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评论 > 正文

冬奥会评论

时间:2017-03-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外媒评北京申奥成功六大因素

xt">31日,国际奥委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第128次全体委员大会上举行投票,北京成功当选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

对于北京申奥,法国、哈萨克斯坦、韩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媒体均进行了报道,并在此前对结果进行了预测。韩国《体育首尔》刊文称,北京申奥成功后,将成为唯一一座同时举办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城市,而三届奥运会也将先后在东亚的韩日中三国举办(2018年冬奥会将在韩国平昌举办,2020年夏奥会将在日本东京举办)。

今日,我们给盘点一下外媒看北京申奥成功的六大因素。

国际奥委会网站上,罗列着2008年至2020年夏奥会和冬奥会的会徽。

坚定的信心

虽然是冬奥会申办的同台竞争对手,但哈萨克斯坦许多媒体对于北京在申办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十分赞赏。哈萨克斯坦新闻门户网站“zakon”(意为法律)体育版专门摘译了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官网及新华社的新闻内容,并对重点部分进行了加粗处理,体现出中国有能力、有信心举办一届成功的冬奥会。

在法国《巴黎人报》网站首页,题为《北京满怀信心冲向2022年冬奥会》的文章指出,北京有丰富的奥运会举办经验,巨大的影响力以及雄心勃勃的方案。“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近乎完美的组织让中国这个亚洲巨人展示了其实力。”

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软硬件

利文斯通是跟踪申奥进程的专业网站Gamesbids的制作人,他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采访时说,这是第一次仅有两座城市跻身入围候选城市名单。与阿拉木图相比,北京在申奥经验、酒店设施以及国际奥组委成员对相关城市了解程度等方面占据优势。

《体育首尔》文章指出,中国政局和经济发展稳定,北京拥有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优秀经验和已建成的场馆,有很大优势。

30日,哈萨克斯坦一个名为“zona”(地带)的新闻网站在评论员文章《2022年冬奥会咒语:支持还是反对?》中,就认为北京将会在申奥竞争中获胜。文章称,阿拉木图比北京的城市规模小得多,在游客接待能力、交通等方面根本没有准备好。

美联社也认为,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经验是北京的一大优势,称国际奥委会熟悉这座城市,并且信任北京有能力再举办一次奥运会。

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作为2018年冬奥会的主办国,韩国十分关注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谁家。韩国体育电视台OBS认为,凭借不断上升的国力,中国在2022年冬奥会申办权竞争中更胜一筹。韩国《亚洲经济》则认为,除了丰富的经验外,中国还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奥委会中的影响力比较高,众多的人口也是中国的巨大优势。

“根据规定,国际奥委会成员不能访问竞选城市,而北京的方案中包括了对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再利用的内容,即便奥委会成员没有实地考察,也能了解北京在场馆方面已经做好准备。”利文斯通说,此外,北京坐拥庞大的市场,对赞助商是个很大吸引。综合考量,北京是十分稳妥的选择。

政府和民众的热情

美联社的文章称,吸引国际奥委会的还有一点,那就是中国要在北部地区推广冬季项目,所覆盖的人口将超过三千万。

早在去年,英国广播公司就开始关注北京申办冬奥会,报道称中国政府希望借举办冬奥会之机,激发中国产生新一代的冬季赛事国际选手,并带动中国冰上运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国申办冬奥会,政府和民众都热情十足。”报道称,虽然现在冰上运动在中国还属于少数人的运动,但是随着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人数,这一运动将越来越受欢迎,发展潜力巨大。

“北京申办冬奥会,除了参与人数众多,规模巨大外,最重要的是人们的运动热情和愿望。”英国路透社报道称,北京申冬奥形象大使姚明在NBA效力期间,由于担心摔伤,是被禁止滑雪和滑冰的,但是他毫不迟疑地志愿加入北京申办冬奥会的团队,因为他相信中国的冬季运动项目腾飞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姚明表示,北京奥运会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使之深入人心。

