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答辩 > 正文

【农民王小刚一家的进城之路】神级农场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2年2月20日,重庆市涪陵区锦天龙都小区。   41岁的王小刚蹲坐于正在装修的新房前,双手托腮,仰望蓝天。   “我在想,可能现在我坐的这块地方,才真的算是属于我自己的吧。”或许因为发呆太久,猛然清醒过来的他,突兀地蹦出了这么一句话。
  王小刚自然有理由这么说。就在他蹲坐的身后,那栋需要仰望的高楼第30层,有他一套98平方米的新房――房产证上,是他的大名。
  然而,对这样的猜测,王小刚只是腼腆地摇了摇头,转而从口袋里慢慢地掏出了一本户口簿。他轻轻地翻开第一页,指了指“户别”那一栏,上面印着一行小字“城镇居民家庭户口”。
  “以前,这里写的是农业家庭户口。”平淡的字句似乎隐藏着惊心动魄之力,“为了这小小的变动,我等了整整23年。”
  刹那间,前尘往事漫卷而来,冲击着这个年逾不惑的汉子的胸膛……
  23年前,怀揣着梦想启程
  出生于涪陵区原龙桥镇齐心村的王小刚,也曾和同村少年一样,拥有诸多梦想,而每一个梦想的尽头,似乎都和那个近在咫尺的城市有着密切关联。
  17岁那年,初中毕业的他,来到了他自己认为的梦想之地――涪陵城区。
  “既然不能靠读书成为城里人,那就通过招工变成城里人。”带着父母殷切的叮嘱,王小刚背着单薄的行李,迈上了自己的梦想之路。
  上世纪80年代的涪陵,像样的工厂基本只分两种:全民所有、集体所有。这些工厂招工,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待遇”,这“待遇”的背后有一个最最起码的门槛:户籍。
  在遭遇一次次闭门羹之后,王小刚接触到了一个新词――“盲流”。
  “盲流”这个词深深地刺伤了王小刚的心。
  通过力所能及的家族关系,王小刚找到了一个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崭新行当,油漆工。充满刺鼻气味的空间,似乎永远洗不掉的各色油漆,王小刚的梦想,就在每日压抑的环境中,渐行渐远。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对自己的身份,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而这种身份,与自己的理想无关,与自己的勤奋无关,只与自己的出生地有关。
  两根脆弱的“支撑柱”
  1994年是王小刚此生为数不多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23岁的王小刚结婚了。
  妻子何英是涪陵大顺乡人,秀气端庄。用老一辈的眼光来看,那是绝对的门当户对。
  王小刚结婚次年,女儿王菁菁呱呱坠地。老王家热热闹闹迎来了第三代。
  新婚、新父、新生活,本就偏爱女儿的王小刚,那时充满了一个男人所能拥有的一切幸福感。
  但这种幸福感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一件小事打破。
  女儿满月,王小刚抽出户口簿去给女儿上户,已经好多年没有打开户口簿的他,蓦地又看到了那一行小字“农业家庭户口”。
  彼时的王小刚已24岁,他非常清楚,这六个字对女儿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上学、就医、养老,甚至找婆家……”回想起来,当年的王小刚对着襁褓中的女儿默念着她未来的种种大事,有些滑稽。但一个父亲的心思,又岂是别人所能猜度?
