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评论 > 正文

微信别人看不到评论

时间:2017-04-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微信公众号如何申请原创评论赞赏功能

近期,微信平台陆陆续续邀请了不少公众号开通原创保护功能。

但依然有很多小伙伴会疑问:为什么有的账号有原创保护功能?他们是怎么申请的?评论和赞赏功能又是如何添加的?所以下面再来科普下这几个名词,继续传播“保护原创”之理念。想直接看答案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拖到文章结尾处看三句总结话哦!

一、原创保护功能

随着微信平台的不断壮大,微信公众号数量与内容生产力出现了严重不对等的现象,文章转发满天飞,但文章作者总是缺少一个正名。面对这一糟糕的现象,微信开始着手保护“原创内容及原创者”的利益,净化、优化微信平台的内容。

>>>> 微信认证的媒体类账号

2015年1月22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原创声明”功能,第一批公测对象为微信认证的媒体类型公众账号。收到原创邀请的账号要先提交一个“原创声明功能申请”,提交给微信审核,一般来说审核时间不会多于一天。

正式开通了原创保护功能的账号在“图文消息”编辑页面中编辑好内容后,编辑框最下面有一个“申请原创声明”,点击后根据提示选择是否为“公众平台首发”并填写作者名称就可以啦,原文链接和平台名称则是选填项目。

申请“原创声明”的文章群发成功后,“原创声明”系统会对其进行智能比对,确定文章是否为原创,确定后才会在文章标题下方显示“原创”二字。

当有其他账号转载有“原创保护”的文章时,系统会在转载文章中自动注明出处,且放上可跳转的原创者账号名片;除此以外,原创账号还会收到平台整理的转载文章的数量和具体明细,同时支持一键举报所有抄袭者。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认证媒体号都会被邀请,你得注册、运营时间在1年以上,且有持续的运营规划;文章的原创度超过80%,且最近一个月发表的原创文章不少于4篇;当然,也不能有抄袭、诱导分享等违规记录。

>>>> 自媒体账号

在公测了一段时间后,2015年3月底,全新升级的原创保护功能的公测橄榄枝也伸向了部分个人自媒体账号。

升级后的“原创保护功能”更加强大——不仅仅有原创声明标识,还有评论、赞赏和页面模板,一共四个功能,很多自媒体人表示“用起来很爽”,也让更多订阅号运营者和自媒体人眼馋,毕竟辛辛苦苦创作的内容是需要被认可的。

但这里要插一句,原创、评论、赞赏这几个功能并不是捆绑在一起的,就像最近新被邀请的原创账号中,只是先开通了原创保护功能还有页面模板功能,评论和赞赏是没有同步授权的;据说评论会逐渐开放,而打赏则是以个人主体注册的账号才会有。

>>>>“原创邀请码”

除了上面四种功能权限外,拥有原创保护的账号在最初的时候还有极其珍贵的“原创邀请码”,他们可以邀请更多坚持原创的个人类型公

众号,但每个人的邀请数量有限,一般为两个,被邀请者的信息仍需提交给微信团队审核。不过目前“原创邀请码”已经被取消了,想要被邀请只能等待微信平台的官方邀请。

二、评论功能

评论功能比原创保护功能出现的要早一些。2014年12月18日,一个叫作“骑行西藏”的帐号下突然出现了若干评论,迅速引来各派微信运营者的围观;接着就有一些认证的订阅号接到微信发出的内测邀请,被邀请的账号可通过微信后台添加“评论管理”的模块。

对于这一功能,微信对其的默认设置是“不开启评论”,公众号在发布文章之前可进行选择,只有关注了这个账号的粉丝才能进行评论。此外,在文末显示的这些评论都是经过运营者审核的,每篇文章的评论不能超过50条,对所有阅读文章的人都可见。

不过目前评论功能仅对有原创保护功能的账号开放,对大多数账号来说,评论功能依旧出于内测阶段,无法主动申请。

三、赞赏功能

赞赏功能也是依附着原创保护功能出现的。微信不仅要保护原创者的隐形版权利益,还在为大家的经济收益着想,毕竟码字不易啊!

