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环保作文 > 正文

[新形势下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策略探析] 形势与策略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偏低,严重阻碍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基于对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通过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环境,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开办家长学校等措施,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质量 提高策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75%。因此,可以说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石,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关系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只有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高了,才能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进而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但这并不代表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提高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与城市在经济基础、文化背景、教育意识、教师配备、办学条件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不高,其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资源匮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逐步加大,农村中小学在教学设施等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改善。如宽敞明亮的教室,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和教师配备也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农村中小学的实验室、图书馆及多媒体教室设备存在明显的短缺,小学自然科目没有实验仪器、初中理科的实验仪器也存在短缺现象。目前大多数农村教师上课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教学仅仅围绕教科书进行。美术课上学生们仍然参照课本画画,“写生”、“橡皮泥”离他们很遥远。总之,城乡的二元分化,使得农村学生不能享受与城镇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学生们学习的课本知识不能与实际生活接轨。
  (二)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生存环境有待改善。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教师学历层次偏低且缺乏专业教师。不少县、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目前仍有转正教师和代课教师。虽然近年来农村教师配备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不高,不具备吸引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条件,因而农村中小学缺乏外语、音乐及美术等学科的专业教师。第二,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等有待提高。首先,农村中小学教师经济收入偏低。尽管近年来他们的基本工资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与城市教师相比收入差距仍然很大。最重要的是除此之外, 基本没有其他奖励和福利。其次,农村家长们的教育意识淡薄,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导致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有些地方甚至有殴打、侮辱教师的现象。最后,地理位置偏僻,信息不畅通,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较少,造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缺乏专业引领,长此以往,他们将失去工作热情和动力,这也是影响教师工作的消极因素。
  (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脱节。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首要而必需的条件。学校教育是核心,是家庭教育的继续和扩展,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现今农村义务教育当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失衡。农村许多成年夫妇双双外出打工,他们将儿童交给老人或亲戚照顾,导致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些留守儿童由于平时缺乏父母的管教,再加上老人们的溺爱,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就放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父母的督促,而老人的管教毫无力度和效果,部分学生不做家庭作业、经常缺课、逃课,甚至影响了其他学生,造成学校学风不正,教学效果不好,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意识淡薄。
  不少农村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对子女读书完全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尤其到初中以后,如果孩子考取高中和大学的希望渺茫,就干脆让他们外出打工或学手艺。这也是造成农村初中生流失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学费增长速度快,高昂的学费让农民不堪重负,而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大学生工资不如一些技校或是初中毕业生,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因而“知识”在农民们的心中大大贬值,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盛行。这些直接影响了他们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他们对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更是缺乏应有的关心,也起不到监督和督促子女学习的作用。有些家长虽然支持子女上学,对子女的学习也比较关心,但是由于学历程度不高,加上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不明显。
  二、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策略
  农村教育质量偏低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为了实现“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消除文盲”的小康社会目标,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国家、地方和学校要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从农村办学条件、教师素质、家长教育等多方面着手。
  (一)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其办学条件。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农村教学设施的配备,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器械、图书,以及小学数学、自然实验仪器、初中理科实验仪器等问题。其次要改善办学条件,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努力做到让农民子女不仅“有学上”,而且能够“上好学”。因此,在资源配置上需要较大幅度地向农村学校倾斜,使公共教育资源能够满足农村学生的需求,使农村学生能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大致相同的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目前城市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发达地区中小学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在基本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上的巨大差距,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地方还可以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
  (二)号召教师利用身边资源,拓展课程内容。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要号召教师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教学,拓展学生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农村学生所学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轨的现状,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号召教师们利用当地的资源,拓展课程内容。让学生所学课程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他们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身边的资源,拓展课程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而且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义务教育质量。
  (三)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环境,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要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充分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第一,要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教师物质待遇低、生活条件差, 仍是当今农村教育的普遍现象。基于此,政府机关在保证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的同时,要给教师们提供福利收入,真正使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第二,要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亦是农村义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在不断完善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扩充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逐步消除农村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和所教非所学的现象。第三,要制定奖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的热情。给予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高的教师以奖励,尤其要重视对教师精神方面的奖励,如给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改变教师的精神面貌,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改变农村教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关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关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
  第一,要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并参加培训和学习,加强教师管理。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为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要定期进行评定和考核,加强教师管理。第二,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如今信息技术发达,网络资源日益丰富,对教师有很大的裨益。通过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农村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最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业务能力的提高。第三,要加强校内外教师间的合作交流。通过与校内外其他教师的合作与交流,集中讨论、探索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能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因而,提高农村家长的教育意识是关键。学校可以通过办“家长学校”的途径,转变家长“无法教育”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无关”的观念,提高家长们的教育意识。
  首先,要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让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讲述他们的教育方法和心得,家长们互相交流教育方法和经验,提高他们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氛围。只有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家庭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其次,要教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子女的新理念。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将家长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和问题收集整理好,反映给学校,学校针对性地给予解答和辅导,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需要国家、地方和各地学校的共同努力,因此要多方协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丽红.关注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中国农村教育改革30周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09,(01):88-90.
  [2]关松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06):25-28.
  [3]梁红梅,王爱玲.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考察与归因[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9,(02):34-28.
  [4]赵凌宙. 新形势下农村义务教育的转型:从普及数量到提高质量[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9,(12B):4-7.
  [5]张乐天.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J].江西教育科研,2007,(01): 82-84.
  [6]李颖.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35-37.
  [7]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2.

标签:探析 新形势下 农村义务教育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