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评论 > 正文

莫言小说评论

时间:2017-05-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莫言小说之创作风格

莫言小说之创作风格

莫言是当今文坛屈指可数的一流作家,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他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的作品极具个性。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 ”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超越了中国所有作家同行,进入了世界文学之列。他的作品创作不断的追求真正的的民间风格,语言上也不断追求民间口语、戏剧的特点。他的小说运用了很多表现力极强的细节,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浓墨重彩的语言风格,给人以震撼力。莫言早期的作品描写童年记忆的乡村世界,表现独特的生命体验;中期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塑造神秘的超现实的对象世界,给人以先锋色彩;而后进入新的探索期,激情勃发,画面五彩斑斓,语言充满进攻型、反叛型。以上只是简单的概述莫言的创作特点,下面的内容将会从我个人的角度,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我对莫言的创作风格的看法。

一 、莫言小说的题材内容方面

莫言小说的创作一直都把视线定格在农村,可以说是一直关注农村表现农村。莫言自己认为他选择写农村好像是一种命定,因为他在农村生活了整整二十年,尽管他一直骂

这个地方,恨这个地方,但他没有办法隔断与这个地方的联系。他生在那里,长在那里,他的根在那里。只要他一离开农村,离开土地,进入都市,就会产生一种眷念。因此在以后的一系列创作中,农村的生活就成了他灵感的来源。比如说莫言十三岁时曾在一个桥梁工地上当过小工,给一个打铁的师傅拉风箱生火,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产生就与他的这段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中的黑孩虽不是莫言本人,但与他是一体的,心灵相通的。他在农村二十多年的生活,就像电影胶卷一样,一部一部的储存在他的脑海中,这些内容可以写成小说,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农村题材在他的笔下还没有写完,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东西值得他去写。莫言能一直用农村题材继续小说的创作,并不是一味的编造,而是他掌握了一种同化生活的能力。同化可以把听来的别人的生活当做自己的生活来写,可以把从某个角度生发想象出来的东西当做真实来写,这也就是一种想象力。莫言故乡的一些奇人奇事也有很多被写入了小说中,《红高粱家族》就是融入了许多这种故事。莫言的故乡与他的创作题材的关系也是十分复杂的,故乡对于莫言来说是一个久远的梦境,是一种伤感的情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也是一个逃避现实生活的巢穴。那个地方在他的脑中会永远的存在下去,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

二 、莫言小说的语言表达方面

莫言小说的语言是最使我们感到陌生的,是成语的任意性搭配。其中有大量的方言俚语,当代城市的流行熟语,诗词断句,成语乏词,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大量专业术语,混杂在一起,一股脑出现在小说文本中。对于习惯语体统一、语调纯净的读者来说,这带来了信息超载的一种心理冲击,(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莫言小说评论)产生纷繁甚至有点芜杂的基本印象。他的语言就是继承了民间的,和民间艺术家的口头传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这种语言是夸张的、流畅的 、滔滔不绝的;第二,这种语言是生动的、有乡土气息的;第三,这种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传奇文学的源头,或者是一种文学表达的方式。莫言总是以现代人的思维感觉特征,陈述、修饰、评价着乡土社会的生存历史与传统。莫言小说语言的另一个特色是指称色彩的语词概念大量出现。这些概念在文本中的能指意义,一方面与写实的状物有关,比如红萝卜、红高粱,沿用着其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带有极强的主观随意性,比如狗有红、绿、蓝已属稀罕,而太阳也可以是绿的,血也可以是金黄色的、蓝色的......而这些超自然的色彩感觉形式,不仅服务于表现人物特殊内心体验的写实需要,更多的时候,是表现叙事人强烈的主观情感指向,这使莫言的世界色彩缤纷且带有奇幻效果,难怪有人将其比作西方晚期印象派的绘画。莫言善于将两种外在的语言系统,在特定的叙事方式规定下,经过感知方式协调,由特定的叙述方式推动着,组成

新的语法关系,并以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修辞手段,经过不断转换生成,不断耗尽原有的能指意义,不断形成新的语言,最终完成了主体深层的语义表达。莫言的语言特色,作为其风格的骨干,是非常成功的。

