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记述文 > 正文

马克思系统协作思想在学习型组织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探索|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学习型组织自出现之时就受到广泛的推崇和关注。其不断学习、灵活适应变化的特点使之具备了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功能,从而保持组织发展实践的持续性。马克思通过研究生产力的变化揭示出了协作作为一种集体力的效用。通过系统论与辩证法视角探究其内涵可以发现其在当代社会组织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而将其与学习型组织的发展实践相结合则具有新的方法论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共产党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将这一思想与学习型组织的建构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现代社会的科学、协调发展实践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协作;学习型组织;整体性;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11-03
  
   一、背景
   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任何一种新技术或工艺的发明和使用都不仅仅显示出一个个体的力量,它凝聚了整个人类的智慧,是在社会实践与思想总结中积淀而成的。所以,历史上每一次生产力进步都被记录为人类整体进程中的里程碑,而非孤立的个人成就。“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存在的人必然具有其社会性,这也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根本属性。所以参与到社会中的个体人,其存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有机社会存在影响,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发展了的“人”可以以整体形势推动社会共同体的发展。马克思甚至将“每个人自由发展作为所有人发展的条件”这一原则特征作为未来人类高级社会形态的价值取向,正说明了人类作为整体存在的历史性意义。因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作为基本单位的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又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在当代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跨越式的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为核心来考虑社会体系的协调运作,使之能够不断适应外界复杂环境变化和客观形势需要。为了满足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这一党建任务是中共在新阶段根据新形式作出的新调整,它与党的建设思想一脉相承又不同于以往的党建工作。学习型政党理念的提出提出了吸收现代组织理论的前沿思想,又结合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是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目标针对性方法。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上看,推广和发展学习型组织体系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首先把握学习型组织和当代党建的要点并使之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有效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的科学进步。
   二、学习型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当代价值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本身具有“发展持续学习和适应变革的能力”,它以不断适应环境为动力提升自身整体能力水平,其组织中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学习的实践中来,通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是组织由量变达到质变的提升,个体在组织中的价值从而凸显。作为组织的管理职能者,个体人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时必须要从长远的宏观视角出发,将组织内部各成员的发展要求与学习状态寓于组织规划、开发和运作的考虑因素,并且对做要学习的知识和所要运用的信息进行管理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然发挥,同时开发和帮助个体成员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样是组织发展的必经过程。所以学习型组织实际是指“由于所有组织成员都积极参与到与工作与关问题的学习、识别与解决中,从而使组织形成了持续适应变革能力的这样一种组织”。在社会中,各种组织作为人实现社会化的载体和进行社会在实践的平台,搭建起了网络式的社会结构体系。各种组织之间、组织各成员之间和组织与整个社会之间进行着不同形式的互动。由于在组织中的个体人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丰富其本质内涵,即保证和促使其参与社会交往实践成为组织的活动内容之一。人的认知能力的提升,最根本的是来自于社会性的实践,其主要形式既包括交往在内的各种劳动活动。即使是针对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学习活动,个体也是直接或间接与社会发生活动来实现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基本关系――生产关系编织出了社会的基本架构,人又是处于社会整体之中的存在,社会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本质源于实践。所以要建设出能够不断适应客观变化要求,满足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学习型组织,必须要使其组织个体能够有充分的实践空间来拓展自身能力,带动组织整体提升,促进社会进步。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提升抵御风险,化解危机的应变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现代组织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当代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提高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加组织发展的时代性,实现其民族特色。所以要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发掘有价值的启示,提升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活力,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进步。
   三、马克思有机社会“系统协作”思想的组织论意蕴