“赞赏”功能放在了图文消息的末尾位置,进入赞赏页面后,单个人的赞赏金额在1–200元之间,且必须是整数金额;而每篇文章的赞赏收入不能超过5万元。

虽然这一小功能算不上“魔鬼经济”,但利益的驱动,会反向鼓励更多的原创、优质内容的出现,如此一来,微信和原创者都达到了彼此

的目的,可谓双赢。

四、页面模板功能

与原创保护功能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页面模板功能”,且分为列表模板和封面模板两种风格。

通过这一功能,公众号可以将以往一些文章放在自定义菜单中作为目录,打开后的页面还有更详细的分类,当然也可以分享给其他朋友,类似于一种“账号专属App”,视觉上也比历史记录更加一目了然。 不过,一个好消息就是,这一功能虽然目前仅对以个人主体认证的公众号,但微信正在内测以企业为主体认证的公众号,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又有一大波公众号可以享受这一福利。

五、超链接功能

除了上述功能外,拥有原创保护功能的媒体类账号和自媒体订阅号还可以在文中添加超链接。

在他们的素材编辑后台,工具栏上有“超链接”图标,他们可在文本或图片上直接链接“已发送的图文消息”,不再需要用户关闭当前文章回复关键字获取了。是不是觉得方便很多?

关于超链接的设置,可以上网搜索一下相关教程。

关于目前的原创保护及相关的功能的信息就是这么多,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原创保护功能由微信平台向原创能力强、通过微信认证的媒体类账号以及部分自媒体账号发出邀请。目前正在逐步扩大原创账号比例,但有原创保护的账号并一定会同步开通评论、赞赏等功能。

评论和赞赏功能都是依附原创保护功能而来,但并不是所有原创账号都有。评论内容由公众号运营者选择性公开,最多显示50条;一篇文章的赞赏金额最多不可超过5万元。

页面模板和超链接功能在开通了原创保护之后就可以正常使用啦!页面模板相当于一个内置的APP,可以将以往推送的文章以APP的形式放在自定义菜单中,此外还可以在文章中插入已推送文章的链接,方便用户直接跳转阅读。

篇二:我看微信沉迷

头条 | 微信成瘾,是社交幻化,还是自我迷失? 从2011年以来,微信作为社交媒体迅速崛起,目前全国至少有6亿个微信用户,且数量在持续攀升,微信已超越微博成为最受欢迎的社交方式,作为微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圈子文化,微信所创造的“朋友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微博迷”们的社交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网民而言,如果有一天离开微信,简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恐慌。显然,以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极大地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时空概念、文化氛围和心理方式,它所创造的新型社交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身体、情感、话语与文化的概念内涵,体现出“微文化”的巨大影响。对于微信社交的自由、平等、随性和开放的优势,已经被不断地放大且形成了巨大的营销效应。但是,关于微信成瘾所导致的社交幻化和自我迷失问题,却鲜有专文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将微信成瘾视为网瘾的一种表现方式,以微信社交功能作为研究的重心,探讨微信成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微信社交:交流并非意味沟通