  此后不久,王小刚背着妻子去打听了一下当时的户口价格,即当年的户口黑市。
  然而,打听的结果让王小刚彻底蔫了。从一万元到近十万元的价格,还是基础价码。和其他黑市买卖不同,户口买卖对交易双方的人脉关系都有一定要求,价格是视买方能力大小而定的。
  关起门来,王小刚掰着指头算了两样东西:存款和关系网。他算出了最终结果,存款只够买个城市户口封皮,关系网足够在河里打鱼,却不能在城市里捞出一个户口簿。
  和众多梦想破灭的“70后”一样,王小刚将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而一本薄薄的户口簿,却令这种希望止步于想象阶段。
  王小刚夫妻的双亲均生于上世纪40年代,老人们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痛。尤其是何英的母亲患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常年不能断药。
  上要养老,下要抚幼,中间还要应付自身危机,在城市打工的王小刚和在家务农的妻子何英,成为了这不稳定的“421结构”中两根脆弱的“支撑柱”。
  智慧抉择背后的辛酸
  日子如水,不经意间就流淌到了2008年。这一年,因为渝怀铁路建设征地,王家第一次拥有了转户进城的机会。
  在当年,这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巨大喜讯,意味着在户籍制度藩篱下,一次没有任何风险的跃“农门”。不过对夫妻俩来说,这个喜讯有点尴尬。因为指标问题,夫妻俩只有一人能够农转城。
  夫转?妻转?对照着失地农民转户政策和细则一一琢磨,并经过长久的思考和讨论,务实主义取得了胜利,妻子何英用这个指标。
  如此决定原因很简单,因为根据当时的政策,男满40岁以上或女满30岁以上,就可以在国家补贴的前提下,一次性买断10年的养老保险。而当年,何英34岁,王小刚37岁。
  这是一种两利相权取其重的智慧,也是一种无奈之下的被动抉择。
  看似明智的抉择背后,妻子何英有着太多的隐忧和顾虑,但她这么多年却从未对丈夫说起过一次。
  “他在外面玩命工作,多危险的工地都上,其实最需要一个城市户口和医疗保障。”当何英说出这番埋在心底多年的担忧时,语气是悲凉的。
  而丈夫在得知妻子的心思后,更是语气复杂:“万一出了事故,就因我的农村户口,赔偿都会少很多……”
  尽管有太多不完美,甚至背后充满了辛酸故事,王家铁板一块的世代农民身份,毕竟被撬开了一条缝。
  转机不期而至
  经过多年生活砥砺,习惯了接受命运安排的王小刚夫妇,从来不曾想过,命运会在自己最不抱希望的时候,向他们伸来橄榄枝。
  2010年7月,何英在网上首先发现了一则令她难以置信的消息,重庆市将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可根据自愿原则转户进城。
  何英最初对这条消息充满了疑问。这种疑问首先就来自于自家20年来,与一纸户口之间发生的纠结故事,她无法接受,当梦想几近破灭之时却又遭遇突如其来的巨大冲击。
  何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核实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各方汇总的消息显示,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消息。
  何英一时之间没了主张,第一时间向丈夫“汇报”。
  “进城肯定是好事,但如今农村优惠措施也不少了,还真不好作决定。”磨练了20多年的王小刚经历了太多,对曾经的梦想已怀着天然的戒备心理。
  随即,妻子从网上抄录的一条条转户政策派上了用场。
  “农村户口捆绑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件衣服’是农民的命根子,不能脱;城市户口捆绑着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五件衣服’实在,要给农民穿上……”
  何英眉飞色舞地阐述着自己看到的转户政策。王小刚的脸色,则在灯光下一点点亮起来,最初的梦想又在胸间升腾。
  何英回忆,为转户的事情,夫妻俩商量了几乎一整夜。
  次日一早,达成家庭协议的何英就开始主动找到有关部门,却被告知转户细则尚未出来,心急的何英当即脱口而出:“我先报名!”
  此后每隔几天,只要风闻涪陵区开始启动转户,何英第一时间就会找到相关部门。
  对何英而言,农村户口留给她的记忆太深刻。
  就在两年前,女儿小学升初中,本来就是标准的就近入学,但当她拿着户口簿去给孩子报名时,却被对方直接扔出来。一旁的家长告诉她,农村户口对口的是农村中学。
  当一个母亲面临孩子的学业和将来时,是不会做任何犹豫的。何英想尽一切办法,最终花了4000元“择校费”,将女儿送进了那所学校。
  也因此,当得知大顺乡被纳入首批转户乡镇时,何英第一时间拨通了父亲的手机,老人没有任何犹豫。但她的母亲对转户却非常疑惧,有种极大的不安全感。经过家人反复劝说,母亲才最终同意。
  “我们有养老金”
  何英娘家率先整户农转城以及看得见的改变,更坚定了全家转户的信念。
  2011年11月,何英的公公、婆婆、丈夫、女儿,一次性全部转户进城。
  17岁的女儿王菁菁多年来也有一个小小的秘密,她从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她来自农村,更不提自己的农村户口。她内心深处渴望获得与城里的同学一样的起跑线,只是这一点她从未对父母说,因为懂事的她明白,有些事父母其实是无能为力的。
  就在转户后不久,王菁菁迎来了一件更值得她开心的事,父母在涪陵的滨江路上,买下了一套近百平方米的新房。而这些年来,她其实已经受够了临时性的租房生活。
  当然,对王小刚夫妇而言,买房的意义远不止一个居住地那么简单。
  在王小刚的内心世界里,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从小就真正地融入这座不断成长的城市。
  而父母转户仅仅几个月,便主动提出,今后不要王小刚和弟弟每月的供养钱了:“我们有养老金了嘛,你们专心养娃娃!”
  父母骄傲的语气,令王小刚回味了很久很久。那是他儿时才能听到的豪迈,而随着父母一天天衰老,这种豪迈绝迹多年。如今再闻,难免令他感慨万千。
  (摘自2012年2月21日《重庆日报》)

标签:之路 进城 农民 王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