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教学设计 > 正文

孩子“自恋”是坏事吗?:父母对孩子的简短寄语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埋头照顾孩子的家长有一天会突然发现,除了吃喝拉撒睡这些大事之外,他们似乎也开始关心“自己是不是最漂亮、最聪明”这些事儿了。这样下去,孩子会不会变成“自恋狂”?   妈妈心事
  姗姗妈
  女儿前不久刚上幼儿园,我发现她突然变得爱美了。经常趴在我的梳妆台上,摆弄化妆品,还把耳环和发卡装模作样地往头上戴。每天早晨起床,女儿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衣服。如果喜欢的裙子还没晾干,她就赖着不肯起床,说“别人会笑话她”。
  当当妈
  我和先生都相信,表扬能让一个孩子更自信,所以在家里经常夸奖当当,比如“吃饭吃得真棒”、“当当是最聪明的宝宝”等。不过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每次带当当去做客,只要我们夸一句别人家的孩子,当当就会非常生气,有时还会冲着小朋友喊:
  “你不乖,我才是最乖的宝宝!”弄得我和先生非常尴尬。
  孩子为什么变得“自恋”了?
  许多家长都很难理解,为什么孩子会突然变得“自恋”、“臭美”,更害怕他将来会变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实这并不代表孩子品德发生了偏离,事实上他从一出生就是“自恋”的。
  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艾尔克认为:“婴儿感觉全世界都听从他的召唤,当妈妈对着他微笑,他以为遥控了一个娃娃。在婴儿自恋的幻觉中,他认为是他的意愿指挥着妈妈满足他不同的需求。”事实也确实如此,家长永远根据孩子的表现照顾他,为他换尿布、喂吃的、增减衣被,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自然也就感受不到孩子的自恋心理。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萌发出“爸爸妈妈最爱我,所以我是最棒、最可爱的宝宝”,这可以说是“自恋”的基础。
  而从2岁开始,孩子进入了审美和完美的敏感期,这种变化在家长来看是比较明显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对环境有了审美要求,他会要求牛奶一定要倒到杯子的某个位置,更不能洒出来;饼干形状要完整,一个角都不能是碎的:画画时如果画错了一笔,就要换张纸重新画。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说明孩子的精神世界开始走向丰富和深入。
  度过上面这段时期,孩子又会开始追求自身的完美。女孩子会变得对打扮、穿着很感兴趣,比如她渴望使用化妆品,所以就用水彩笔涂抹自己的嘴唇和指甲;想和妈妈一样穿轻飘飘的衣服,所以就把丝巾和床单披在身上。男孩子则变得更为争强好胜,认为自己在所有方面都是最好的,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所有的人都应该喜欢自己。
  如何看待审美敏感期?
  在心理学中,“自恋”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太多附加的价值判断,只有“健康的自恋”和“不健康的自恋”之间的差异。家长担心孩子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大多属于“不健康的自恋”。而审美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这时的“自恋”行为属于正常、健康的行为。
  亚特拉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理论,孩子只有接受过周围人的喜爱和疼惜,才懂得去爱周围的人,也能更加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是一种正确的心态,是孩子建立自信、乐观、积极等人生态度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喜欢,是不会喜欢周围的人和世界的。如果孩子很少接受正面的鼓励和表扬,就感觉自己不被喜爱,这种过低的自我评估会让他对许多事物都保持消极的态度,或者变得自大、自负,以弥补幼年的心理缺失。
  因此,家长无需过分担心孩子的“自恋”,只要引导正确,“自恋”就能向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正确地表扬孩子
  有些家长认为一个劲儿地夸奖孩子“听话”、
  “聪明”就能满足他的自尊心,这种片面的表扬方法容易把孩子的自我评估局限在这两个形容词中,却无法理解每种品德的意义。因此在表扬孩子时,家长一定要实事求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用具体的话语表达出来。比如孩子玩耍后,把玩具收拾好了,就夸奖“宝宝爱整洁”;孩子帮妈妈把碗勺拿到厨房,就夸奖“宝宝真关心妈妈”。这种方法能让孩子明白,他是因为做了这些事而获得表扬,避免孩子把表扬的重点过分放在自己身上。
  另外,如果家长经常使用“最可爱”、“最聪明”这样的词,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让他对自己期望过高。当孩子开始接触社会时,自然会遇见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这时他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开始失去信心,情绪也会变得烦躁不安。还有些孩子为了维持自己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会出现夸大其词、撒谎等现象。
  因此,家长在表扬、鼓励孩子时,要尽量保持客观,符合事实,不要过分夸张,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

标签:自恋 坏事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