计”。也证明惠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是一幅画像。而元惠宗至正间(1341-1368)普济寺所供之观音像,则是扃户仿刻的木雕像。
  上述南宋志磐的《佛祖统纪》,元至正间(1341-1368)念常的《佛祖历代通载》,乃至元代居士盛熙明编纂的《补陀落伽山传》和光绪年间(1875-1908)修的《宁波府志?寺观》及许止静、王亨彦于民国十三年(1924)编辑的《普陀洛迦新志》等,都记载的是日本僧慧锷从五台山得观音菩萨画像。那么,偌大的一座五台山,慧锷法师究竟是从五台山的哪座寺院庵堂请得观音菩萨的画像呢?
  日本僧人师炼于元亨二年(1322),即元至治二年(1322),在其《元亨释书》卷十六《释慧萼》中载:
  齐衡初,应桔太后之诏,赍币入唐。著登莱界,抵雁门,上五台。渐届杭州盐官县灵池寺,谒齐安国师,通桔后之聘,得义空长老而归。又入支那,重登五台,适于台岭感观音像,遂以大中十二年抱像到四明,归本邦。舶过补陀之海滨,附著石上不得进。舟人思载物重,屡下诸物,舶著如元,及像出,舶能泛。萼度像止此地,不忍弃去,哀慕而留,结庐海峤以奉像,渐成宝坊,号补陀落山寺。今为禅刹之名蓝,以萼为开山之祖焉。
  又,日本盛德禅寺僧人师蛮于东山天皇元禄十五年(1702),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在其《本朝高僧传》卷六七《释惠萼》中也记载:
  释惠萼,不详其姓其许。禀性坚固,远涉不倦。承和初,奉桔太后之命,赍币入唐。达登莱界,自雁门上五台,经过略遍。乃届杭州盐官灵池寺,谒齐安国师,通桔后之旨,请上首义空禅师而归,始唱禅法。齐衡初,又入支那,再登五台,于岭头得观音圣像,以大中十二年,奉像驾船,将归本国,过宁波府故昌县海滨,船著石上,而不行。舟子思载物重,罄出诸物,船尚如故。及圣像出,即能浮矣……萼不忍离圣像,遂庐奉侍,渐成宝所,号补陀落迦山寺,为南海禅刹名蓝。……相传以萼为开山始祖焉。
  从上述两段文字看来,师炼的《元亨释书》说,慧锷是“于台岭感观音像”;师蛮的《本朝高僧传》说,慧锷是“于岭头得观音圣像”。那么,这个“台岭”或“岭头”是什么地方呢?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狮子窝沙门释镇澄编的《清凉山志》卷二载:“护众庵,在观海寺南五里,原是丛林,因无其人,数年歇响,后有如然和尚,复整为十方常住。葺废兴残,弘戒演经,晓庭不懈。”如然和尚为明代著名禅师,不仅习禅弘戒,讲经说法,昼夜不怠,还葺废兴残,修复了无僧驻锡、数年歇响的护众庵,且把它复整为临济宗的十方丛林。但因每到夏季,五台山山洪暴发,清水河泛滥成灾,护众庵曾被洪水吞没毁坏,故清代时,其寺禅师又恢复 鼎新,且改名曰普庵寺。为什么要改名普庵寺呢?普庵(1115-1169),是南宋临济宗杨岐派下牧庵法忠禅师的法嗣,俗姓余,名印肃,宜春(今江西袁州境)人,20岁上礼寿隆院贤公为师,27岁落发,次年受具足戒。师容貌魁伟,智性巧慧,颇得贤公器重,勉励他读《法华经》。但是,师以了悟诸佛玄旨惟在一心,而觉得穷研纸墨经文无益于事,遂出游湖湘,参谒牧庵法忠,有所省悟,后还寿隆院。绍兴二十三年(1153)入住慈化寺,禅定之余,阅读《华严经》,一日大悟,亲契华严境界。此后,慕名而来求访者甚伙,师随宜说法,或书偈,或折草治病,或伐木,祈雨,拆毁淫祠等等,灵验颇多。乾道二年(1166)正月,营建梵宇,四年(1168)十一月落成。次年七月二十一日出示遗偈而示疾,世寿55,法腊35,敕谥“普庵寂感妙济真觉昭贶禅师”,元成宗重谥“大德慧庆”。