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提纲 > 正文

人本理念_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困境解析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学生事务习惯用来描述校园内对学生课外教育负责的组织结构或单位,当前我国学生事务管理体系建设获得了重大发展,但也存在着过度注重社会发展方面需要,过度注重整体培养标准的需要,学生管理部门专业程度不高等诸多突出问题,因此,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生本理念,系统构建生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 键 词】人本理念 高校 学生事务管理
  
   20世纪末期,我国高校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工作,使得在校生规模大幅度增长。同时高校不断加强学生管理体系建设,如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等。经过高校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如果从生本理念的视角来审视,则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仍然存着诸多突出问题。诸多矛盾的显现使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受到了更加普遍的关注,如何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做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也成为一个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
   “学生事务管理”是个舶来的学术术语,“学生事务”(student affairs)一般用来描述校园内对学生课外教育负责的组织结构或单位,“学生事务管理”(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or practice)则通常被理解为对这一职业领域的总称。[1]在国内,已经有不少学者论及这个概念,有人认为“学生事务指的是学生非学术性活动或课外活动”,“所谓学生事务工作,指的是学生课外的一切活动及其管理”。在此认识基础上,更多学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补充与完善,认为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于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现在,学术界对学生事务管理这一概念的讨论更加细化,通常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学生事务管理主要是学生非学术性活动和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包括学生社团、各种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经费资助、学生心理卫生、纪律和法律、健康医疗、就业指导和学术支持等多领域[2]。这些观点与概念的确立,从本质上讲,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一种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以及促进其生命意义升华为目的的活动,其过程是促进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心志健康成长的过程。现阶段,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就是要走科学化、规范化道路,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建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学生事务管理中“人本”理念
   “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在中西方都有悠久缘起。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著名的论断:“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3]这是充溢着以人为本精神的哲理。中世纪欧洲笼罩着教会神权统治。14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思想解放运动,重新弘扬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现在理论界有的权威性文章大都认为,以人为本,人文主义、人本主义都是同一个概念。“Humanism(英文)译为汉文可译为人文主义,也可译为人道主义,还可译为人本主义。”
   “人本”理念在学生事务管理中表现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对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尊重、满足和鼓励,即尊重学生的理想、尊重他们的创造、尊重学生的冒险精神和满足他们在获取一切新知和能力时的渴望,同时尊重他们懒惰、散漫,脱离学术职业的自由,鼓励学生勇于负责、大胆实践、敢于批判、潜心钻研,真正为追求真理和生命的意义而存在。事实上,“以学生为本”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根,它指明的管理的原因、管理的目的,甚至指明了管理的价值。第二个层面是“以管理者为本”。“以管理者为本”是一种全员德育意识的树立。大学中凡是有教育任务的人都应该是尊重、满足、鼓励、服务、发展学生的责任人。德育不仅是在课外,而且也是在课堂,乃至存在于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中。它也是一种同等重要的关注。大学在注重学生培养和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事务管理者的内心历练和成长,从文凭上的专业化真正发展到能力上的专业化和品质上的精英化,使学生事务的管理者能够担当起“航标”的作用。
   三、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困境
   第一,过度注重社会发展方面需要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机构在整体设置上的特点是纵横交错、条块结合,学校负责学生事务管理的部门按职能划分,以块状为主,如:学工部(处)、宣传部、团委、武装部、招生办、就业指导中心、社科(思政课)部、教务处、后勤管理中心等十来个部门,这些部门作为平行单位,彼此间难以协调沟通,不利于学生事务管理的思想统一和行动协调。而且,由于这些块状机构全都负责学生事务管理,加之上级分管的领导不尽相同,下面的对口的部门也不尽相干,势必也影响学生事务管理的统筹规划和协调运转。
   与此同时,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必须满足社会发展方面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行为规范要求。但是,由于许多高校过度注重社会发展方面需要,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体系的管理目标就很难实现,在学生管理上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如果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和形式的确定只考虑服从社会发展需要而无视学生个体需要,就会使学生形成要我做的想法,使得管理成为一种被动的行为模式,从而影响学生事务管理效果。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的价值和尊严,推崇驯服、服从,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比较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其独立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创新意识、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个人的发展大大被削弱,造成了千校一面,万生一面的尴尬局面。
   第二,过度注重整体培养标准的需要
   一般来说,大学生头脑聪慧、求知欲强,他们思想领先、创造力强,他们身心基本成熟,能够完成多种学习和工作任务,无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通常大学生又是没有独立生活和正式工作经验的,他们生活上还要依赖家庭的支持,对于社会认识也仅仅是表层的、宏观的和抽象的,思想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出现偏差。因此,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不能通过各种具体细致的规章制度来管住学生,因为一般来说,如果高校要用统一的学生培养标准,用过高标准和统一目标教育和要求学生,强调一个声音,一个步调,追求一种风格,一种色彩,就往往会忽视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客观差异性。这不利于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和发展。
   今天的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有各种不同的标准要求,同时各类高校的层次性以及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都要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标准要能够实事求是,不能过于注重整体性的培养标准,而要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这一方面可以避免使大学生因教育标准高不可攀而丧失自我提高和发展的勇气,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为标准不能实现而陷入无所适从的迷惘困惑,从而使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同时,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共性的标准必须建立在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之上,以充分发展的个性作为支撑。共性并不是抽象、孤立的,它只有有机融入每一个体的内心世界之中,才能得以真正地体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目标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充分尊重并实现大学生人的个性和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统一、均衡发展,决不能像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样,把每个活生生的人都规划成一个模子的产品。
   第三,学生管理部门专业程度不高
   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主要指学生工作的各职能部门任务明确、职责清晰,设置合理,管理人员专业性强,工作内容和目标具有针对性。它是以学生事务管理在高等教育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专门设置的机构,职业化的工作岗位和专业化的管理人员等为标志的。[4]随着大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多元化与需求的多样化,学生事务管理涵盖的范围日益广泛,正在发展成为一门融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为一体的交叉科学,仅靠经验的积累已经远远不能胜任,因此,高校中的大学生助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相继成立。
   但是就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组合的专业化程度而言,很多高校还存在较大问题,主要特点就是各个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能并没有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比如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部门包括学生工作处(部)、团委、社科部和武装部,承担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部门包括学生工作部(处)、招生办、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学籍管理科和后勤中心,承担服务咨询职能的部门包括了校医院、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在这当中,学生工作部、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是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的主体,但还有一些职能分散在许多其它的兼职部门中。
   学生事务管理部门职能的交叉严重影响着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在出现需要涉及诸多部门的合作,需要多管齐下才能解决的学生事务问题是,往往因分管领导的不同和部门重视关注程度不同,而难以真正形成合力,有时甚至出现违反教育一致性原则的现象,以致工作相互抵消,所以,必须在人本理念下整合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并着眼于将教育、管理、服务与发展学生统一为一个整体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是各学校的学生事务管理规模越来越大是做好学生事务管理。
   概言之,虽然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当前社会环境的急剧变革以及高校内部结构和体制的激烈的变化,使得以学生为工作对象的学生事务管理体系也不断产生裂变和重构,呈现理念更新、功能扩展、结构转型的新情况。此时的学生事务管理体系而言如果再不凸显时代 “以生为本”的理念,就很有可能就迷失方向。先进的理念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学生工作由目标模糊走向思路清晰,由发展无序向有序发展,由职能单一走向功能多元。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系统构建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6):56-59.
  [2]漆小萍,唐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3]孙正平.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99.
  [4]赵国典.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况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6.

标签:事务管理 人本 困境 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