节俭办赛的理念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北京冬奥申委向外界强调,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将遵循“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的理念,响应2020年国际奥委会改革规划。报道称,北京冬奥会申办蓝图与国际奥委会提出的40条改革建议相符合,力求赛事举办更加服务运动员,并且经济可持续。为此,北京将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基础设施和赛事经验,降低运营成本。

法国《回声报》网站等多个媒体发表文章,先后对北京和阿拉木图两座候选城市的申奥方案进行了介绍,认为阿拉木图在举办冬奥会等大规模赛事方面,并不具备北京所有的经验,相对不占上风。韩国《朝鲜日报》文章则列出表格,从人口、申办口号、预算、申办优缺点等方面将两个申办城市作对比。文章认为,北京在各方面都要优于阿拉木图,举办冬奥会的预算也相对较低。

申办过程中的努力

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茹科夫30日表示,冰上项目是中国的强项,而雪上项目的规则大多来自阿尔卑斯山地区国家,北京对举办冬季项目的经验比较少,正在努力熟悉这些规则,吸取已经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的经验。

哈“365信息”新闻网站30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北京为2022年冬奥会在改善环境。而我们呢?》的评论员文章,表示自申办冬奥会以来,中国人参加冬季运动项目的兴趣在增加,更重要的是北京注意到了其大气质量问题,2015年上半年的蓝天数量已经好于往年。而且,中国也承诺将解决自然雪偏少的问题,很多方面的努力都值得阿拉木图学习。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篇二:新闻评论

t">——《新闻周刊》20140718评论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也许广大群众的捐助能让他们享受到较好的待遇,但他们缺失的那份关心和陪伴又能由谁来替代?

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工作之余无法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再加上他们的工资和福利水平与城市人无法相比,以至于收入水平根本无法承担一个家庭在城市生活的开支。留守儿童不得不留在农村,守着自己的家。少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阴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同时教育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应合理分担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本,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

车内的“热”与“祸”

——《新闻周刊》20140725评论

近日,一则新闻让不少人震惊:家长竟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去超市购物,幸好孩子及时触发警报,被警方救出。在谴责这些不负责任的家长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为何类似的新闻反复出现,家长为何不吸取教训?

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新闻中家长的做法实属不当,自己决对不会做出类似的事情。但据调查显示,有不少家长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将自己的孩子留在车内,只不过时间没有那么长罢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可能他们认为自己要办的事情很简单,所需时间也很短,带着孩子不方便,而且孩子待在身边不安全,容易走丢。不管怎样,各位家长一定要加强警惕心,千万不要让悲剧重演。

2022的承诺

——《新闻周刊》20140801评论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北京也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对于中国人来说,奥运一直是我们光荣和梦想实现的地方。在2001年,经过一次的失败后,北京终于成功申奥,并于2008年举办了第29届的夏季奥运会。令我们兴奋的是,近日北京再一次成功申奥——将于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我们要兑现对2022的承诺,让世界见到一个全新的北京,刷新世界对中国的印象,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的风采。

“盖”不住的电梯陷阱

——《新闻周刊》20140808评论

电梯在生活中已必不可少,无论是上班、逛商场、还是出行,乘坐电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但不少人谈“梯”色变,继7月26日荆州电梯吃人事件之后,杭州也出现电梯吃人事件,许多地方报道了电梯吃人事件,一时间人心惶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为何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电梯的安全,以至于大众的安全,要靠谁来保障?