按照字面的理解,微信是通过简短的文字进行交流的“信”,是私信、短信功能的扩张,它延伸了互联网的诸多互动与交往功能。随着Web3.0时代的来临,网络本身已经成为“社交图谱”。尤其是多媒体交流方式的发展,使微信交流充满了文字、图片、视频的丰富想象。而微信聊天(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微信别人看不到评论)对外部设立界限,使其圈子文化限定在“朋友”的范围之内,让参与者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但是,作为Web3.0时代的时髦交往方式,微信既是一种“圈子文化”,又是网络亚文化的重要源头。它虽然属于私人交流方式,却是网络世界中的一种“亚媒介”。其朋友圈可以随时携带各类信息进入“内群”中,微信圈所展开的交流和讨论,仍然与网络公共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微信的“写作”与手写时代的书信有着根本的区别。书信首先是由于地理空间的存在而产生的双方交流,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手写文字区别于复制文化的情感效应。“写信”与“读信”是在特定的情感空间里进行的仪式化“场域”,手写的书信是书写者的叙述、思想与情感的交织,是对特定对象一种空间上的倾诉,并通过书信旅行时间上的差异期待对方的回应与交流,“我”和“他者”在书信交流中存在着情感互动与依恋。字里行间表现了对人物、事件和生活世界的勾连,具有文本的完整性、逻辑性和想像力。而对于“读信人”而言,读信犹如“读人”,远在千里可感知友人过去的思想和生活踪迹。因此,书信和眼泪一直是感情的一种凭证,而见字如见人、睹物思人仿佛也就具有了更充分的理由。这种时空的回响和情感的互动是书信作为私人交往方式的魅力所在,也是体现手写文本的思想性、逻辑性和生命力所在。

但是,微信虽然在形式上继承了书信的交流功能,却与书信的情感沟通功能有较大差异。首先,微信是一种集体意义上的圈子文化,缺乏对个人的专注和投入。对于那些建立微信圈的用户而言,尽管他们可以通过电话号码、QQ群、群聊号、公众号和社区寻找合适的交往对象。这看起来似乎有较大的交往选择性,但是,从实践层面上,一般人经常联系和交往的圈子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人,而大

多数微信号加入的朋友远超过这一数量。由于一般手机用户存储的联系人达数百乃至数千人之多,似乎每个人都抽象成为一个手机号码。对于手机中许多“陌生的熟悉人”的微信邀请,按照许多微信用户的经验,从礼貌的角度考虑,一般不会轻易拒绝。因此,微信号所连结的朋友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朋友”,而是交往意义上的“熟悉人”,有些甚至是仅知其名而不知何时见过的“过客”。一位报社老总谈到不设微信号的原因时就很坦率地说,他手机上有近8000个手机号码,许多手机号是工作和业务上的“保持者”,如果建立微信圈,对于那些突然撞入的“发言者”,如果不回信不太礼貌,而回信又“无话可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微信朋友圈与现实的社交圈有着较大的差异。微信圈并非完全基于信任而建立的小众社交圈,圈中的“陌生面孔”也并非个别现象。微信圈将社交圈子进行符号编码和再度链接,并没有强调交往的个人属性。相比较而言,“微博是社交化的媒体,而微信是媒体化的社交。”尽管微信与微博的公共交往有较大差异,但微信仍然是虚拟交往世界中的一个中介和连接点,其点对点、点对多的互动交流方式,与书信用信封限定单一的联系对象有着很大的差别。从这个层面上看,微信的多元交往方式虽然便捷,也具有“强联系”的社交功能,却难以体现对某个交往对象的专注和情感归属。其次,微信交往是一种“有限度”和“碎片化”的交流,缺乏完整的文本意义。在网络所建构的“片断主义社会”中,微信具有网络文化“涣散”的一般特征。从表面上看,微信用户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随时随地联系朋友圈的任何人。但是,根据大多数微信用户的经验,微信聊天存在着“选择性交往”的问题。对于数百乃至上千的“朋友”,如果平时缺乏联系,突然向对方发信,无论从意愿上还是在情感上,都缺乏“交往动力”。而既便是偶尔与多年未联系的朋友在线聊天,也会由于“话语贫乏”而难以持续。因此,对于许多微信用户而言,“聊天”并非是随意找人,而需要考虑对方的“回应度”。而进入微信聊天环节之后,互动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与书信互动由于时空差距而存在思考与记忆的环节不同,微信的即时化互动则是“随意”的交流。由于双方并没有为了聊天而准备充足的“主题思想”,微信聊天往往是“漫不经心”或者“三心二意”的。对于聊天者而言,文字的输入并非是完整的思想表达,而是某种即时性思绪的电子书写。双方在交流时很难集中精力讨论某一主题,往往会随意性地转移话题。当一个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回应,另外一个问题又会凸显,这种杂乱的信息碎片让双方难以深入交流,更难以形成深度的情感体验。而由于片段性的输入和漂移,聊天的文字往往缺乏逻辑关联和系统思维。这种漫不经心的互动很难实现情感上的交融和交往上的“凝视”,加上双方的身心状态和网络情境的差异,许多话题并非出于真实情感的流露,很多情况下往往是“逃避”式的回应。“交流的无奈”是微信交流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随意性的文字更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杂烩,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文本。对于“聊过即走”的用户而言,“聊天”仅仅就是“聊聊”而已,那些杂乱的聊天记录根本毋须保留和记忆,聊天内容很快成为瞬间即逝的信息符号,难以在聊天者的思想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主题的不断转移中,许多聊天者甚至是在“向微信说话”而已。

