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名人故事 > 正文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如何培养记忆能力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众所周知,在历史学习中记忆是能力的基础。有了记忆才能更好地对一个事物作全面又客观的概括、分析、评价。很多历史老师都感叹学生不去记历史基础知识导致考试不理想;很多学生谈到历史知识很难记忆因而讨厌学习历史。其实,记忆也是一种能力,虽然不可否认每个人的记忆能力有差别,但是记忆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学习记忆方法、技巧完全可以提高记忆水平。影响记忆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本人试着从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的角度进行探索、尝试。
  一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
  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是学好历史课的前提条件。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他们持续学习的心理动力。
  首先,在导入新课上下工夫。课堂引入要简洁、生动,吸引学生。教师既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也可用生动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解五四运动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都是青年学生了,那么每年5月4日是什么节日呢?待学生回答后又追问:历史上的5月4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把这一天确定为青年的节日即“五四青年节”,它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呢?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就明白了。
  其次,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加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历史学习很重视图,包括地图、插图、漫画等。我们常说“左图右史”就是说教学中一定要把历史和地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讲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一定要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虎门销烟浮雕》和《虎门销烟》油画,并让学生在图中发掘历史信息,教师对学生的发现要大加肯定、鼓励。同时,必要时教师还要作一些适当的补充,以增强趣味性、生动性。实践表明,学生对历史图的兴趣比文字大得多,利用历史图教学效果当然比单纯的文字好得多。
  再次,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过多过烦的知识点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把握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对于普通中学学生而言,绝不能苛求他们掌握所有的或者90%的内容,能掌握80%的内容就很不错了,因此要特别强调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为此对一些历史结论尤其要向他们反复强调,此外,可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历届高考中常出现一些题目展示给学生,他们既感兴趣又找到了学习的目标要求。如在讲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节时,我作了这样的交代:(1)俄国历史上有哪两次改革?对俄国的历史发生了什么影响?(2)俄国历史上的两次改革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哪些内容?这种方法开宗明义,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同哪些章节有联系。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重要,注意力就集中,讲述课文时,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记忆力水平也能相应提高。
  二 提高学生记忆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节奏地复述,是提高记忆力良好的捷径。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收效不大,因此培养学生有节奏地复述很重要。如对戊戌变法的时间记忆我是这样教学生的:一八九八,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一八九八。下次遇到该知识点就让学生自己复述,反反复复地强化。这样化繁为简,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记忆水平。
  利用简单图示指导学生加以记忆。越简单的东西,学生越容易记住,因此针对记忆对象我们最好是化繁为简。利用图示,就可以化繁为简,有利于提高空间识记能力,此法最适合带有地图性质的知识点。教师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概括语句也有利于记忆。如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概括为“确立路线,评价讨论,停止方针,作出决策,审查错案”。当然也可以把一些历史知识编成顺口溜,教师可以根据内容需要适当修改,如朝代歌:唐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这就让学生记住了中国古代史的最主要的骨架。
  此外,记忆的方法还很多,诸如对比记忆、讲解记忆、排比记忆、顺口溜记忆、奇特联想记忆、规律记忆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要教会学生掌握这些方法,而不是单纯地教会他们记什么、怎样记。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
  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学习是辛苦的劳动,必须注意科学的方法,记忆也是如此。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要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这不仅有利于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
  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必须做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如17世纪俄国彼得大帝改革,在课堂讲述中,可从三方面入手:经济上――盛行农奴制,工场手工业落后;政治上――目的是向外扩张;措施――军事、经济、文化。讲述时板书力求简洁,纲目明了,板书繁杂反而不利于学生记忆。
  要巩固记忆水平,还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记忆质量。很多学生都习惯于死记硬背,不会从更深层次去把握知识,其实在此问题上,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尝试。例如我们在讲完《百家争鸣》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思考题:我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你们的老师中受到儒家、法家、道家思想影响的分别有哪些?为什么?这样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
  教无定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我们最应该的是教会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所以我们在教会学生记忆知识时一定要提醒他们把这些方法推而广之。
  〔责任编辑:王以富〕

标签:培养学生 记忆 能力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