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记述文 > 正文

中国民营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对策|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背离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民营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一些民营企业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表现为不能给员工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场所、拖欠员工工资、不给员工交养老和医疗保险、侵犯员工隐私权等责任缺失。解决的对策是,企业内部实施绩效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给员工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加速企业的经济发展,使其更好地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员工自身应通过工会这种群众组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加强制度和道德舆论建设,减少民营企业的责任缺失。
  关键词:民营企业;员工;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3-0005-05
  一、中国民营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
  (一)民营企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1 民营企业的定义。关于民营企业的定义,大致有三种理解:首先是最广义的“民营企业”,是指把国有企业排除在外剩余的一切企业,其中包括非国有成分企业以及承包、租赁等形式;其次是稍小范围的“民营企业”,是指除了不包括国有企业而且也把外资企业排除在外,其中包括集体企业、私营企业、集体成分为主的股份制企业等。最后是狭义的“民营企业”,仅仅是指私营企业。笔者采纳第二种定义。
  2 民营企业的分类。“民营企业的分类依据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分类依据是按照出资的形式来分类,其中包括:单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家族企业、公司制企业四种形式”。“单人业主制企业”是指由个人投资建立,其企业所有权归个人所有,是最简单的一种企业形态。“合伙制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共同投资建立并且一起经营的企业,其企业所有权属于合伙者个人。相对单人业主制企业而言,合伙制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实力较为雄厚,诚信度相对说更可靠一些,但风险度会变大,稳定性差,决策人之间容易对一些问题发生争执。“家族企业”是企业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族成员共同出资和经营的企业。其企业所有权归家族出资人所有,主要目标是追求家族利益。最后是“公司制企业”,其中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制企业两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是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其特点是股东人数较少、不发行股票、公司高管人员多具有股东身份、成立和解散比较简单,公司账目不用向社会公开。股份制有限公司,是企业把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按其手中控股权对公司承担责任,其优点是风险共担、利益直接,机制灵活。
  3 民营企业的特点。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从管理体制及组织系统模式上来讲,民营企业各部门之间仅仅是独立运作,缺少相互之间的联系,更缺乏整合机制和计划统筹部门,从而导致企业资源严重浪费。其次从员工福利及劳动保护状况方面来说,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员工只有一定的工资,没有相应的福利,即使有也只不过是私人犒赏,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员工的工资发放时间,部分民企给予延后发放,严重违背了《劳动法》规定的时间。最后是从工作效率和执行力的角度来说,中国民营企业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之后不是抓紧时间解决而是久拖不决,并且没有具体到由哪个相关部门来负责。工作效率低,执行力差是民营企业的一大问题。
  (二)中国民营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历史过程和现实状况
  1 中国民营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历史过程。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再到21世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是不同的。首先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处于孕育起步的阶段,他们最关注的是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企业员工会经常性加班甚至没有双休日,员工工资有时被拖欠,福利更是微乎其微。这个阶段的民营企业在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方面呈现出随意性和偶发性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民营企业积攒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也有所提高,企业内部也有自身的运作模式,他们意识到了一个企业要发展得好,首要的是满足员工的需求,让员工满意,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有责任心,企业才能加快发展的步伐。但总体来说,这一阶段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仍然有许多缺陷和不足。最后是到了21世纪,民营企业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洗礼之后发生了一定的蜕变,民营企业进入了基本成熟和相对完备的阶段。其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国家从法律法规上开始健全,企业自身也不断完善,意识到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不但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中国民营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这同样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民营企业仍然处于发展时期,尚不成熟,因而表现出对员工社会责任的较多缺失。