在我们为此事痛心时,生产事故电梯的厂家一直没有提出召回产品,甚至继续生产同样型号的电梯。不少商家也只是派人检查了一下与事故电梯同样型号电梯的翻盖板,并不能保证整部电梯的安全。同时市面上的电梯维修也没有保障,电梯维修员的培训简单,只要两节课就能上岗,即使电梯维修完毕,也不能完全确保没有危险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监管不到位,或许政府应该出面解决,不要再让“电梯吃人”的事情发生了。

传谣 趁火打劫 致敬

——20140815《新闻周刊》评论

8月12日晚11时许,天津市塘沽开发区一带发生爆炸事故,现场火光冲天。截至目前,已经造成数百人伤亡。

在这场事故中,网民们一致将关注点放在了事故的救援上,同时向奋斗在第一战线的消防员致敬。当然,也有部分的网民甚至是一些新闻媒体捕风捉影,发布一些不实的消息,以达到炒作的目的。更有甚者,谎称自己的亲人在事故现场受伤严重,呼吁网友捐款 ,大肆敛财??类似这样的行为还有许多。

总体上来说,舆论导向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这还是要归功于国家对网络风气的整顿,将那些投机之辈扼杀在萌芽之中。总而言之,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是要在履行义务和尊重他人权利的基础上建立的。最后,向伟大的消防队员们致敬!

篇三:2016年7-8月份社会热点评析

xt">时事评论背景:

这是“逆袭”,更是“进击”。中国女排的里约之旅,在北京时间21日上午以一枚金牌画上圆满句号。小组赛接连失利,跌跌撞撞才晋级;交叉赛越战越勇,一路拼搏终夺冠。正如美国媒体的评论:中国队证明重要的不是怎么开始比赛,而是怎么结束比赛。

时事评论观点:

“一个球哪怕你接不住,也要拼尽全力冲过去”,这是老女排留下的遗产;“打一分算一分”“一分一分咬下来”,这是新女排写下的精神。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奋斗,才弥足珍贵。曾振奋整个国家的中国女排,再次用一次跌宕起伏的夺冠,振奋了我们的精神。

有人说,中国女排从来没有过“统治地位”,几乎每一次夺冠都靠艰难的拼搏完成。而在最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或许就是女排精神的实质。这恰如郎平所言,“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竞技体育本来就不仅是身体、技巧的比拼,也必然会包含“精神力”的较量——有赛场上对胜利的强烈渴望,更有赛场外向着梦想默默的坚持。郎平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的确,“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一点一滴的艰辛付出凝铸出来的。有记者就观察到,女排队员在训练局很少能碰到其他运动队吃饭,因为来得最早、练得最久、结束最晚。

无论赛场成败,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从上世纪80年代“五连冠”,到成绩滑坡陷入低潮,“两起两落”却始终目光坚毅看着前方。从起步到巅峰,从巅峰到低谷,从低谷到崛起,从崛起再到巅峰,张蓉芳、梁艳、冯坤、赵蕊蕊、惠若琪、朱婷……输过赢过奋斗过,哭着笑着坚持着,30多年来,这支队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现体育的本质,让人看到了不畏竞争、永不言败、执着坚持的精神魅力。 今天,我们正需要重新叫响“女排精神”。从个人看,有机会、有舞台,但也只有一步步地往前走,才能收获梦想;从国家看,发展不易,前行维艰,中流击水之时,更需要鼓起精神、振奋意志。无论我们走了多远,无论我们怎样改变,那种理想主义不能丢,那种创造历史的精气神不能变。正因此,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赞美这精神、弘扬这精神,因为只有有了宝贵的“精神力”,才能写下更灿烂的诗篇。

没有一场胜利可以唾手而得,没有一个冠军无需风雨洗礼,恰如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而是会“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但是,挫折中前行、不磨灭初心,未来再远、梦想再大,也终将抵达。

为世界烙上更多“中国印”

时事评论背景:

关注奥运赛事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注意到,当美国泳坛名将菲尔普斯以教科书般的矫健身姿跃出水面时,身上拔火罐留下的圆痕分外抢镜,被网友戏称为“烙上中国印”。本届奥运会上,已有多名外国运动员秀出了身上的火罐印,而拔罐热潮早已超越运动圈——许多女明星都是拔罐的“迷妹”,流行偶像贾斯汀·比伯多次在

社交网站分享自己的拔罐照片,在国外年轻人中引领一波新风潮。

时事评论观点:

