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夸张句 > 正文

[我国体育休闲时尚化的社会学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休闲时代的来临体现出人们高尚消遣的休闲生活方式,也促进了社会体育的大发展。体育休闲成为现代休闲方式的最佳选择。本文鉴于中国体育休闲学研究的现状,在社会学的视角之下,综合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分析体育休闲的内涵、特点及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关键词: 体育休闲 时尚 消费 旅游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国际社会步入一个具有新的休闲理论和娱乐健康的大众休闲时代,新的休闲观念强调休闲是生活的主要乐趣,休闲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拥有了更多的余暇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关注生活内容的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为主要目标的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体育休闲便应运而生。
  1.体育休闲
  1.1体育休闲的内涵。
  中国体育休闲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体育社会学学者卢元镇关注到人们把体育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渡过自己闲暇时间的社会现象,认识到了体育运动概念除了包括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和身体锻炼之外,还有体育娱乐与消遣。由于休闲与体育休闲之间存有“属种关系”,即休闲是体育休闲的“属概念”,而体育休闲是休闲的“种概念”,那么,只要明确了体育休闲的“种差”,体育休闲的概念就可以成立。休闲概念的外延很广,但体育休闲的“种差”只能是“体育活动”,这是体育休闲区别于其他休闲的本质特征,失去了这个特征,也就失去了体育休闲存在的必要。因此,体育休闲是以体育活动为手段所进行的休闲。
  1.2体育休闲的特点。
  1.2.1个体自我选择性。体育休闲是一种无强迫性、无压力感的完全由个人意愿选择体育活动的行为过程,有明显个体意识特征和倾向性的体育行为。人们在闲暇的生活过程中从事的体育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组织和团体的约束,完全凭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能力选择体育活动项目。
  1.2.2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体育休闲的活动形式可以选择观赏性活动、相对静止性活动、身体运动性活动,而内容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身体条件选择。
  1.2.3活动效用的综合性。体育休闲能提升人的文明意识和道德修养,有效调节人的情绪状态,提高人体基本活动和适应环境能力,可以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是促进人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
  2.我国体育休闲时尚化的表现
  2.1体育休闲观念深入人心。
  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人的异化现象却日益突出。这种异化,不仅对人的身体,而且对人的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此,人们开始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把更多的余暇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上来,借助体育休闲活动来修身养性、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升品位、优化人格,最终获得文化生活的富足。时下,流行一句“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的时尚口号,以前是“花钱买健康”,现在是“花钱买感觉”。由此可见,“体育休闲观念”已成为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催化剂。
  2.2体育休闲项目日益兴起。
  通过体育休闲活动提高现代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的新时尚。一些冒险极限运动尤为人们所青睐,如攀岩、赛车、高山滑雪、跳伞等富有挑战性、刺激性、新颖性的运动项目。人们开始对诸如溜索、蹦极、越野、潜水、高尔夫、网球等一些新兴时尚运动感兴趣,以满足追求新颖时尚、征服自然的心理需求。
  2.3体育休闲消费成为主流。
  体育消费是当今社会一种比较时尚流行的消费方式,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消费的一个方面,这时的消费商品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意义的符号,象征人处于什么阶层,象征人们的关系和阶层差别。大众通过消费不同的体育项目,不但消费了体育的使用价值,而且消费了它所代表的社会地位、身份和品味,并由此得到满足感。尤其是新颖独特的项目更能吸引人们去尝试,去消费,去实现自我追求和自我价值,更容易形成规模和潮流。
  3.我国体育休闲时尚化的影响因素
  3.1体育观念上的误区。
  虽然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调查可以发现,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中年人)存在“身体没病不需要锻炼”、“体育就是玩玩而已”等传统而陈旧思想观念。由于新的娱乐节目冲击了原有的体育娱乐,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脑、聊天、打牌上,却总认为自己的余暇时间少而不能参加体育锻炼,导致患各种“文明病”和肥胖症的人越来越多。
  3.2体育休闲活动实践中的地域差异。
  体育与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一些较高档次的休闲娱乐项目的开展,一般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较快,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带。而偏远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偏远农村,基本上不参加体育活动,更谈不上参与到以经济为基础的休闲活动中来。
  3.3缺乏专业的体育休闲服务指导。
  近几年,健身休闲娱乐市场火爆,休闲人群增多,但与之配套的体育休闲服务专业人才和健身服务的指导人员十分紧缺。因此,体育休闲业和体育休闲市场对高级应用型的体育休闲人才发出强烈的需求信号和呐喊,同时,积极开展体育休闲的服务指导,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一批体育休闲的指导者和经营人才是当务之急。
  4.我国体育休闲时尚化的发展对策
  4.1创建特色体育休闲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健身需求,体育休闲空间应该是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阔、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与集中性、生态化与人性化、文化性与特色化的公共场所。结合地方特色,创建更加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的体育休闲空间和氛围,让人们在获得体育休闲给身体带来的健身实效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体育休闲空间对人性的关怀。
  4.2加大新闻媒介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体育明星效应。
  媒介是展现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媒介引导体育休闲与时尚,体育休闲与时尚利用媒介扩大影响。通过众传媒,使人们能够了解最新的体育资讯和最新动态,得知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展程度和社会支持情况等。在传播体育信息的同时,通过体育明星效应树立鲜明形象,利用明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和认可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体育价值观。
  4.3完善体育旅游业。
  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应以国际旅游发展为导向,借鉴国内外较成功的模式,顺应国际旅游发展的趋势,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地方特色,避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不平衡。在进行硬件改造的同时,努力提高体育旅游的软实力,培养专业的体育旅游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发挥价格优势,实施旅游观光一条龙服务,加强管理,创造和谐的体育旅游。
  4.4社会和学校共同建立健身指导机构。
  高校应开设体育休闲课程,传授体育休闲知识和体育休闲技能,培养正确的体育休闲行为方式,特别是各体育院校应设立体育休闲专业,积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体育休闲的专家和休闲经营人才。社会应建立体育休闲的咨询机构,培养大量的指导人员,保证体育休闲的科学性。
  5.结语
  体育休闲化是群众体育的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小康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发展体育休闲有利于我国全民族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将极大地促进全民健身体系朝着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方向发展,也将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爱光.儒家休闲哲学与体育休闲观[J].体育科学,2008,28(11):72-77.
  [2]卢元镇.论消遣与娱乐[J].体育科学,1983,3(1):8-14.
  [3]周爱光.体育休闲本质的思考――兼论体育休闲与休闲体育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9,16(5)4.
  [4]郑玉梅.运动休闲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建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0):91.
  [5]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标签:社会学 我国 分析 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