  2 中国民营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状况。中国民营企业是在特殊的体制和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时至今日仍存在很多问题,但首先要保证对员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当然,不同的民营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第一,优秀的民营企业会积极地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他们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越来越强,承担的具体内容越来越多,承担的能力越来越强。如宗庆后领导的杭州娃哈哈集团,该企业把“凝聚小家,发展大家”作为企业的座右铭,企业“家文化”的理念更是很好地体现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谐。在生活上给予员工关心,在工作上给予员工帮助,在管理上运用以人为本的原则,处处体现出企业的担当性。具体到企业在员工工资方面,可以按时发放。在福利方面,企业给相应的员工住房待遇等,秉承着“员工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对员工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多数民营企业对员工只能承担部分的责任。在一项民营企业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认知状况的调查问卷中,40%受访企业的人表示比较清楚,45%的人表示一般了解,15%的人表示不清楚。可见民企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多数的民企也只能承担部分的责任。很多民营企业只能满足员工的基本生存问题和安全问题,至于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培养和发展、员工精神层面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还未列入议事日程。因为企业主认为,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相对富裕且价格较低廉的国家,对员工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就意味着企业自身利益的损失。第三,部分民营企业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不善却热衷于承担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如某些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有很大的缺失,但却热衷于做慈善捐助活动,置员工的安全、员工的发展于不顾,却把慈善活动放在首位。诚然,慈善活动的确是帮助了应该帮助的人,应该说无可厚非,但是企业此时的目的是在放大媒体舆论,追求社会地位。 这样的企业主次不分,到最后只能本末倒置。
  二、中国民营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缺失的具体表现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作为企业要对员工承担法律方面和伦理方面的社会责任,考克斯圆桌商业原则明确表示了企业要对员工承担“提供工作机会和薪水,所提供的工作条件应尊重雇员的健康和尊严并且保护员工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与雇员坦诚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不满和要求;与雇员有冲突时应相互信任,协商解决;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和发展;在企业内部鼓励雇佣残疾人,将他们安排到能发挥作用的岗位;确保公平对待、机会均等不受性别、年龄、种族和宗教的影响,避免歧视”。但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在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失,需要企业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一)中国民营企业承担员工安全和健康方面的责任缺失
  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是企业应该承担的首要社会责任,员工权利理论中强调员工具有普遍的人权,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作为企业有义务并且有责任为员工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场所,使得员工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获得安全和健康的保障。但中国民营企业在自由的市场机制下仍然存在着这方面的责任缺失。“血汗工厂”、“矿难”、“员工跳楼事件”比比皆是,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市场机制的角度看,自由的市场机制存在着许多缺陷,市场并没有把所谓的自由机制发挥到淋漓尽致,部分员工手中也并没有掌握着自由选择的权力,一些高风险的工作经常是学历低、拥有就业选择权最少的人从事的工作,往往是风险越高,工资越低,他们被迫接受这些工作,因为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同时,他们不了解高效市场中的完备信息,员工并不知晓自己所处工作场所的危害,或是员工并不了解工作环境中化学物质和空气污染的严重性,这方面知识较为欠缺。其次从中国民营企业自身分析,企业的主要目的在于盈利,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只注重结果,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不顾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如南方某企业中的女性工人因工作时长时间暴露于铅的危害下而导致不孕、某企业员工直接接触石棉和粉尘死于肺部疾病、某知名企业让员工经常加班,员工工作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导致连续跳楼事件等,这些血的案例怎不让人痛心疾首。
  (二)中国民营企业承担员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缺失
  中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员工的工资是员工赖以生存的基础,员工付出了一定的劳动,企业应该给予相应的报酬,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核心条款,应当明确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的数额、计算方法、支付的方式和扣除条件。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个体劳动合同的工资水平不得低于集体合同,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的工资标准”。但部分民营企业仍然出现了拖欠克扣员工工资、工资过低、同工不同酬等现象。大量的企业把员工分成“正式工”和“临时工”,做相同的工作薪酬却大相径庭,这本身就是一种分配不公平。民营企业中农民工工资过低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河北省总工会2009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北省76.3%的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在800元~1000元的占63.2%,800元以下的占13.2%,而他们的生活成本每月在700元左右,有的还要支付孩子上学和赡养老人的费用等。农民工的月工资提高的速度缓慢,部分人入不敷出,只能靠加班加点维持生活,生活压力很大。在员工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中国《劳动法》要求“企业为员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补充保险的缴费方式、水平、个人账户管理、风险责任和支付方式等,还可以就个人的特殊福利待遇,如住房问题、子女入托入学问题、员工生活需要的各种福利设施等进行协商”。员工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等都是员工应该享有的权利。员工每日工作多长时间,每周工作多少天,劳动的班次和轮班的方法、加班的限制以及所付薪酬的标准等企业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且这些规定必须与国家的相关法规相一致。部分企业不给员工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剥夺员工休息、休假的权利等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违反了法律,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民营企业承担对员工管理方面的责任缺失