实际上,拔罐、针灸等传统中医疗法已经走出国门,粉丝遍布世界,不见得作为一种医学手段,却无可辩驳地成为一种时髦、新鲜的体验,融入许多人的生活方式。许多来杭州的外国朋友也会去逛胡庆余堂等中医老店,感叹中医神奇。这就是文化润物无声的神奇力量,也是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的神奇法则——在全球化的道路上,我们曾努力改变和适应,现在却发现“越中国,越世界”,认同感无法勉强,但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这不禁令人想起多年前的电影《刮痧》中,华人在国外由于文化冲突而陷入困境的故事。起因就是刮痧疗法引发误会,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鸿沟,也有着发展阶段不同背后的困窘尴尬。时移世易,今天的世界,尽管还会因不了解而引发误会,却不会再上演电影中的荒唐。

中国“圆”图的走红,与中国方案的走红相暗合。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智慧,从带着时代温度的中国实践中总结中国方案,问道中国、求解时疑、走出困境,也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成为世界的选择。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日益包容、多元,哪怕“文明的冲突”依然存在,但不同文明之间彼此倾听、理解的欲望也更加强烈。当金发碧眼的外国运动员带着拔罐印出现在奥运赛场,还有什么更能作为这种和谐相融的鲜活注脚呢?

虽是中国印,却怀世界心。中国文化有着宽厚温润的精神内核,中国人有着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的豁达胸襟,如果你爱上中国火罐疗法的熨帖及疗效,也一定会爱中国。《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赛场之外,一场新世界与旧观念、旧秩序的竞争也刚刚开始,唯有携手超越,才能共同点燃不息的活力之火。

享受体育,迈向活力中国

时事评论背景:

里约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表情引起世界瞩目。这些表情中,有胜利后的喜悦。淡定射落中国代表团首金的张梦雪,在200米自由泳比赛中夺冠、用实力“打脸”攻击者的孙杨,无不用自身的顽强拼搏诠释奥林匹克精神。而在冠军光环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表情,也在诠释着体育精神。比如在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以“萌翻”大众的表情迅速走红的“洪荒少女”傅园慧,还有在射击赛场上打完最后一枪的34岁老将杜丽,虽无缘金牌,却用脸上的灿烂笑容感动亿万观众。 时事评论观点:

中国运动员,正在国际赛场上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的多重内涵。的确,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也代表着不断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冲击的体育精神。也要承认,冠军常是实力、心理和运气的完美结合。即便拿不到第一,但努力过了、拼搏过了,笑对结果,享受比赛,同样体现着值得尊重的体育精神。

对于坐在电视荧屏前的无数观众而言,后一种体育精神或许更有切身感。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将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作为重点内容,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让更多群众享受体育运动、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是推进健康中国的题中之义。事实上,留心就

可以发现,近几年,健身正在成为身边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办健身卡的多了,开始跑步的多了,甚至跑马拉松也不再稀奇。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举办马拉松比赛,即便是业余选手,也能在参与中获得快乐。

尤其值得欣慰的是,在全民健身的风尚中,很多都是90后的年轻人。对他们而言,泡吧、唱K已经不再流行,在朋友圈晒出健康的体型和肌肉才够“有型”。不久前,火遍网络的“搬砖小伟”,就是工地上的一名普通劳动者,草根健身达人。他身材精壮,“拥有雕塑般的八块腹肌”,可以轻松完成抓杠、蹬杠、顺风旗、俄式挺身等高难度动作,水平堪比专业人士。和傅园慧一样,“搬砖小伟”最打动人的,是他在运动中传递出的快乐。杂乱的建筑工地,是他的健身天堂,脚手架就是单双杠,砖头和木头就是练肌肉的器械。搬砖小工的职业,杂乱的环境,丝毫影响不了他享受健身的快乐。快乐可以传染,小伟的工友和他们的孩子,受他影响,也开始加入健身行列。

