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军训作文 > 正文

消费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_基于共生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许多学者热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今天,如何协调企业利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成为许多企业所面临的两难决策。本文从头生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为了与各利益相关者和谐共生,以维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共生;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2-0018-03
  一、引言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重要力量、市场活动的最主要参加者、国民经济的细胞,在社会活动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是企业本身和社会大众所特别关注的问题。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源泉,社会活动是连接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纽带,社会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温床。企业在享受社会赋予的条件和机遇时,也应该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承担起其应尽的社会责任。
  自从安德鲁?卡内基(1899)在《财富福音》一书中提出“公司社会责任”后,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就一直存在争论。通过梳理和总结可以看出,从其关注角度的差异上大致可以分为2个方面,一是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的利益相关者论;二是从社会公众利益出发的公民责任论,而这两者的区别又在于是否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相互割裂。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多数观点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容,应该从各个领域和各种理论中寻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机理。本文即是从共生的视角出发,利用共生理论的基本原理来探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探讨企业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正确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群体间相互关系的有效途径。
  二、共生与企业社会责任之界定
  (一)共生现象及其本质特征。“共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指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也被认为是2种生物或其中的1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然而,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的,因此,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体系、经济体系中。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共生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可塑形态;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科学方法。从一般意义上讲,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关系所形成的关系。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3个要素构成。在共生关系的3个要素中,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外部条件。共生3要素相互作用必须借用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播的媒介、通道或载体,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从共生的理论来看,经济交换的本质就是共生。市场经济的社会就是交换的社会,人类最普遍的行为是交换,交换不仅是表现满足经济主体的行为,也不只是单个孤立的自利行为,它是互利与信息资源的共享。离开了共生,人类将无法生存和繁衍。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为了与其所处的共生经济环境和谐相处,就必须处理好与各相关群体的共生关系,而保证这种共生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就是企业应积极主动地承担其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最先由安德鲁?卡内基提出的社会责任以2个原则为基础:一是慈善原则;二是管家原则。在当时,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主流并没有对这个观点加以重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日益融入,从20世纪初开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企业作为社会组成中的一个独特个体,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到底应该怎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对于企业个体而言,在其作出行动决策前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来作为自己的准则,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Oliver Sheldon(1924)提出“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并认为针对社区服务的企业经营战略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远高于公司的赢利。利润分配使得企业各利润集团之间难免对立,需要创立缓和冲突的管理机制以协调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缓和矛盾。其后美国学者霍华德?R?鲍恩(Howard R.Bowen,1953)、艾尔斯和沃尔顿(Eels&Walton,1961)等提出,如果企业在决策中认清了更广泛的社会目标,其商业行为就会为广大社会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按照我们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的要求,向有关政府靠拢,作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当人们谈及公司的社会责任时,他们所考虑的是由于企业对社会的影响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确立适当的伦理原则来约束公司和社会的关系。而社会责任专家、美国佐治亚大学管理学教授阿尔奇?卡罗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乃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而且期望其能够遵法度、重伦理、行公益,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由决定的责任。
  三、不同共生关系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我们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在商业社会中必须处理好2种共生关系:一是组织内部的权威共生;二是企业的外部市场共生。
  (一)组织内部权威共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权威往往来自资本,也就是所谓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相反。我们认为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以资本为核心的权威共生的关系,并由此衍生出2类共生关系:企业与投资者(股东)的共生关系,以及企业与劳动者(雇员)的共生关系(如图1所示)。在企业的权威共生系统中,企业、股东、雇员是共生单元,他们通过资本这一媒介进行联系:股东通过资本来支配企业。企业通过资本来获取资源和雇用劳动力,通过雇佣雇员获得对雇员劳动的支配,并通过对资源和劳动的有效运用来创造收益,而企业收益是用以吸引股东和雇员的最主要因素。企业要稳定运行,必须在企业与股东和雇员间建立起稳定的共生关系,使企业、股东以及员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要保证这种模式的稳定性,企业必须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使股东能够获得合理的资本回报,这样股东才有足够的动力来对企业进行投资。同时,良好的企业声誉也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有利条件,并且企业必须进行安全生产、保证职业健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样企业才能在劳动力市场获取劳动力并将其留住,因为劳动者总是愿意将自己的劳动出售给提供最高综合效用的那个购买者,当劳动者不能从企业获得自己所需的那种满足时,他们就会结束与企业的关系。流动的员工队伍和动荡的资本渠道将会使企业运营增加成本和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企业必须要有责任意识,为股东负责、为员工负责、为社会负责,承担其经 济责任、法律责任,为股东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承担其社会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塑造良好的企业声誉,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企业外部市场共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我们认为,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市场体系中与社会发生各种关系,都是在企业等市场行为主体与政府权威间形成的权威共生关系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是某个企业与其他市场行为主体的交换共生关系,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交换将生产中的规模收益转化为企业组织中各种要素的收入。市场是人们进行交换共生的生存结构,处在这样一种结构下的企业,其行为也必然是交换共生的。企业在交换的过程中,是基于利益的诉求,而这种诉求只有2种结果,一是利他;二是利己。如果在交换过程,做不到利他,企业就将坐以待毙;不能实现利己,就只有死路一条。而当企业在交换的过程中,通过利他的目的同时实现利己的目的,则能更好地存活下去。这种市场交换关系可以分成3大类:第一是企业与买方和供方的基于产品交换的交换共生关系;第二是企业与互补者的基于生命依存的互补共生关系;第三是企业与竞争者基于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竞争共生关系(见图2)。
  我们认为,企业与买卖双方的交换共生关系是企业行为的主线,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企业只有通过与买卖双方的物资交换才能实现企业的获利行为,而这种交换行为需要以企业的诚信为基础。企业与政府的权威共生关系体现在遵纪守法和监督上,政府制定法律规章制度来规范企业行为,并通过执法机构来监督和保护企业行为,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而企业也必须在国家法制的框架内进行其经营活动,否则就会受到制裁。企业与互补者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这种关系决定了它们之间合作互助的共生关系。企业与竞争者具有共生性竞争关系,竞争性企业间常常在技术、知识、市场等等方面具有互补性,为了相互之间获得更好的竞争力,他们愿意进行合作,而市场的活力必须以一定数量竞争者的共同存在为基础。竞争可以极大地激励企业中人的创造力,并推动企业进化,从而极大地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如果竞争越充分,人类的共生度就会越高,生存成本就会越低,同时也就会提高总的社会福祉,因而这类竞争实际上是一种良性的共生性竞争,但这种良性的共生性竞争要以一定的企业伦理作为保障,以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而导致两败俱伤,同时损害社会大众的利益。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企业与买方和供方之间、互补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竞争者之间建立一种稳定的共生关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树立严格的法制观念,企业只有将自己的行为严格地约束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企业的权益才能得到国家法制的保障。同时,企业必须注重社会伦理,与环境和社区和平相处,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失去环境、社区和消费者的支持时,企业就将举步维艰。再者企业只有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才能获得竞争对手及市场其他成员的尊重,才能获得其他成员的支持,从而保证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四、结论
  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份子的企业,要实现自己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与其利益相关者群体间的共生关系,而要保持他们间这种稳定的共生关系,企业必须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来谋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经济效益的长远保证是其高大的企业形象,而企业形象的塑造,在于企业的社会表现,企业社会表现的直接体现形式就是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因此,从企业的长期利益出发,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其社会责任,以经济责任为基础,以法律责任为保障,以伦理责任为标准,以慈善责任为追求,从而实现企业所应有的社会价值。

标签:共生 视角 社会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