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励志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之所在。教师应当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主体 教师作用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素质。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是现代教育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更凸显了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不断将社会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但是教育者不能将其观点、立场移植或强行灌输给学生。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对象需要和可能教育的基点之上的。但是,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绝不是被动、消极、机械地承受教育者影响的客体,而是积极、能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着的人。他们有不同层次的需求、理想、信念,并会形成动机,进而展开自觉的活动;他们对教育者的活动常常给予有选择的反应,而这种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会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进程。“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影响能否接收,接收多少,总是根据自己对已有知识、经验的理解,对教育影响加以选择,并通过自身内部矛盾斗争作出相应的反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矛盾,而且要解决信与不信、爱与不爱、知与行的矛盾。诸多矛盾的解决仅靠外在力量是不行的。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完全不顾及学生的主观情感和理智,以教育者的教导、解惑为主,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的过程,这一切都影响和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影响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体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是要注意转变教师作为教育者高高在上的观念,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和促进学生成才成长来开展,将学生真正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的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从而使学生成为自主地、能动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必须摆正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位置,正确地对待学生,切忌把学生仅仅当做任意改造的对象或消极被动接收教育的受动者,居高临下,缺乏平等交流,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一道人为的感情屏障,导致双方只有“形”的结合,失去“神”的沟通。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造就独立人格、理想人格的人格教育。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灌输教育的形式,老师做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无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选择,基本上都是我说你听,我讲你记,包办代替,也不顾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在方法上往往采取压服式、说教式,把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强加给学生。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道德规范与学生无关,或相差甚远,或为学生的能力所不及,其结果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反而限制了其发展。所以,西方一些教育家指出:“任何强制或灌输的方法都不可能把基本价值体系变成我们内心的信念。”尽管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有助于一元化价值目标的形成,但是它具有限制个性发展的不足却是事实。因此,改变以灌输为中心,以说教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理智能力和自主意识,是现代思想政治的必然趋势。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观点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并使之主动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这就需要在有效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开拓学生个体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只有投身到各种活动之中去,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形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人类现实据为己有”的内化过程,另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将自己的心理品质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和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的、发展和完善的。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教师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熏陶和锻炼,直接体验人生和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接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通过了解各行各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和学生之间交流思想和感情的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芳.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及其潜能开发.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
  [2]李革.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6).
  [3]方惠霞.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池州师专学报,2005,(8).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