全民健身,营造出如火如荼的体育消费需求,让中国的体育产业迎来机遇期。据介绍,去年我国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4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而早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就将2025年全国体育产值目标锁定在5万亿元。业内人士指出,仅仅90后、00后的体育市场就商机无限。他们既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是玩着足球、篮球长大的体育迷,比如北京国安就有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球迷。未来,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涵盖赛事、明星、体育场馆、体育用品,以及体育彩票、培训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将会构成一个庞大的、高度跨界的超级体育产业。

全民健身计划和体育产业的未来,看似遥远,其实触手可及。只要你懂得运动的快乐,懂得体育带来的活力,懂得快乐会被传染,就一定会有信心:全民健身必然越来越热,中国体育产业也将迎来蓬勃发展。“只要有心,哪里都可以健身,因为汗水不会骗人”,健康中国,正在活力四射地向我们走来。

他们的梦想,有人在乎

时事评论背景:

没有国旗、没有国歌,只有10个人;不代表任何国家,却代表全球2000多万难民。当奥运历史上首支难民代表团,走进巴西马拉卡纳体育场时,全场起立欢呼,掌声经久不息。

时事评论观点:

“当你被迫离开家乡时,生活就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从纷飞的战火中逃离、为避战乱躲进森林8天、逃难时船在地中海里差点出事淹没……在抵达里约前,这10位运动员曾有过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并没有被国际大家庭所抛弃。早在2014年,国际奥委会就有在里约奥运会上推出难民代表队的设想。经过投票,确定了难民有参加奥运的资格,并为项目设立了200万美元的专项资金,给予难民运动员应有的平等与尊重。

联合国难民署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球有653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超过英国或意大利的人口数。这意味着,每113人中就有1人“无家可归”。“他们的梦想还有人在乎。” 体育无国界,竞技不分种族、肤色,能以难民身份参与国际体育比赛,传递的不仅是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正能量,更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永葆希望、期待重返家园的强大信念。不管最后能否赢得奖牌,他们的表

现一定不会令人失望。

刚果(金)选手波普勒·米森加说:“体育改变了我的生活,体育代表着希望,消弭我们心头的悲伤。”对于许多难民而言,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避难”。正因此,早在奥运会之前,运动就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它的意义又不只在于“遗忘”。从运动中收获信心,唤醒对生活的热情,享受坚持梦想的快乐,正是他们保持身体与心灵活力的最有效办法。

“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8年前北京奥运会期间,俄罗斯、格鲁吉亚局势紧张,但两国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深情拥抱,主动将冲突化为友谊,令无数观众感动。“体育运动高于政治,运动员不应受政治和战争干扰”,这与其说是自我要求,不如说是向世界发出了止戈为武的呼吁。从难民运动员的加入,到156个国家的上万名国际志愿者远赴巴西,奥运会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正日益成为拉近不同国家、地区人民心灵距离的重要纽带。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今天的世界,“比以往更需要和平、团结为代表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无论是1992年波黑交战双方因为巴塞罗那奥运会而暂时停火,还是1994年战况惨烈的巴尔干地区,因为挪威冬奥会停战一天,奥运会一直传承着古希腊以来的“神圣休战”原则。也没有什么大型体育赛事,比奥运会更能安放人们对和平的美好向往。即便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战争,但各国如果能以此为契机,多反思战争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给亿万人民的平静生活造成的不可逆影响,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促进和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难民的身份不是一辈子的”,几位难民运动员一直反复强调这句话。让更多难民走出难民营,走进“一个新世界”,需要的显然不只是五环的庇护。如何更好地确保他们的生存、发展权利,最大程度消弭那些让我们产生隔阂、分崩离析的力量,或许是奥运精神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审视药师救产妇 多点信任与包容

时事评论背景:

近日,一则“90后美女药师商场内急救产妇”的新闻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女药师危急时刻施以援手的举动得到无数点赞,但也夹杂着些许质疑:“药师没有接生资质”“如果没有救助成功,恐怕要担责任”,等等。

时事评论观点:

医生遇紧急情况伸出援手,是职业伦理所系,但也往往因其身份,人们对其施救的专业性乃至结果更挑剔,甚至可能招致“非法行医”的争议。这也让一些医务工作者在出手相救时心有余悸,以至于有医生在救人前大喊,“我是路过救人的,请你们帮忙为我作证啊!”

