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教学设计 > 正文

【浅谈影视评论对于影评写作问题与技巧的思考】浅谈我不是药神影评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影视评论作为对影视作品的一种理性思考,是影视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影视创作构成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推动和促进影视文化的发展。创造性的影视评论具有其独立的文化价值,对推动和形成特定的影视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影评写作在创作思路上常常背离原则,或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原则的把握及问题的解决,对于创作出有利于促进电影发展的高质量优秀影评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关键词】:电影 影评 影评写作 人物 角度 风格
  
   电影和电视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好莱坞的理论将观众对影视媒体的需求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获得快感:通过影视媒体获得审美的、愉悦的与情感的体验;第二,获得信息:通过影视媒体获得信息、知识、提高理解能力;第三,获得逃避:通过影视媒体减轻由个人、职业、或社会问题带来的压力;第四,获得陪伴:通过影视媒体解除孤独,寻求陪伴。影评,即影视评论,是针对一部影视艺术作品或者一种影视现象在专业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研究行为,它需要系统的掌握中外影视发展史、影视技巧,影视批评学和新闻传播理论方面的基本知识。其最终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 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
   影评一般分为三类:鉴赏类影评、专业影评与文化研究类影评。欣赏类影评,以个人感受为主,既可分析全面,也可分析局部,甚至可以分析一个细节;理论性影评,以论述全面的某一方面为主,从影片中寻找例证,证明自己理论观点的正确性;研究性影评,以某一影片为话题,由此及彼的发挥开去,谈及其他范围更广、意义更重大的共同问题。鉴赏类影评一般是针对初学者而言,要求用通顺达畅的语言,表现自己对电影主题和人物的理解。在专业影评阶段,则要求能够从电影的本体出发,从声画结合的镜头出发,对电影进行更为深入细致和全方位的分析。
   影评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评论,具有其特有的特征,即:重视画面语言分析,论述方式以评为主,具有逻辑性、形象性。但是在影评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从文学戏剧等方面评价影片,有的甚至像分析解读课文那样,归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等。如同诗歌离不开想象,小说离不开情节,电影评论不能脱离电影艺术独特的规律与方法,是对电影画面造型语言的欣赏和评析。优秀影评文章是把活动的画面形象作为基本表达手段,对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评论。这除了要求文字功底外,还需要掌握与电影相关的知识,包括电影专业知识,观影经验,及参考大量优秀影评文章。因此,总结影评写作的主要三大误区,一是纯粹电影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二是空洞的溢美或贬损;三是零碎的印象,即模仿一些文章诙谐和取巧的写作手法。接下来本文将针对影评写作中的操作性技巧、问题进行分析及优化写作探讨。
   人物解读。生动形象的人物分析,通常有三个层面:一是典型性,也就是这个人物作为个体形象,是否具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气质。这就要求能将人物形象概括出一个最鲜明、抽象的特征,在综合很多原型人物的基础上,形成典型的、不可替代的“那一个”,这既要求编剧具有扎实的人物刻画能力,也要求演员在揣摩和把握人物上做到深刻。二是复杂性,单纯的人物形象让人们感到新鲜,而深刻的人物形象则会让人们震撼,甚至带来灵魂的触动。深刻的人物常常是复杂的,性格有着很多侧面,而单纯的人物,有时却被我们误认为简单。影评写作特别是影评中对于人物的解读,需要有好的切入点,才能在抽象和归纳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提升性的总结,然后进行细致的条分缕析的分析。影评写人物,重要的是能够将心比心,贴近人物的心灵,要对人物抱有同情和关心的态度,这样才能引发共鸣。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不仅要注重抽象的提炼,再细致入微,层层深入地分析,从而证明并升华主题。而这种抽象和概括,往往是一个人物在原型设计的时候的“真相”之所在。影评写作中的人物形象与主题和影视技巧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铁三角关系。人物形象常常是主题的具体表现,也是影视技巧的附着点,而人物形象与影视技巧的结合,则共同服务于主题。
  文学角度。对电影的解读,要从电影的本体角度出发,进行主题分析、人物分析和技巧分析的三位一体的分析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绝对不是唯一的。或者说是僵化的。从主题分析入手,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比较文学化的手法。我们知道,文学和电影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电影叙事与文学故事之间的联系,而且体现在电影在主题、人物上与文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
  例如在一篇题为《魅惑之音与伦理悲剧――浅谈牛余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人性深度》的影评中,作者巧妙地抓住了箫声在电影和小说中的共同线索性作用,通过“紫箫黯然低吟,传统乡村伦理文化的悲剧”、“紫箫魅惑天地,穿透黑暗时空的爱情之音”、“紫箫悲音不绝,叹新时期乡村伦理危机”三个方面,用紫箫的变化,来象征电影主题对于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乡土的现代化转型等宏大而深刻主题的理解和思考。这篇影评是对于文学与电影相通这一说法的有力支持,它说明了文学修养对于电影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什么样的解读角度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对电影敏锐的艺术感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选择合适的解读角度,对电影进行透彻的分析。否则只是隔靴搔痒,看似视野开阔,选择了多个阐释分析的角度,却没有一个能够深入。艺术感觉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即通过观察力的培养,做细致的电影笔记,来促进艺术感悟,例如,电影开篇是什么镜头?电影结束是什么镜头?电影的片名和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了好的艺术观察力,我们就会发现导演独到的匠心,而不会看完电影后感觉一片空白,写出的文章也不会干瘪无味、面目可憎。小开口,深挖掘,这一点对于影评写作尤为重要。
  导演风格分析。导演论是我们写影评的一个重要切入角度,也是其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种。我们对导演风格的分析常常流于一般化的“庸常之见”。例如,我们常说陈凯歌是人文理想主义者,而张艺谋是画面造型大师等等。其实任何成功的大导演,都是深刻而复杂的。因此分析他们的导演风格也都是具有难度的,他们的影片既有着精致细微的局部,又有着层峦叠嶂、恢弘变幻的全貌风景,然而那些俗套的成见,常常使我们的导演论分析仅仅是浮光掠影,或者是从影评人自身出发的“想当然”。如果我们想要写好从导演论出发的影评,就要将自己的艺术感觉更加细化,能够根据电影的细节,感受到电影中导演独特的影像追求和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的影视评论一直比较单一。80年代开放以来,中国影视学术和评论界曾经有过一个引进西方方法论的高潮,并形成了影视评论方法多样化的格局。各种影视评论方法论为分析影视作品提供了不同的分析工具,并代表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评论和现代评论转变的关键是从人文评论模式向语言学模式的转换,还应加上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关系的转变:从原来的被动服从变成了现在的积极对话的关系。中国现代评论特别注重汲取西方新方法中注重意识形态批判意识的那些方法(如意识形态批评、女性批评和文化批评等)。
   影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的桥梁,是实现电影三重价值: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票房价值,中国影评则侧重于社会性,形成中国文艺评论的独特景观。创造性的影视评论具有其独立的文化价值,对推动和形成特定的影视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于影评写作原则的把握及问题的解决,对于创作出有利于促进中国电影发展、提高国人的社会意识的高质量优秀影评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理论篇
  [2]张福起 房伟,《影评范文点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为山东大学翻译学院学生)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

标签:浅谈 影评 思考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