   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马克思主义首先说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同时又说明人的能动性意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说明在普遍联系的世界中,人们通过创造与改造的能动活动,动态地对物质世界进行实践把握。“实践活动不是个体的而是群体的,是以群体的活动方式出现的。所以实践活动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 于是,马克思从人类历史的一般规律出发,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实践发展的社会性,从而说明“人在社会中才是人”,“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人的本质”这一结论。既然人作为社会性存在参与到物质实践中,并对客观物质世界构成影响,那么群体的活动往往都有着一定形式的内在组织性。“组织(活动)就是为了最有效地达到一定能够的实践目标,对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物质条件的合理分配。”这就要求存在于一定群体内的成员相互协调。实际上,“人类在劳动中不可避免的要结成一定的关系,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们能够形成相互联系的正是交往实践,无论是物质交往还是精神交往,都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局域十分重要的总用,因为通过交往交换的思想信息不断丰富着人的认识从而提高个体人的发展,只有在普遍的交往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的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十分注重人的实践的自由,关注人的发展。从这种关注中,提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指出了通过交往实践普遍联系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之中的有机体”。这一对于社会有机体规律的研究,源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同时又将社会系统化说明其运动性和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互动性。在人类社会进程中,人与人的互动方式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大机器生产出现以前,资本的增值主要依赖手工劳动,因而人与人的合作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方式,为了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求,人们通过一定形式的分工组合起来,形成“协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许多人集中在一起,有计划地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就叫做协作。”协作使得人们可以超越自身的限制,借助其所处的社会体系内部,通过系统化的联系运作实现目标。这样“协作产生了一种比单个劳动者力量的机械总和要大得多的集体力”。所以参与到集体事件中的人们往往都要关注相互间的协作。因为这只是一种存在与组织内部的系统联结的集体观,它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集体内部状态的好坏。由于社会本身的相互关联性,它说明了构成社会体系微观单元内部的组织与集体中也存在着有机联系。在现代系统理论中,人们往往将一个组织理解为能够与外界环境互动的开放式系统。内部相互依赖的组织系统对于处在组织中的个体来说,素要关注的如何协调好内部各要素的互动从而实现组织目标,而个人又借助组织来发展自身,从而如何协调好人与组织的相互关系成为必须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现代信息社会每个参与到社会是家中的个体人都进行着物质和精神的交换,作为不断运动变化的有机体,社会本身也不断地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行着演化。在总体性视角方法中,唯物辩证法将由部分组成的整体的功能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发挥着大于部分功能简单相加之和的作用,因而对于社会组织来说,起作用的发挥依靠的是自身系统的协调运作,从而发挥集体效力。学习型组织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功效的组织模式,其作用范围不仅仅关乎个体成员,还关系到社会整体,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在党政、社会群体组织中建设和发挥好学习型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系统协作思想在当今学习型组织科学发展中具有了突出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从学习型组织内部协调与外界权变适应的特点看,其所追求的集体效力应与马克思主义系统性有机协作思想理念存在契合,从辩证法的视角来综合考察可以发现,其均从宏观整体性思路出发来逐层探究以人为核心的有机共同体的发展,所以在外界环境复杂变化的条件下,将马克思主义系统协作思想寓于学习型组织建设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对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目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四、马克思系统协作思想视阈下当代学习型组织的发展路径
   1.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作为历史观的哲学方法论,系统协作思想集中体现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思想,因而从这一哲学内涵出发来考察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时期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时,首先要树立总体性的思维方式,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来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当代建设。学习型组织本身十分注重把内部各成员的学习与能力培养。通过组织内部个人的素质的提升组织整体持续适应和变革能力。存在于组织整体中的成员依据其社会性的交往实践交换信息来发展自己之初,必须要首先考虑到组织的战略目标,所有人的共同愿景是维持组织延续的思想灵魂,因而无论是组织的单个成员还是组织的整体,在规划组织体制结构和制订发展计划时必须要从全局着眼,联系组织所处的外在客观环境和内部成员要求,统筹各方利益,协调好各种取向,所以学习型组织具备这样的特征,即“组织成员们把组织的过程、活动、功能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的一部分”。系统性的协作在此时其功效就成为存在于组织中及组织运作过程中的有机互动方式,它通过这种整体性的统筹方法才得以展开。