这类社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基本的社会共识,而法律是达成这种共识的基石。关于“救不救”的争议,首先要明确,医生在院外救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属于非法行医?早有法律界人士澄清,医生在院外救人属于见义勇为,不受专业资质、注册职业范围的限制。救治中,只要不存在“违背常理的重大过失”,无需承担责任。然而,人们对“非法行医”“担责范围”等的曲解和顾虑,也折射出相关社会抢救行为管理细则制定得还不够明晰。消除这种误解,既要靠法规制度的完

善,更有赖法律精神的养成。事实上,医生在医疗(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冬奥会评论)机构内的正常救助中,也可能面临超出自己职能边界的紧急情况,这时候该何去何从?尽可能地厘清权责利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以法治原则擦亮救死扶伤的精神,为医生的职业伦理“托底”,让面临突发状况的救助者放下心理包袱,“该出手时就出手”。

道德问题是人心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至关重要。人们是否愿意接受陌生人的救助?能否在意外发生时宽容相待?这是对社会的整体考验。不可否认,我们身边有个别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上演,似乎也很容易遭遇信任危机,但这不应成为互相猜疑、防备的理由,更不是“袖手旁观”的挡箭牌。对周围人多一些理解信任,少一些无端猜忌;弄清事实真相之前,少一些有罪推定式的诘难,这样才能让所有人的生活都多一些安全感。

当社会风气向善行致敬,社会舆论就会向理解靠拢。当前,一些地方出台了被称为“好人法”的相关条例,鼓励公民参与现场紧急救护。希望这样的鼓励和保护,能驱散人们心中的道德雾霾。这不仅是对医生等救助者的保护,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

日本核辐射海鲜”都敢走私售卖?

进口海鲜一度是国内餐桌上的“信仰”。然而,近日青岛海关查获走私日本福岛核辐射海域海鲜一案,却几乎让信仰崩溃。尽管从目前来看,这批货值达2.3亿的“问题海鲜”是否真的遭受放射性污染有待进一步查证,但两年来这批价格低廉的海鲜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应是确凿无疑。这,再次为“舌尖上的安全”敲响警钟。

尽管福岛核泄漏事件过去已有五年,但是对于放射性元素来说,生物富集作用比单纯的吸附作用问题大得多。例如福岛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元素铯,其半衰期长达30.17年,随着食物链富集,会在人体潜伏很久。福岛核泄漏后,一向“以海鲜为天”的日本民众也开始忌食海鲜。甚至早在1987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后,研究人员研究核电站冷却池中的梭吻鲈发现,人们吃下1公斤梭吻鲈,放射性元素铯若不能被及时排除,相当于每天都在做X光胸透。这种“核辐射海鲜”都敢走私售卖,真是胆大妄为!

有利可图是暗度陈仓的根源,“有路可走”则让走私持续了两年。查看这批海鲜的走私路线图,无论是从俄罗斯还是日本出发,绕道越南走陆路进入我国,无疑是舍近求远。恰恰也是这种形迹可疑的非正常线路,引起了青岛海关的注意,并最终导致了案件的破获。

事实上,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对来自日本的农产品已经“慎之又慎”。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公告》,禁止从福岛等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即使是进口日本其他地区食品、饲料,也面临双重关卡。报检时要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的证明与原产地证明;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口。这些“问题海鲜”,不惜花几倍“快递费”长途奔袭,算是应验了马克思说的:“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食品安全的品牌信仰建设不易,毁掉却可能是在一夜之间。虽然这批“核辐射”海鲜是输入型,但依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几年前,中国食品安全的信誉曾因问题奶粉跌入谷底,如今,国内奶粉虽早已“改

标签:冬奥会 评论 冬奥会项目 北京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