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活动总结 > 正文

烽烟滚滚战报来|烽烟滚滚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战火连天、烽烟滚滚的年代,军情战报的传递对于你死我活的诸国来说显然是无比重要的。那些古老又简单的通信手段和工具虽然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不见了踪影,但却凝聚着无数将士们的复杂反思和简单信念,人类的智慧也在军事通信技术和通信方式的发展与演变中磨炼得愈发耀眼。
  
  “声光”通信,神话中来
  古代神话中有一段关于商纣王使用烽火的记载,把我国早期的“声光”通信提到大约3000年以前。据王子年写的《拾遗记》记载,昏暴的纣王想要吞并邻国诸侯,命令宠臣蜚廉到邻国去搞颠覆活动,并在当地点燃烽燧向纣王报告。纣王登台看到了烽火起处,立刻兴兵前往,想灭掉那个国家,俘虏其民。这一行径惹怒了天神,天神派神鸟下凡,口中衔火如星之照耀,以惑乱蜚廉的烽火之光,致使纣王找不到目标,茫然无措。商纣只好停止了攻伐邻国的活动。
  烽火台,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其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有方、圆两种。烽火台的出现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紧密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据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简载,烽火台“高四丈二尺,广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汉简中还记载了当时守烽燧的人数有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有燧长一人。戍卒平日必须有一人专事守望,有一人做饭,其余的人做修建、收集柴草等工作。
  烽火通信系统从西周一直沿用至汉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周幽王昏暴异常,做事尤其荒唐。他纳了一个名叫褒姒的美女为妃。褒姒终日不笑,幽王想出一个办法取悦于她:他命令兵士们在镐京东郊的骊山点燃烽火,擂起大鼓,谎称京城告急。骗得周围各路诸侯都急急忙忙前来援救,有的诸侯将官连衣冠都没来得及穿戴整齐便火急赶到,结果虚惊一场。而褒姒和幽王却在?望台上哈哈大笑。诸侯们知道被耍了,以后幽王再点燃烽火,谁也不来了。而西周就这样亡于西戎。
  两汉时代,“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从甘肃到新疆的罗布泊都有规模甚大的烽火台。实际上,中国历代王朝都分外重视烽火示警的作用,直至明清时代都还在沿用。山东烟台就是因明代抗倭时期在海防军事要地遍设烽火台而得名。
  据甲骨文记载,商纣王时期,已经普遍利用了音传通信的手段。史学家郭沫若和陈梦家对此都有研究。通过响亮的鼓声,“边地诸侯报告敌国之入侵”(《殷墟卜辞综述》)。这是一种古代的军情边报。据考证,殷商时代强大的敌人多在西方和北方,在边境上商王不仅派重兵把守,还设置用铜做成的直径达2~3米的大鼓,将其置于高高的架子上,旁有兵丁守候。一旦出现敌情,守鼓兵丁立即敲击大鼓,通过鼓点的间隔节奏来表示不同的内容。鼓声频传,一站接一站,把外敌入侵的紧急军情迅速向天子报告。
  春秋多乱之时,诸侯小国更是将这种鼓声传信的方法用于作战。《韩非子》就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楚厉王有一次喝醉酒了,擂起大鼓,全城军民纷纷拿起武器集结在王宫门前,楚厉王猛然惊醒,赶紧告诉大家这是一场虚惊。 我国古代曾使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来指挥战争。利用战车作战时,主将和各级将领的车上都横悬着鼓,其余的战车必须按照主将的鼓声冲锋。通过整齐沉重的鼓点来表示冲锋的意图及节奏,用能够穿透整个战场的金属锣声来传达撤退的命令。
  唐人诗云:“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古老的“声光”通信方式在军事作战中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置邮传命,马不停蹄
  早在商朝盘庚年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边疆通信兵“僖”在兽骨上刻上文字传递的官府紧急文书的记载,这可算作邮驿的前身。周王朝时,由于封侯过多,各路诸侯霸占一方,征战不停,形成了彼此间的频繁往来。利用烽火台传递军情已很难满足需要,于是,专门传递公文和军事情报、供应食宿和车马的邮驿制度终于形成,发展到至战国时已比较完整了。隋朝正式设置了邮政机构―驿传,隶属兵部。至唐代,邮驿改属驾部,分成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唐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中写道:“一骑过一骑,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咸阳至陇山头有200多千米,当天就能到达,充分说明了当时邮驿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众所周知,唐玄宗曾利用驿马为杨贵妃传送新鲜荔枝。当时荔枝产地涪州距长安约670千米,为保证荔枝新鲜,自涪州设置了直通长安的专驿,按十万火急军情警报日夜兼程传递荔枝。驿路上,快马奔驰,风尘滚滚,累死、摔死的人马不计其数。唐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一诗,对此作了细致的描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宋朝由于战争频繁,官府文件中军事紧急文件很多,对邮驿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以军卒代民役”;二是在马递、步递之外增设了急递铺,设金字牌、青字牌、红字牌三种,专办紧急军邮。其中最快的是金字牌急递铺,一昼夜行500里,青字牌急递铺一昼夜行350里,红字牌急递铺一昼夜行300里。元朝驿传改名为“站赤”,在大都设通政院,管理全国一万个以上的站赤,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通信交通网络。站赤分陆站和水站,陆站又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之分,随时待命传递军情。明朝在京城设会同馆,地方分别设水马驿、递运所和急递铺。驿传的管理,掌于兵部车驾清吏司。清朝邮政属兵部车驾司管,以京城皇华驿为中心,通达全国。
  