明成宗永乐十八年(1420),复加谥“普庵至善弘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慧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师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三卷行世,并释《普庵咒》,为寺院初一、十五念诵,消灾解厄,驱邪除害。更因普庵禅师生前祛灾除病之灵验颇多,元仁宗延?(1314-1320)初年,宗创建慧庆寺时,于其普光明殿内安置了普庵禅师法像,供人礼拜。相传江艘海泊每获冥应而免除风涛,遂获官俗尊信,崇拜有加。因此,为了免受暴雨山洪河水泛滥的护众庵的临济宗杨歧派的僧人,在清代就将护众庵改名为普庵寺,且也塑起了普庵禅师的法像,尊奉供养,直到1956年对五台山寺庙的调查显示,普庵寺的寺庙尊像还存,仍有几位住寺僧人。
  普庵寺的前身是护众庵,护众庵的前身在唐代时是由龙泉关来五台山路上的一个普通院,普通院是专门接待来台巡礼求法僧人的小寺院,其既能供僧人礼佛诵经禅修,又能供来往的巡礼求法僧人食宿。在唐大历年间(766―779),它曾是五台山十大寺之一的法华寺的下院。以它在东台西南石佛岭头下,所以日本的《元亨释书》和《本朝高僧传》说慧锷是于“台岭”或日“岭头”请得观音画像的。又以该普通院为著名的十大寺之一的法华寺的下院,故有的人也说慧锷是从五台山法华寺请得观音圣像的。总之,日本僧人慧锷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即日本文德天皇天安二年(858)四月,他带着从五台山法华寺下院――普通院请得观音画像,取道四明(今浙江省宁波市),同贤真、忠全等人再乘张支信船渡海回国。当船走到普陀山时,因被风浪所阻,附着石上,不能前进。船主以为负载过重,遂卸下货物,但船仍不能动。时慧锷以为观音圣像“于海东机缘未熟”,便奉像到潮音洞侧的张氏之家,船即能继续前进。因张氏崇信佛教,又睹圣像灵异,便舍宅为观音院(《昌国志》云:梁贞明二年(916)始建寺)。时,宁波官员将领四众闻之,迎像于开元寺安置。这就是人们称之的“五台寺”或“不肯去观音院”。后有异僧仿制成一尊木雕观音像,这尊像就称为“不肯去观音像”。后又将其迎到了普陀山现在的普济寺供养。年长日久,普陀山便成了著名的观音道场,日本僧人慧锷也就成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开山祖师。而现在五台山普庵寺,也就成了不肯去观音菩萨的祖庭。这样,五台山与普陀山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中国佛教留下了一段优美动人的佳话。
  就是普庵寺这样一处佛教圣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未幸免,殿堂寮房拆毁,僧人还俗种地,只留下一些断壁残垣、寺庙遗址。幸有出家于龙泉寺悲明师父座下的万宏禅师,于2002年发愿恢复寺庙。经过几年功夫,他已修复了观音殿,雕刻了洁白的观音像。在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筹集资金50余万元,还修复了僧寮、斋堂、库房、禅堂等20余间。2009年,又投资百余万元,雕造了一尊高9米的汉白玉观音巨像,高高立于寺院正向,成了由东线进入五台山路上远远望见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万宏法师虚心好学,不仅朝礼了其它三大名山,还礼谒了江西宜春普庵禅师曾经驻锡过的慈化寺及其僧人,又参加了全国中青年僧人培训班,提高了佛学修养水平。他严守戒律,乐善好施,在民众遭到大灾大难时,总是慷慨解囊,捐钱捐物,还资助困难儿童上学,是一位克己为民、乐于慈善事业的高尚僧人。

标签:观音菩萨 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