再次,微信朋友圈的“分享链接”制造了“共享文化”的虚假繁荣,并消解了微信的互动沟通价值。微信区别于一般网络社交工具的重要功能就是朋友圈的信息共享。微信用户利用朋友圈建立的各种链接,能及时了解圈子内外各种信息,

可以说,每个“分享链接”就是一个超级文本。而每个文本则建构一个具体的“事件”,让阅读者能够获得新的信息消费通道。然而,由于每个微信用户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数据库,而圈子里的朋友们将“分享链接”作为主体性存在的重要方式。如果说有些朋友由于种种原因存在“聊天”的困境,而向自己的朋友圈发表信息则享有充分的权力与自由。这些漂移的链接拥有无法计算的即时性指令,信息可以在数亿用户之间通过各种链接进行复制和传播,任意“转发”是任何微信用户轻点手机界面即可完成的事情。而用户利用微信平台的自我展演,则实现了“微时代”人人都是主角的技术跨越。“我”与“他者”都可以随意到朋友圈任意发表言论,展示自己的生活世界,即时性的文字、图片、视频成为书写网络人生的基本方式。如果说“我微信、故我在”是一种新媒体生活方式,那么,“我链接、故我在”则成为微信自我表达的重要动力。而每个链接所具备的评论功能,则为每条信息发布者提供了获得赞赏的机会。在信息“链接”组成的圈子共享文化中,“赞”与“不赞”尽管是阅读者的自由,但是被信息充塞却是无奈的选择。尽管用户也可以遮蔽某些不受欢迎的“闯入者”,但是,却难以逃离朋友圈提供的信息杂烩。当我们进入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之后,情感沟通功能已极大退化,而不自主的浏览却让我们无法“全身而退”。

二、微信成瘾与社交幻化 据《指尖上的网民》在2014年的最新统计,中国网民中,20%的人每天查看100次手机;23%的人生活必需品没有手机会心慌;34%的人起床第一件事看微信。所谓“早上不起床,起床就微信;微信到天黑,天黑又微信”。这一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当下微信热所导致的微信成瘾状况。微信成瘾是网瘾的一种类型,具有网瘾的一般特征。但是,由于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特殊属性,微信成瘾则更多地表现为“社交成瘾”,或者说陷于虚拟社交而不能自拔。与传统的SNS社交方式不一样,微信用户拥有真实的身份,对于每个参与者而言,这种身份符号在网络世界的真实存在,对微信用户的网络交往具有一定的规约性。但是,由于微信强调圈子交往的“小社群主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实社交的双向性互动模式,尤其是微信聊天群的广泛存在,极大地增强了集体社交的功能。因此,微信对“熟悉人社会”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对圈子文化的归属感。也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指出的“内群认同”,个体能够在内群认同中获得“自我利益”。这种虚拟的群体交往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集体文化”的缺失,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学习压力的加大,许多人为生计而奔波,社交圈子日益狭窄,生活方式也极为单调,很少与同事、朋友进行深度交流,对于许多深处焦虑和孤独的人而言,打开手机,虽然能找到无数个号码,却难找出几个合适的倾诉对象。这种现实社交的狭窄和无奈,让许多人以“屌丝”、“宅男宅女”自嘲。而微信则从技术上改变现实社交的时空问题,试图让用户随时随地抵达他的交往世界。但是,微信本质上仍然属于网络虚拟交往,并且带有“符号社交”的基本特征。当用户过度依赖这种虚拟化交往之后,就会陷于“他者世界”而茫然遨游。