  首先,部分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水准不高。作为企业首要的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来说企业要树立人本管理、团队精神、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其中人本管理的理念是把员工和企业作为并列的独立个体,尊重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和价值理念,争取使员工个体目标和企业整体目标相协调,即实现两者双赢的局面。团队理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前途。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如何团结成一个和谐的集体是一门学问,很多企业为了增加团队精神,组织了野外团队协作拓展训练等活动项目,以此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学习型组织理念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第五项修炼》(The FifthD iscipline)一书中提出的管理观念。其注重员工人职后的培训和学习,为员工提供更多深造的机会,使得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地更新和提高。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员工始终具有时代的竞争力。而部分民营企业只一味地追求利益,对实施人本管理、员工的学习和培训等认为是多此一举。其次是企业管理者个人的责任意识和文化素质有待提升。作为企业决策人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有战略远见、要重视他人、要善于管理,既是一个智者同时也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企业家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管理者要对员工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是责任和义务的驱使,同时也是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企业管理者要使所有的人都拧成一股绳凝聚在一起,让员工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使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并且也心甘情愿乐在其中地为自己的“家”尽职尽责。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自身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吸收国内外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成果和高效的管理方法。只有企业管理者有先进的思想、完备的制度以及高效的管理方式才能带动员工的发展,给员工带来更多的福利。然而,部分民营企业家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对最新的文化成果吸纳较少,很少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管理企业更多地是凭借经验,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淡薄,个人素质明显低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这就导致了对本企业员工社会责任的大量缺失。再次是企业在对员工的管理方式上欠缺人性化。有了前面的企业文化和对企业家个人要求的基础后,企业对员工管理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要做到外儒内道重法,对待员工不仅要使员工做到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奖惩分明,而且企业要给予员工人 格的尊重和隐私权的保护。企业要重视人才,企业的未来在于人才,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也是人才,所以企业不仅要用薪酬留人,给予员工较高的报酬,提供更多的福利和保障,使员工的付出和回报成正比。同时也要用情感留人,情感留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如海尔公司的每个零部件都以员工的名字命名,这样使得员工不仅有成就感而且还有一种荣誉感。惠普公司把全体员工尊称为“博士”,他们认为每个员工的尊严和价值都是惠普方式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每个员工都十分看重,所以惠普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位员工一经聘用,绝不轻易辞退。并且公司对员工从思想上、生活上到工作上的关怀,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到每个员工的心田,使得员工对企业有高度的信仰,同时把企业也当成了自己的家。而部分民营企业认为中国劳动力过剩,因而对人才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员工的人格尊严有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隐私权得不到保护,监视员工的个人邮件,性骚扰、性侵犯时有发生,使得企业中的人才不断流失,最后导致企业的破产。
  三、治理中国民营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缺失的对策
  (一)中国民营企业内部推行绩效管理
  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到每位员工身上就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员工的工作质量,做到又快又好。企业经济不断发展,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保障度才会不断提高。许多民营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缺失,也是由于企业利润不高,家底较薄所致。绩效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之一。绩效管理是主管和员工之间达成协议实施的一个动态的沟通过程。其中绩效考核是完成绩效目标的一种结构化方法,是衡量组织成员是否完成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这一过程包括由战略目标驱动并与业务的流程相联系,对企业、部门和个体的绩效进行考核。在开始绩效考核的同时要遵循考核的原则:首先应该保证是公开公平的,在对同一负责人领导下的同种工作或同一岗位工作的员工要做到一视同仁地使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和考核标准。其次遵循客观的考评原则,做到重业绩也重素质,提出长远的目标而不是短期的评价,把被考评者与既定标准做比较,而不是陷入人与人互相攀比嫉妒的怪圈。再次是重点原则。为了提高考核效率,降低考核成本,让员工清楚工作的关键点,考评的内容应该有的放矢,有主有次,要对主要的内容进行考评,而不是做到面面俱到。最后是直线考评原则。绩效考核一般先对基层进行考核,再对中层,然后是高层,形成由下而上的过程。对各级员工的考评需由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来进行。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实施绩效管理是明智之举,所以企业要加强对绩效管理理念的宣传,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考核的目的是帮助员工个人、部门和企业提高绩效,它是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真诚合作,是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种增加员工压力的不良手段。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难题迎刃而解。企业家是企业的掌舵人,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应该不仅仅是个经济人,同时也要是个道德人,不仅仅注重企业的利润,同时也要履行企业对员工应尽的社会责任,在企业管理中做到游刃有余。所以中国民营企业在企业内部推行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上上之策。