   2.马克思主义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并且以能否存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标。因而在探讨处于社会中的人的发展时,其也十分关注人本质的丰富和实践发展的人本性。在协作过程中通过交互式的实践,劳动者相互激励,刺激其发展需求并且增强竞争力,在组织内部形成相应的学习型文化氛围,虽然他们都对组织目标有着共同的向心力,但是不同人所具有的不同素质条件时期发展新需求各有不同,在成员为组织和战略愿景服务的同时,组织也要及时地考虑和关心成员的发展诉求。学习型组织中的人应当是能够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人,而非依赖独立分工的“片面的人”、“异化的人”。所以在组织的文化氛围中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将整个组织系统视作一个具有人性特征的有机体,不断学习丰富和提升组织也是组织成为一个完善系统体系的人化过程。基于以人为本系统协作思想开发组织的制度结构,在发展中不断倾听其成员的建议和需要,也是协调利益、均衡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指导――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对于当代中国和谐色会建设过程中,各种学习型组织发展的重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是以促进人的整体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为根本。在带领全体人民共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过程中,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自身发展上依然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把以人为本作为党建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中共本身也需要通过树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协作理念,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依据整体的实践需要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和交流活动,促使党组织始终保持开放的活动和应变能力,发挥先锋队作用。
   3.从宏观的社会有机体和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观察系统性的协作思想,组织发挥的合力作用使其所有成员的群体存在状态处于显著地位,人们通过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的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因此学习型组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要遵从能够发挥出集体力的制度设计原则,即有效地将各个部门和单元、个人组合为一个有机系统整体突出其整体功能的运作。系统的有机性要求组织,特别是学习型组织保持开放性和信息流动的自由,还要注意管理上的弹性化,设置一定的沟通渠道才是保持组织信息及时反馈、科学决策;保持组织活力的重要方式,在进行制度设计的过程中,从以人为本的核心出发,来发掘组织在协调运作的潜力时不难发现,能够真正发挥人的作用,将各部分有机联系的组织往往都是善于倾听和思考的。学习型组织一方面强调成员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提升自我的环境适应能力。而每个成员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的反馈确是使决策科学化的实践关键。通过各种实践反馈与信息沟通才能促使组织保持应对外界变化和需求变动的持续性,马克思主义协作思想要求处于有机系统内部的各部分能够相互协调地联系以保证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所以在面向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学习型组织科学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冗杂的层级约束,减轻信息过滤和失真,同时要明确部门职责,协调运作,提高组织效率。变间接沟通为平行沟通,将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对于变化的及时反应坐位大力建设和开发的重点功能予以重视。形成学习―实践―沟通―反馈―变革的提升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满足现实需要。
   4.为了能够发挥集体力效应,学习型组织可以学用科学管理或者弹性管理法则来促成其协作的规范化,由于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是组织的发展实践必须随各种条件相应地改变,因而保持组织发展目标的连贯性和战略愿景的一致性是学习型组织协调运行的原则内容。许多人的系统内实践涉及到多人发展需求的协调,与此同时,身处同一组织中的角色也使其承担了组织发展的任务。在组织战略管理中,总目标与分目标的协同尤为重要。在指定总目标时,要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在执行和实行阶段性目标过程中,要是始终关注长远目标指向,并且关注成员个体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计划,尽可能地寻找最大范围覆盖组织成员发展要求的现实任务使其能够在实践进程中,平衡个人需求与集体需求的差异。另外,组织在学习、反馈和沟通时可以采用集体协商的参与方式让实践者加入到目标计划的制订上来,使各方的声音能够为决策提供参考,促使决策更加科学,具有长远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努力保持先进性。因而在现代社会发展建设中,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开展全方位的学习和提高,是中共成为一支能够始终带领全体人民进行民族复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政党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作为一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共始终坚持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武装和丰富自身之时,发掘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中有时代价值的科学内涵与现代发展相融合,是对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必要探索。再将协作思想寓于学习型组织科学云中从而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参考的同时,也对中国多元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周向军,车美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与导读[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8.
  [2]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9版[M].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4.
  [3] 叶郭平,张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13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102.
  [5]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M].晏智杰,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74-76.
  [6] 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43.
  [7] P.M.Senge.the Fifth Displine:the Art of Practic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NewYouk:Doubledag,1990.
  [8] 论费尔巴哈的提纲[G]//周向军,车美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与导读.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2.
  [责任编辑 王晓燕]

标签:马克思 协作 学习型组织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