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寄语 > 正文

寄语行人休掩鼻

时间:2017-05-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周测

200709081742000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咙言(lóng)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B.喧豗(huī)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hú)

C.崔嵬(wéi)峥嵘(zhēng) 参(shēn) 万壑(hè)

D.猿猱(náo)秦塞(sè) 咨嗟(jiē)趑趄(zī jū)

2007090817420001: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地崩山摧天梯石栈扪参历井万壑雷

B.峥嵘崔嵬冲波递折横绝峨眉倚缺壁

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萦岩峦

D.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

2007090817420001: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2007090817420001: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_______入____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

_______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

________。

A.秦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

B.蜀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无赖

C.秦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

D.蜀秦 气贯长虹 忧伤与无赖

2007090817420001: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1~2题。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1.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

①山从人面起②见说蚕丛路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2.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090817420001: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1~4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2.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3.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4.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2007090817420001:阅读下列教学设计>文章(有较大删节)完成第1~4题。

①在想象的奇异性的领域中,“无理而妙”的出奇联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联想,是由生活中此一表象联想到彼一表象的想象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想象是十分丰富的,表现形态也多种多样。属于反常合道范畴的,就是这种无理而妙的奇想。②在西方的诗论中,虽然找不到诸如“无理而妙”的字眼,但却有类似的看法。例如莎士比亚就曾说过:“最真的诗就是最假的诗。”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泽也认为“逻辑不配裁判文艺。”在中国诗论史上,最早提出“无理而妙”的观点的,是清初的贺裳,他说:“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语。”商人妇因贾客无情而江潮有信,于是发出早知如此,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而免得空房独守的慨叹。诗通过反常的无理的联想,巧妙而生动地抒发了商人妇的内心感情。贺裳提出的“无理而妙”的观点,是对中国诗美学艺术的可贵贡献。

③无理而妙的美学目标仍在于动人地抒情,而且是抒发那种情深一往的痴情,正所谓“意似无理,翻见情痴”,在表面的无理中把实际上可以理喻的丰富隽永的意义内容,蕴含于表面上看来不可理喻的矛盾的语言形式之中,使欣赏者感到诗的意象不是平板地模拟生活的常态,而有无理之理,奇趣无穷。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理而妙的诗例俯拾皆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

寄语行人休掩鼻

个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露胔(尸骨)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诗人们违反常情、常理,对客观的事物,予以主观的想象改造,运用主观的假定与推理,变无情为有情,看似无理,却生妙意,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强烈美感。想象是诗人的通行证,“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样,我们才可以读到古今中外许多美妙的诗篇。

④“无理而妙”的想象,以深刻的抒情为其审美目的,创造了令人遐想的艺术世界。但是,它却不是纯主观性的。诗的想象,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也不排斥理性的指引,否则,诗的风帆就会在无理性的大海上迷失方向了。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

1.在第①段末句,作者用了“反常合道”这一词语。

(1)这里的“反常”用段内的另一词语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它在本文的具体意思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

(2)说它“合道”,这里的“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15个字)

2.在第②段作者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句言。(1)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20个字)

(2)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15个字)

3.作者在第③段末说:“?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一说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

4.选文末句说:“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为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如果不用比喻,而直截了当地陈述其意思应当怎样说?(字数不得超过15个字)

①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09081742000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2007090817420001:阅读李白《登太白峰》,完成1-7题。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1.诗中两个“太白”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阳穷登攀”中一个“穷”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怎样描写太白峰的高峻雄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想象的乘风而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蜀道难》中与“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出同一机杼的两句诗句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习李白《蜀道难》和《登太白峰》的表现手法写一段话,描写一个自然景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090817420001:默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可以横绝蛾眉巅。 B.天梯石栈相勾连。

C.猿猱欲度愁攀缘。 D.枯松倒挂依绝壁。

2007090817420001: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畏途岩不可攀 畏途:对路途感到害怕。

C.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鼻不敢出气,唯两胁运动以换气。

D.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2007090817420001:对加粗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D.所守或匪亲或:副词,倘若。

2007090817420001:全是诗中地名的一组是( )

A.蜀--秦塞--蚕丛--太白

B.秦塞--太白--鱼凫--峨眉

C.青泥--剑阁--锦城--蜀道

D.太白--青泥--锦城--剑阁

2007090817420001:阅读《蜀道难》,完成1-5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岩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写青泥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高一语文必修四诗词鉴赏训练

高一语文必修四诗词鉴赏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1—2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此诗作于南宋孝宗乾道八年冬。当时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当时抗金前线)调回成都,途经剑门山,写了此诗。

