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检举信 > 正文

[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从当前的数学教材来看,其中有大量的合作学习材料;从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来看,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得到普遍应用,成了课堂教学重要部分。的确,合作学习的运用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合作学习的现状
   (一)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是让学生自由组成四人学习小组,不考虑必要与否,动不动就采用小组讨论,且讨论的内容不讲层次,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时间,在讨论中花的时间较多,收效却甚微。整堂课貌似热热闹闹,实如一盘散沙。
   (二)在课堂上,我们常会发现总是那么几位学生在与老师配合,其余学生充当看客。究其原因,并非是他们不想说,而是他们不会讨论,面对议题无从下口。即使一次偶尔的尝试,也只是漫无边际,乱谈一通,并没有真正围绕目标进行讨论。另外,针对现在竞争的激烈,我们的一些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某种顾忌,他们不愿与人合作,也不会与人合作。在学习中,体验不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也感受不到受人相助的感激。在数学学习中,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差悬殊,使学生间难以合作。
  (三)新课程讲究教师的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导师,还是一个协作者,在现行的合作教学,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却常常游离于学生之外,我们常常看到,在让学生讨论某个问题时,教师只是时而在学生间走走,问问学生们有没有讨论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常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上,数学的过程性教学还是没有很好得体现。
  其次教师的评价还没有面向全体。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集体反馈时,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限定于一个答案,不接纳问题的多解性;只夸小组的代言人,不褒扬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合作学习前期准备
  1、教师首先是一个合作者
  面对新课程,对于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是一个新教师,我们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教育经验外,对教材的处理、分析和理解应该是全新的,面对新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我们教师之间首先应是一个协作者,教师只有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意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只有教师间通力合作,群策群力,才能设计出一些质量较高的教案。在合作学习的设计上才能设置一些层层深入的合作问题,掌握一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和生成的问题。
  具体措施:教师之间可以开展一定量的集体备课,真正落实集体备课,不是简单地把几章内容分分工,化分为整的过程。而是教师真正地坐下来,去研究和设计教学方案。
  其次是互相听课、评课,以取长补短。另外,教师还应该多方收集信息,利用网络资源,做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都是训练教师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
  2、让学生明白合作是一种责任
  合作学习讲究合作学习集体中的所有成员集体对教师负责,对小组负责,对自己负责。小组中的所有成员应为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而献计献策,共同活动。这就大大地增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包括两人合作、小组合作,只要是真正合作学习,走下座位也无妨。作为学习中的合作应该是不受时空的限制,合作应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通过合作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会数学技能。增强思维,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学会合作,学会交往,体验到合作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责任。
  3、科学合理的合作分工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补充。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
  (二)合作学习的注意点
  1、注重合作学习的价值性。
  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其教育价值,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像“小华买了X个苹果,又买了Y个苹果,小华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这就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而像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元旦节快到了,我班准备召开元旦庆祝会,需要买一些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该买哪些水果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当学生提出先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后,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调查与统计。这就很有合作学习的必要。
  2、制定目标任务的明确性。
  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在给出问题时,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合作目标给学生,并安排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合作任务。
  3、问题的设置开放性,生活化,可合作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且主动全面的发展。为了使合作学习得以有效的开展,在设置问题时,应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生活化,使学生乐于合作,便于合作。确实在新编的教材中许多合作学习材料也体现了这一点。
  三、合作学习的体会及反思
  (一)合作学习的体会
  1、有利于学生发展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达成数学的过程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协作思想和创新思维,在合作中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帮助。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学生的积极参与、相互交流能逐渐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积蓄了学习的后劲,又培养了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整体素养得到持续提高。
   2、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合作不仅是教师间的教研相长,也是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通过合作问题、情景的设置研讨,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技能素养有进一步的提高,也利用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
  3、有利于集体发展
  通过有效的数学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团结的协作精神和促进人际交往能力,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二)合作学习反思
  1、合作必须以独立为前提。合作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否则讨论就可能停留在表面或不能深入。
  2、合作中,教师的组织工作必须到位。教师不能把自已摆在“监工”的角色。合作学习应与有效的接受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教育功能。
  3、合作在调控好时间的情况下,教师应放开些,不必太关注某个结果。同时教师要能正确处理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合作中,把自己看作是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伙伴,是知识的导师,是合作活动的主导,这种能正确处理角色的教师,策划的“合作学习”活动,才是有成效的。
  4、合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合作和研究。
  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师生不断发展。
  

标签: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