  (二)中国民营企业员工自身维权意识的觉醒
  企业员工享有生存权、安全权、隐私权等权利,一旦这些权利受到侵犯,员工自身应当运用正当的手段和通过正常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坐以待毙。“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的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在中国,工会代表和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它是员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它将员工的个体状态凝聚成整体状态,具有经济功能:通过集体谈判,提高员工工资和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影响企业劳动成本和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同时也具有政治功能: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提高员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等,指导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解决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争议、帮助员工说活办事、听取员工的反馈意见和要求、关心员工的生活并且解决员工的困难。在员工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工会可代表员工与雇主进行协商和谈判。当企业发生停工、怠工事件时,工会应当同雇主协商解决雇员提出的合理要求,尽快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另一方面,工会也会参与企业管理,与雇主共同致力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工会是员工维权的合法群众组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在劳资矛盾突出的今天,工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沈阳经营肯德基的百胜餐饮公司中约两千名员工,在官方工会向资方施压后获得了加薪,劳资双方还签定了中国首份集体合同。员工要有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并且要通过工会这种正当的部门和合法途径进行维权。这样做一方面给无良的企业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也使企业认识到履行对员工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
  (三)加强制度和道德舆论建设,减少民营企业的责任缺失
  1 政府要加强制度的建设。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政府制定相应制度加以保障,一个好的政府应该既对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鼓励和嘉奖,又对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惩治和处罚,做到奖罚分明。对于政府来说,要真正推行企业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首先必须建立责任的标准和明确责任的具体内容,通过立法和出台行业规章规定哪些是强制执行的,哪些是应该执行的,哪些是自愿执行的。如果没有标准,就不能衡量哪些企业是尽责的,哪些企业是违法的。有了规则政府还应该加强执行能力,健全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监管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针对那些对员工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政府应该建立快速追究、惩罚的体系,找出责任的承担者,加以重罚,提高企业对员工不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真正维护市场应有的规则和秩序。对于那些认错态度良好、对员工和社会危害不大的企业,政府应给予适当的宽容和企业自我纠正和改进的机会,因为惩罚并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走上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道路。
  2 充分发挥道德舆论的作用。道德舆论是“道德主体依据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对道德现象进行的善与恶的议论和评价,从而实现对自身或他人行为的约束与制约的软性社会控制。”道德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外在的社会舆论,包括影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来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作为媒体有义务也有责任对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加以大力宣传,并且介绍其经验。同时也要揭露企业对员工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不法行为和不正当行为,对企业进行舆论监管,施加舆论压力,向这些无良企业敲响警钟。另一方面是内在的社会成员的社会舆论。由社会成员自发形成的口耳相传的社会舆论,同样能起到惩恶扬善的目的。民众对某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不承担社会责任的褒奖和贬斥,对企业同样会起到制约作用,这也有利于民营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谢小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30
  [2]乔治?恩德勒,国际经济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80-281
  [3][4]张颜宁,企业劳动关系操作指南与案例解析[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37,39
  [5]申富平,袁振兴,论企业社会责任的资源依赖性及其配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
  [6]黄旭,李卫民,等,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述评[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2)
  [7]汪秀琼,吴小节,等,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新进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4)
  [8]张颜宁,企业劳动关系操作指南与案例解析[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14-15
  [9]刘建秋,宋献忠企业社会责任契约的层次、范围与边界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6)
  [10]孙胜,论道德舆论[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5)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标签:缺失 对策 员工 中国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