1、“消魂”二字为本诗诗眼。请据本诗说明作者“消魂”的原因。(4分) 第一,风尘仆仆之苦;第二,壮志未酬之痛;第三,细雨蒙蒙之景;第四,骑驴入蜀之事。

2、请简要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第一,不甘心以诗人终老,渴望建功立业;第二,也表现诗人壮志未酬的痛楚与自嘲。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3—4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3、“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3分)

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4、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4分)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

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阕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三、阅读下面一组诗,回答5—8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①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縠皱:绉纱,这里形容波纹细密如绉纱织纹。

5、“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它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景象?艺术特点是什么?(3分)

这句诗描绘了烂漫的大好春光。

杏花是早春典型风物,诗人专写杏花红艳,以杏花的盛开衬托出春意之浓。“闹”是炼字,用通感手法将无声化为有声,使人联想到杏花的蓬勃热烈和蜂蝶采花沾粉的热闹景象。

6、“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美好情趣?(2分)

这是惜春、恋春情切的痴语,表现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这两句诗还有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哲理意味。

送杜十四之江南

白居易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7、有人评论这首诗中的“景”和“情”全由第三句关联,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同意。本句携景入情,朋友刚刚出发,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诗人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

越 中 览 古

李白

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8、《越中览古》运用了怎样的写法?(1分)这首小诗是否符合一般古典诗词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3分)

怀古寄意。

不符合一般结构。是起、承、承、转,前三句连写“古”,最后一句才转写“今”,这既是怀古的题材之需要,又显示出大诗人技艺娴熟,不拘一格。如果按照“起承转合”的思路,可以这样组织: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只今惟有鹧鸪飞,早无宫女满殿立。

四、读下列文章(有较大删节)完成9—12题:

①在想象的奇异性的领域中,“无理而妙”的出奇联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联想,是由生活中此一表象联想到彼一表象的想象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想象是十分丰富的,表现形态也多种多样。属于反常合道范畴的,就是这种无理而妙的奇想。

②在西方的诗论中,虽然找不到诸如“无理而妙”的字眼,但却有类似的看法。例如莎士比亚就曾说过:“最真的诗就是最假的诗。”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泽也认为“逻辑不配裁判文艺。”在中国诗论史上,最早提出“无理而妙”

的观点的,是清初的贺裳,他说:“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语。”商人妇因贾客无情而江潮有信,于是发出早知如此,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而免得空房独守的慨叹。诗通过反常的无理的联想,巧妙而生动地抒发了商人妇的内心感情。贺裳提出的“无理而妙”的观点,是对中国诗美学艺术的可贵贡献。

③无理而妙的美学目标仍在于动人地抒情,而且是抒发那种情深一往的痴情,正所谓“意似无理,翻见情痴”,在表面的无理中把实际上可以理喻的丰富隽永的意义内容,蕴含于表面上看来不可理喻的矛盾的语言形式之中,使欣赏者感到诗的意象不是平板地模拟生活的常态,而有无理之理,奇趣无穷。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理而妙的诗例俯拾皆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露胔(尸骨)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诗人们违反常情、常理,对客观的事物,予以主观的想象改造,运用主观的假定与推理,变无情为有情,看似无理,却生妙意,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强烈美感。想象是诗人的通行证,“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样,我们才可以读到古今中外许多美妙的诗篇。

④“无理而妙”的想象,以深刻的抒情为其审美目的,创造了令人遐想的艺术世界。但是,它却不是纯主观性的。诗的想象,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也不排斥理性的指引,否则,诗的风帆就会在无理性的大海上迷失方向了。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

9、在第①段末句,作者用了“反常合道”这一词语。

(1)这里的“反常”用段内的另一词语说就是____无理______;它在本文的具体意思是指:

诗人凭借主观的想象改造所反映的现实,违背常情常理。___ (含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3分)

(2)说它“合道”,这里的“道”是指 植根于生活,接受理性指导。 (含标点不得超过15个字)(2分)

10、在第②段作者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句言。

(1)其作用在于_说明西方诗论中有类似“无理而妙”的说法。(含标点不得超过20个字)(2分)

(2)这句话的意思是 机械地反映生活的诗不是好诗。

(含标点不得超过15个字)(2分)

11、作者在第③段末说:“‘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一说法的意思是在正常情况下,只有诗人才展开“无理而妙”的思维活动。 (含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3分)

12、选文末句说:“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为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如果不用比喻,而直截了当地陈述其意思应当怎样说?(字数不得超过15个字)

①想象的内容来自生活。(2分)

②想象应接受理性指导。(2分)