首先,微信成瘾是对社交价值的一种消解。交往是人的社会化的必然需求,也是人性的本质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被社会接受、“被他人喜欢”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是因为它们可以阻止孤独感的迫近。朋友是体现自我价值并获得社会赞赏的基本对象。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就是强调人的社会归属感。对于一个正常的人而言,没有朋友就意味被孤立,很难获得无私帮助和精神

安抚。因此,获得赞美和认可是正常人的社交动机。但是,微信将现实社交转移到网络空间,试图以“符号社交”代替“现实交往”,以此实现人的交往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现实社交的专注和情感价值。在现实社交中,双方需要用眼神和身体语言表达情感,需要身体与思想的高度统一,需要从内心表达真实的想法。但是,微信社交则体现身份符号与交往情境的矛盾,用户试图联系一个朋友,这个“他者”的交往状态却是不确定的,他也许在工作、也许在应酬,也许根本无心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网络表达就是一种没有边际的交流应对。而微信成瘾者如果经常寻找交流对象,遇到这种“无聊应对”的概率就更高。其结果是,“我”经常叩问“他者”,“他者”却在进行“无聊”式应对,双方无法进行深度互动,更难以达到情感和思想交流的目的。微信成瘾者打开了一个朋友圈子,却没有打开一个心灵世界。尽管他可以不断地点击不同的朋友符码,但是,交往心理和生活节奏的不同步,极大地影响到微信对话的质量和效果。尤其是对于圈子中存在的大量“陌生的朋友”,会对对方的频繁打扰而心存不安,应付式的交流也只好用“呵呵”体来表述。 其次,微信成瘾会导致“公共价值”的消解。微信强调朋友圈的信息共享,创造了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分享方式,这显然有利于用户分享圈子文化的诸多红利。尤其是一些朋友发来的具有独特性、思想性的文章,会给用户诸多启迪和思考。但是,微信成瘾者则陷入了“信息消费主义”的泥潭,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朋友圈,力图不放过任何一条新的链接。然而,他们是“浏览”而并非“阅读”,他们并不在乎链接的文本价值,而是以“我看过”作为一种“文化资本”。这种漫无目的的消费倾向,导致了他们对朋友圈的“信号”极度敏感,一旦有提醒的标识他们立即投入到浏览的情境之中。事实上,朋友圈提供的分享,除了少部分体现朋友旅游、居家、工作的“生活现状”之外,大部分是转发的时政、育儿、养生、保健、娱乐、杂谈之类的信息,重复率很高,是一种典型的“复制文化”。尤其是所谓的修身养性的文章,初看几条尚有收获,但每天接触到大量所谓的“感悟”之后,其文本的思想性已经被稀释甚至消解。此类所谓的“心灵鸡汤”很难具有教化意义,与诸多其他杂乱的信息一样,仅仅是被浏览的对象而已。既便这样,微信成瘾者却对朋友圈的链接心向往之,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沉浸在飘渺的信息杂烩之中。他们没有预设观看的目的,“浏览”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一般的上网浏览新闻网页情形不同,由于这些链接经过朋友们的“推荐”,他们从心理上认同“圈子”所带来的信息,而他们进入这样的一个信息共享环节,似乎能够找到一种“社群主义”的存在感。然而,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各类链接的内容,就不难发现许多信息不但重复,而且已广为传播,甚至许多朋友圈的链接文本具有较多的雷同,尤其是朋友圈的相互转发,使任何一条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地流传于无数个朋友圈。由此可见,朋友圈的信息具有很高的复制性、随意性、混杂性,很难体现朋友圈“共享文化”的个性。