  羽檄如飞,虎符调兵
  羽檄,也称羽书,指插有鸟羽的檄文。因鸟羽插在檄文上表示情况紧急,所以“羽檄”又成了紧急文书的代名词。《汉书?高帝纪下》载:“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羽檄主要用在有紧急军情出现的时候,檄文需要紧急速递时便加插羽毛,表示十万火急,所谓“急行如飞”也。
  据考证,汉代时,羽檄独立作为发兵文书用于紧急军情,羽檄一出,即有战事。地方握有重兵的将领一旦看到插上鸟羽的文书就知道情况紧急,需要立即援助。清代也有以“羽檄”形式出现的紧急书信,最常见的就是“鸡毛信”,但它并不流行,只是清代地方官府的一种递送紧急文书的方式。旧籍记载:“袁简斋六十三岁乃生子。时有族弟某观察,在苏州勾当公事,接江宁方伯陶公羽檄,意颇惊骇。发之,但有红签十字曰:‘令兄随园先生已得子矣。’”书中记载的是“接江宁方伯陶公羽檄”一事,这个“羽檄”,很可能就是一封粘有鸡毛的“鸡毛信”。
  古往今来,羽檄速递在军事、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在古今诗词中,羽檄也被大量提及。杜甫在《秋兴》一诗中写下“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王维《老将行》诗里有“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高适的《燕歌行》则有“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陈毅元帅当年在为革命战争运筹帷幄、屡建奇功的同时,还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诗篇。他的《过太行山书怀》里就有“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的句子,他借用“羽书”,将革命的急风暴雨形象地展示在了读者面前。
  “符”是我国古代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用驿传邮以及过关出卡的凭证,多以青铜或黄金等金属制成,其状多呈虎形,故称“虎符”。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相当盛行。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剖成左右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国君要调动某个将领手下的军队时,就派人把自己保存的一半虎符交给那个将领,合符后将领必须服从征调。1973年在西安郊区出土的秦惠文王的杜虎符,属战国文物。此符宽4.4厘米,长9.5厘米,厚0.7厘米,作猛虎疾奔状。符身刻有嵌金铭文40字,竖排9行,文曰:“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国君掌握军队的征调大权,实行凭“虎符”发兵的制度。秦代虎符铭文,刻于符左右两侧,两侧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读。汉代虎符则不同,铭文刻于虎脊之上,骑于中缝,只有合符之后方可通读。汉以后虎符铭文,不限于符背,也有分布在胸、肘及腹等部位的。魏晋南北朝,虎符沿用不衰。隋朝改为麟符。唐朝因为祖先名为李虎的缘故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又改用龟符、牛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但同时也使用金牌。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关于虎符,还有一个“窃符救赵”的故事。战国时期,秦强赵弱。公元前257年,秦发兵攻占赵数城,秦王又派王?为大将,率10万兵马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见情势紧急,急派使者分路驰往齐、楚、韩、魏四国求救。但诸国因惧怕秦国都不敢发援兵。平原君赵胜是赵王的叔父,因夫人为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之姊,乃修书一封遣使者呈于信陵君,求援于信陵君,希望他能说服魏王两国联合抗秦。魏王因畏惧秦国的强大,犹豫不定。信陵君为了驰援邯郸,想到魏王的妃子如姬是赵国人,遂与如姬密谋。如姬敬仰信陵君,也非常关心故国之危亡,便劝谏魏王救赵,但魏王不予理睬。无奈之下,如姬冒死窃得魏王的虎符,交与信陵君。信陵君身怀虎符,与勇士朱亥全速向邺下进发,因魏国大将晋鄙持有另一半虎符驻扎在邺下,信陵君告知奉魏王之命前来接管兵马,并交上虎符,请晋鄙验看。晋鄙查验虎符,合符为真,但他觉得事出蹊跷,想拖延几日。朱亥怒不可遏,大声喝道:“虎符即王命,你竟敢抗拒王命!”随即将晋鄙杀死。信陵君手持虎符命令三军杀向邯郸,邯郸城内守军见魏军开来,士气大振。在赵、魏两军的猛烈攻击之下,秦军溃不成军。此后,秦国多年不敢再犯赵国和魏国。
  
  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法国《L’illustr-
  ation》画报刊载的石印画,画面为清代军队敲击战鼓。
  
  嘉峪关火车站前的“驿使”雕塑。雕塑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铜制兵符。虎符高3.14cm,长8.9cm,虎形,分左右两半,铭文为:“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东汉《曹全碑》上有关于羽檄的记载:万民骚扰人裹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
  
  虎符,左为阴文,属地方长官所持;右为阳文,属君主所持,两者合一才可调兵。

标签:烽烟 战报 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