③想象的产生是感情激发的结果。(2分)

五、默写回答,完成13—15题:

13、《锦瑟》中可以理解为写悲欢离合的哪几句?这些句子由哪一句诗中的哪一词概括?(3分)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些句子由尾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中的“此”词概括。

14、《锦瑟》中间两联除了对偶,具体说说还用了什么写法?(4分)

用典:庄生梦蝶,望帝杜鹃。其内容和作用课本注释中已有详细说明。

通感兼夸张:珠有泪,玉生烟。极写对往昔的留恋与怀念。

15、尾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可”什么意思?什么用法?这诗歌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只是”怎么理解?(4分)

可,怎么。表否定的疑问副词。这句诗虽没有用问号,但可以看作反问句。“只是”也是副词,就是,可惜是。

六、阅读一组咏菊诗,完成16—17题: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①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②高。

画 菊③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篇三:蜀道难练习题

蜀道难

课内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鱼凫(fú)咙言(lóng)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

B.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hú) ....

C.崔嵬(wéi) 峥嵘(zhēng)参(shēn)万壑(hè) ....

D.猿猱(náo) 秦塞(sè)咨嗟(jiē) 趑趄(zī jū) .....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地崩山摧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

B.峥嵘崔嵬冲波递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

C.飞湍瀑流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

D.磨牙吮血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

3.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

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

4.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_______入____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___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_______。

A.秦 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

B.蜀 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无赖

C.秦 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

D.蜀 秦 气贯长虹 忧伤与无赖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5—6题。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5.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 )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③⑤

6.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7—10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

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7.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

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8.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9.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10.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课外提升

阅读下列文章(有较大删节)完成第11—14题。

①在想象的奇异性的领域中,?无理而妙?的出奇联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联想,是由生活中此一表象联想到彼一表象的想象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想象是十分丰富的,表现形态也多种多样。属于反常合道范畴的,就是这种无理而妙的奇想。

②在西方的诗论中,虽然找不到诸如?无理而妙?的字眼,但却有类似的看法。例如莎士比亚就曾说过:?最真的诗就是最假的诗。?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泽也认为?逻辑不配裁判文艺。?在中国诗论史上,最早提出?无理而妙?的观点的,是清初的贺裳,他说:?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语。?商人妇因贾客无情而江潮有信,于是发出早知如此,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而免得空房独守的慨叹。诗通过反常的无理的联想,巧妙而生动地抒发了商人妇的内心感情。贺裳提出的?无理而妙?的观点,是对中国诗美学艺术的可贵贡献。

③无理而妙的美学目标仍在于动人地抒情,而且是抒发那种情深一往的痴情,正所谓?意似无理,翻见情痴?,在表面的无理中把实际上可以理喻的丰富隽永的意义内容,蕴含于表面上看来不可理喻的矛盾的语言形式之中,使欣赏者感到诗的意象不是平板地模拟生活的常态,而有无理之理,奇趣无穷。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理而妙的诗例俯拾皆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露胔(尸骨)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诗人们违反常情、常理,对客观的事物,予以主观的想象改造,运用主观的假定与推理,变无情为有情,看似无理,却生妙意,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强烈美感。想象是诗人的通行证,?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样,我们才可以读到古今中外许多美妙的诗篇。

④?无理而妙?的想象,以深刻的抒情为其审美目的,创造了令人遐想的艺术世界。但是,它却不是纯主观性的。诗的想象,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也不排斥理性的指引,否则,诗的风帆就会在无理性的大海上迷失方向了。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

11.在第①段末句,作者用了“反常合道”这一词语。

(1)这里的“反常”用段内的另一词语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它在本文的具体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它“合道”,这里的“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第②段作者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句言。

(1)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在第③段末说:“‘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一说法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末句说:“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为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

动机。”如果不用比喻,而直截了当地陈述其意思应当怎样说?

①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链接

1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高考全国卷二)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蜀道难

1.D2.B3.D4.A5.C6.笼

7.“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通篇都有夸张手法的运用。

8.“但见”四句渲染凄清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

9.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10.奔放、散文化语句。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

11.(1)无理 诗人凭借主观的想象改造所反映的现实,违背常情常理。

(2)植根于生活,接受理性指导。

12.(1)说明西方诗论中有类似“无理而妙”的说法。

(2)机械地反映生活的诗不是好诗。

13.在正常情况下,只有诗人才展开“无理而妙”的思维活动。

14.①(想象)的内容来自生活。 ②(想象)应接受理性指导。 ③(想象)的产生是感情激发的结果。

15.(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标签:掩鼻 寄语 行人 骑行寄语 高校行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