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环保作文 >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2018年新农村建设政策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即电子商务。传统农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相结合,将在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调整农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本文在分析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 农业 电子商务 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和中国加入WTO后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三农”问题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三农”的解决,离不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体现,就是农业上网、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农村要发展,前提是要农民致富。农民要致富,离不开信息,在信息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农业电子商务凸显其重要性。
  一、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一 )解决信息鸿沟问题
  入世后,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已融入全球化的市场中,农产品市场所面临的国内、国外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现实情况中,农民对农产品买卖的信息难以完全了解,信息不对称导致在交易过程中增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农业电子商务为农民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的平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从而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有计划生产、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 )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农业电子商务的出现,为农业开拓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打破了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电子商务24小时全天候的应用及交互式的销售方式,能够使农户找到更多的市场,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从更大范围内解决了生产和市场的矛盾。
  (三) 减少各种成本提高效益
  农业电子商务,首先减少了农户生产成本。在购买生产资料之前,农户可以通过网络对所需购买的农资价格、服务进行比对,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交易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获得生产技术、气象预报、法律法规、病虫害预报等信息,有助于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其次,农业电子商务减少了交易成本。我国农产品的零售价和收购价之间差距巨大,在3~10倍之间,农业电子商务可以使买方和卖方直接进行沟通,减少了第三方或中介组织的参与,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最后,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实现精准广告,减少营销成本。
  二、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
  就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来说,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建立了“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金农工程“的实施和开展,为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目前,全国所有的省级、97%的地市级、近80%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47%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各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网站,81%的地级和38%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网站。
  近年来,我国农业电子商务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上网的农户少。虽然我国网民总数达到1.11亿,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城市网民,达到9168.6万。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2%,却占有网民总数的82.6%,普及率达16.9%。农村网民的总规模1931.4万,占全国58%的人口中却只有17.4%的网民,普及率仅为2.6%。从行业分布看,农、林、牧、副、渔业仅占2.3%,从职业分布看,农、林、牧、副、渔业仅占1.21%。由于农户整体素质偏低,上网农民少使得广大农民不能从信息时代的主干渠道获得信息,还停留在传统的电视、广播方式上。除此以外,现阶段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我国在农业商务中建立了一些大型数据库,但真正投入运行的不多,硬件设施投入不足。软件方面,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限制,使得一些相关人员不愿意去农村去,因此导致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短缺,影响其发展。
  (二)农产品的属性、标准化、品牌化障碍
  农产品具有易腐烂、易变质的自然属性,鲜活农产品在标准化方面没有统一标准和要求,导致在农产品交易中掺假、鱼目混珠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信息开放程度低且有实用价值的少
  尽管在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上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大部分网站内容和形式雷同,缺少特色,能够给农户提供决策、指导生产的信息就更少。
  (四)商务立法滞后
  电子商务的特性,使其的运行涉及到海关、税收、知识产权及个人隐私等诸多法律问题。但我国的电子商务标准、法规尚不健全,使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缺少法律保障。
  三、发展新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在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要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要发展,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只有使农民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者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推进农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农村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培养新一代农民
  要借助新农村建设中“村村通工程”,将农业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其中。解决好影响农业电子商务在信息传递方面的网络技术、通讯速度、资费水平等因素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在农村真正推行义务教育,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和技术水平。
  (三)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包括质量标准体系、包装标准体系和品牌管理等。有了标准,产品才能对比,就有了衡量产品质量的标杆。虽然我国于2004年已经启动农产品分级标准的制定,但只有11个农产品分级的行业标准涉及的农产品种类太少,远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只有标准化工作的完成,才有可能实现农村电子商务质的飞跃。
  从传统面对面模式的农产品交易转变到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设施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充分把握住契机,顺应历史潮流,发展好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玲. 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对发展我国西部农业的启示[J],2005.
  [2] 赵俊杰. 对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 2005(01).
  [3] 黄晓晖, 成汉健.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J]. 商场现代化,2007(01).
  [4] 李立威. 农业:被电子商务遗忘的角落[J]. 电子商务世界, 2005(01).
  [5] 王利华. 浅析电子商务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7(08).
  [6] 朱兴荣. 新农村电子商务及实施模式的探索[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12).
  [7] 刘丽伟. 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责编 闫祥)

标签:新农村 电子商务发展 农业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