三 、莫言小说的叙事方式方面

莫言小说的叙事方式十分的复杂,或以第三人称的全知与部分全知视角,低调叙述,使情节的安排几近于故事叙述的时序,如《透明的红萝卜》的叙述语调则呈现为由低到高的渐次发展;或以第一人称的语调转述往昔的故事;或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为主,间杂转述、旁述的频繁变化,且意象纷呈,时空交错。《透明的红萝卜》是最能体现莫言小说创作中的叙事特色。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语言朴实,全部语义都与特定的时代乡土生活相关联。而自“红萝卜”的意象出现后,作者逐渐转为以黑孩的感觉为视角,在他朦胧的向往中,出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童话世界,到结尾处,一直沉默着的莫言,再也按捺不住了,从那个瘦小黝黑的身躯中跳了出来,以至于用完全不同于前半部分的湖光潋滟这个诗词断句,来壮写黑孩眼中的泪水。他几乎调动了现代小说的全部视听知觉形式,使作品的容量迅速膨胀,大量主体心理体验的内容带来多层次的隐喻与象征效果。莫言小说尤为突出的叙事方式是,他以超体验的感知方式,表现了充分矛盾的内在纷扰,几乎是将一种最初使状态的情绪直接地表达出

来。一方面是凄楚、苍凉、沉滞、压抑,另一方面则是欢乐、激愤、狂喜、抗争。这极像交响乐中两个相辅相成的旋律,彼此纠结着对话。前者是经验性的,后者则是超经验性的,前者是感受、体验,是对外部生活的情绪性概括,后者则是向往、是追求,是灵魂永不止息的呐喊。

篇二:试探莫言小说的特色 (2000字)

西北师范大学

毕 业(设计)论 文

(二○一三级)

汉语言文学

题 目:试探莫言小说的特色姓 名: 郑星娜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日 专 业:

试谈莫言小说的特色

目录

一、鲜明的语言特色 .......................................................................................................................... - 3 -

1、灵活应用修辞式语言 ................................................................................................................ - 3 -

2、充分运用色彩词 ........................................................................................................................ - 4 -

3、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 - 4 -

4、浓郁的乡土语言气息 ................................................................................................................ - 4 -

5、变异化的语言结构 .................................................................................................................... - 5 -

二、独特的叙事风格 .......................................................................................................................... - 6 -

三、地域文化对莫言创作的影响 ...................................................................................................... - 7 -

1、地域文化之民俗 ........................................................................................................................ - 8 -

(1)地方小戏“猫腔” ................................................................................................................ - 8 -

(2)具有地方色彩的方言俗语 ................................................................................................ - 8 -

(3)具有民间色彩的婚殡仪式 ................................................................................................ - 8 -

2、地域文化之民间文化与民风 .................................................................................................... - 9 -

(1)民间文化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

响 .................................................................................... - 9 -

(2)强悍暴烈的民风 ................................................................................................................ - 9 -

3、地域文化对莫言小说创作产生的价值和意义 ........................................................................ - 9 - 结束语 ................................................................................................................................................ - 10 -

试谈莫言小说的特色

郑星娜

【内容提要】: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是演义现代革命历史。莫言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较大,在国际上也已享有名望。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对其评价称,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

【关键词】:莫言;小说;特色

一、鲜明的语言特色

莫言作为我国当代最具创新意识的一位作家,其在小说语言领域所获得的成就为评论界所公认。一位作家用何种语言进行写作,有时候是注定的,无法加以更改。大家均在使用同样一种语言,为何一些作家的作品富有语言特色,而另外一些人则没有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作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唤起了语言当中原本沉睡着的不被人所关注的,属于小说家个人的语言加以表达,从而拥有自身鲜明的语言特色,而莫言正是这样一位语言大师,其小说语言个性之鲜明、风格之独特,值得进行深入解读。

1、灵活应用修辞式语言

一是运用比喻手法。比喻可谓是莫言小说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不落于俗套,显得形象生动,给人新奇感。笔者认为,莫言小说中的比喻主要可以分为讽刺比喻与非讽刺比喻等两类,其中大部分具有讽刺的意味。比如,小说《爆炸》中“她眼中所流出来的泪水浅薄而透明,仿佛没有重量,红色大脸上所挂着的水就像马头上所生出的角,令我难以接受。”这一比喻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讽刺。再如,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所述“他的心脏像一只小耗子,可怜巴巴地跳动着”则没有讽刺性意味,因而属于非讽刺比喻。二是运用比拟手法。比如,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的拟人:“有一匹全身皆白,

篇三:莫言小说研究综述

莫言小说研究综述

莫言,八十年代涉入文坛。他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在当时文坛刮起了一股旋风,引起了颇为广泛的瞩目。其后,莫言一直保持旺盛的创作力,不断有新作品问世。当然既有震撼人心的佳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作品,但这并不妨碍评论界对其的关注。从最初的惊异、惊叹乃至交口称赞(当然也有少数不和谐的声音)到后来的多层次开掘,评论界对莫言的研究日渐深入。现将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莫言艺术感觉的研究

读莫言的作品,往往可以感受到一种自由,心灵、感觉和生命的自由。这种奇异的独特的艺术感觉强烈地触动着人们的每一根神经。因而,很多研究者将视点投向莫言的艺术感觉。

张志忠《论莫言的艺术感觉》(1)、朱向前《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艺术评点》(2)等文都认为,莫言的小说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主要在于他有着奇特的艺术感觉,它能化熟识为陌生,化熟视无睹为拍案惊奇。王慧在《莫言小说评点》(3)中说:“莫言大胆地以富有张力的感觉描写取代了对对象的描写刻画,以感觉的奇异超常取代了描画的逼真酷似,甚至以感觉的变异夸张来组织故事的文本形态。”正如评论者所指出的,莫言的艺术感觉具有产生通感的能力,能够容纳荒诞事物并产生荒谬的感受,从而制造一种透明的幻觉、荒诞的真实、全方位全感知的艺术氛围。

以上的分析主要是把握了莫言艺术感觉的特点,阐明莫言在外部

形态上所具有的特征,但还未能作深入底蕴的分析。钟本康在《感觉的超越、意象的编织——莫言<罪过>的语言分析》(4)一文中认为,莫言的感觉世界是通过超常的变态的感觉建立起来的,具有超越阀限的、同幻觉杂糅的、心理变态下的感觉的特点。研究已逐渐深入莫言小说的艺术内核和深层机制,来探讨其艺术感觉背后的支撑物。 当然,关于莫言小说的艺术感觉,评论界在指出其优点的同时,也分析了其缺陷。朱向前《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艺术评点》一文中曾明确指出:“他(指莫言)的艺术感觉固然颇为特异,但缺乏节制,任其泛滥,有时反而会淹没更为重要的东西,并且造成重复与冗长。”吕芳在《新时期中国文学与拉美“爆炸”文学影响》(5)一文中则更是不客气地指出,早期作品《透明的红萝卜》中那种富有神秘色彩的感觉笔调确实耀眼夺目,但在发表几篇力作后,莫言的感觉开始重复与泛滥。至《欢乐》、《红蝗》等篇,那种神秘感的丧失与泛性主义因素的过度介入,使莫言的感觉走上宿命之途。文中,吕芳还对此分析了原因,认为这与莫言在吸取马尔克斯影响时,没有顾及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审美习惯有关。

二、对莫言审丑描写的研究

莫言的作品充斥了大量对丑恶现象、污秽事物的描写,即便是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也不乏此。其后他在一些重要作品中始终不厌其烦地大量描写性、暴力、血腥等,对此,评论界看法不一。

对于莫言《红高粱》中审丑描写,一些评论家是持包容甚至是褒

扬态度的。杨联芬在《莫言小说的价值与缺陷》(6)一文中认为,一些暴力血腥场面的描写,如活剥罗汉大爷,虽然残酷却是美的,它可以使读者在震撼与恐惧中宣泄悲愤,进而达到情感的净化,升华出振兴民族的强烈意识。雷达的《历史的灵魂与灵魂的历史——论红高粱系列小说的艺术独创性》(7)一文也认为,“就小说特定环境的残酷和狰狞来说,作者不隐恶不虚美的史笔态度没有什么错处。”

贺绍俊、潘凯雄在《毫无节制的红蝗》偺一文中认为,作家敢于写丑,把丑纳入艺术视野并无不可,甚而至于是勇气可嘉的。然而写丑的终极目的是要使人们从丑中发现美,莫言在这方面显然做得不够。朱向前在《新军旅作家“三剑客”——莫言、周涛、朱苏进平行比较论》(9)中也认为,莫言为审丑而审丑的癖好使其作品变得空前迷狂、偏执、紊乱和晦涩。

如果说评论界对《欢乐》、《红蝗》等审丑描写的评论是一个序幕的话,那么《丰乳肥臀》、《檀香刑》中的审丑描写则引起了评论界更为广泛的关注。然而,与前相同,评论界的看法仍然是截然不同、壁垒分明的。

陶琬在《歪曲历史,丑化现实——评小说<丰乳肥臀>》(10)一文中说:“小说对淫荡污秽的性行为和对性的荒唐淫乱的思维活动的极力渲染和恣意描绘,已到了荒谬绝伦的程度”。李建军在《是大象,还是甲虫》(11)一文中也指出:莫言对酷虐心里和施暴行为的夸张的叙写,缺乏一种稳定而健康的心理支持,甚至是持欣赏态度的。 谢有顺、张清华等人则对此提出了异议。谢有顺的《当死亡比活

着更困难——<檀香刑>中的人性分析》(12)从人性的角度加以分析,认为:莫言可能确实对暴力描写有特殊偏爱,但他铺陈恣肆的酷刑场面,是想让读者从中窥见刽子手的冷酷性,以及围观群众和官员在面对残酷时的各种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专制、暴政、野蛮和看客麻木心理的一种有力控诉。张清华对此也表示赞同,他在《叙述的极限——论莫言》(13)中认为莫言对酷刑暴力的描写体现了其当代性的思考——试图揭示东方的民族主义是以怎样的坚忍和蒙昧,来上演民族的现代悲剧的。

三、关于莫言借鉴与继承的研究

莫言1985年以其《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作品为文坛所瞩目。人们在惊异、感叹、震动之余,开始追寻其根源之所在。评论家主要从中外两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

莫言曾说过:“我在1985年中,写了五部中篇和十几个短篇小说。它们在思想上和艺术手法上无疑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极大影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部著作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14)对此,张卫中在《论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中(15)加以了详细论述。文章主要从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反叛精神方面论述了莫言对福克纳与马尔克斯的借鉴。

当众多研究学者将目光过多地关注在莫言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关系的同时,钱林森、刘小荣另辟蹊径,将审视点投向了象征主义。他们在《“异端”间的潜对话——西方象征主义与莫言、张承志的小说》

(16)一文中认为莫言的精神创作世界里,与西方象征派具有更多的契

合点。文章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索分析:(一)对尘世苦难的真切感受——进而产生宗教式悔悟与救赎——体现于对“现世”的反复背叛;

(二)执拗于文本的消解——建构象征模式;(三)意象分析——另一种真实。

关于莫言受传统文化影响方面,胡河清的《论阿城、莫言对人格美的追求与东方文化传统》(17)运用美学范畴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骨——对人物道德内蕴的深刻评判,气——阴阳和动静的性格辩证法,慧——情感的净化与超拔,幻——神异而美丽的心象。无独有偶,张清华在《莫言文体多重结构中传统美学因素的审视》(18)一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莫言的审美继承关系,即大自然审美主题与叙事空间关系疏离所造成的自然空间背景;过去时序跨度与“追忆性”视角;非写实态度与感觉变形;叙述体验中主客关系的融合;神秘氛围的营造。 有学者认为:莫言作品既有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也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且两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兰小宁、贺立华、杨守森在《莫言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派——<怪才莫言>代序》(19)一文中认为,莫言的作品具有中国作家独特的现代主义特色,他是以深切体味到的中国人的苦难、中国人的文化心态为根基,同时大胆遣用各种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

四、对莫言作品“民间”立场的研究

陈思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发表的《民间的沉浮》和《民间的还原》中提出了“民间”概念。认为民间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的,保存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

标签:评论 小说 莫言小说文学评论 莫言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