微信成瘾者每天不断浏览大量的“转发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虚假的消费需求。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读什么,不理解朋友链接的目的是什么,也很少有时间对各种链接进行“点赞”。过度信息分享往往让他们轻松离岸,却无法找到上岸的通道。他们是漫无目的的游荡者,在朋友圈制造的信息杂烩中看到的是“无心之果”。频繁的浏览并不能带来心智的提升、精神的愉悦、身体的放松。相反,浏览越是频繁,他们就越感到焦虑。由于过渡地沉溺于一个小圈子信息,

他们往往对朋友圈的文化共享和互补功能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他们而言,谁在转发,谁被转发的意义并不重要。因为复制和粘贴是通用的工具,到朋友圈里并不是看“朋友”,而是看热闹。对于微信成瘾者而言,不断更新圈子里的各种分享信息,比思考信息的价值要重要得多。随着无数链接和垃圾信息的大量累积,朋友圈里的朋友意识逐步淡化,信息共享与互动的价值也逐步消解。 最后,微信成瘾会导致群体交往的失语。从理论上看,微信所提倡的圈子文化与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一定的耦合,但是现实社交重在实际联系,需要双方的身体在场。比如聚会、谈心、互访等等,往往需要双方投入一定的时间和情感,更需要尊重对方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但是,微信创造的群体交往方式,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实社交的规则,尤其是在“议程设置”上,微信用户的社交往往以“我”为主,“他者”是不确定的多数,“户主”所建构的朋友圈,在交流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对于圈子中的朋友,用户拥有选择的自由。而微信成瘾者片面追求这种自由,试图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社群文化中始终把握话语主导权。在一对一的交往中,也许朋友圈里的个体会根据情境进行选择性对话。但是,微信成瘾者往往会对积极回应者较为关注,并“及时跟进”,不断制造“话题”要求对方回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交往暴力”,“他者”的被动应对即便是心不在焉,也会因此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朋友之间性情不合,便会以各种理由避免见面。但是在微信交往中,“我”把握了交往主动权。对于那些微信上瘾者而言,话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朋友要“冒泡”,要有人不断来“接茬”。这就造成了微信交往的自我中心主义。然而,这种中心主义并非以“舆论领袖”为标识。由于朋友圈的人缺乏话题关顾,微信成瘾者如何说、说了什么,在一对一的交往中,往往不被圈子里的人所发现,所以,朋友圈的人被视为随意挑选的“陪聊对象”,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互动。虽然朋友圈有无数个体,但对于微信成瘾者而言,他就是“主人”,无数被加入到圈子里的朋友,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这显然脱离了社群文化的本质,更谈不上民主协商的精神。

微信聊天群与QQ群有类同之处,但看起来似乎更为紧密,以同学、师门、小团体、同乡等为社群符号的各种聊天群,使群体参与变得便捷和多元。由于这些聊天群设立了40人的上限,以此限制参与者的数量和范围。但是,它仍然属于小型的公共文化圈,并为核心成员的多元互动和信息共享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然而,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由于许多微信成瘾者对“群聊”极度偏爱,往往利用这一公共平台来体现“与众不同”,经常在群里发表各种意见,提供各种链接,引发各种议题,意图主导小群体的话语权。对于许多群聊者而言,加入一个新的群体,并非要屈从某个意见领袖,而是寻求新的集体交往方式和群体归属感。但微信成瘾者则将群聊作为个人展演的舞台,根本不顾忌群聊成员的感受,任意闯入群中发表各种奇谈怪论,并要求群里的“亲”们及时回应,体现了明显的话语霸权和自我中心主义。这就让许多参与者被“边缘化”,无法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有些成员由此而中断此类群聊,不再在此类群里出现。而微信成瘾者似乎不顾忌“他者”的观感,仍然不断地挑逗其他人回应,并利用各种机会在不同的群现身,试图强化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然而,随着此类话语暴力的不断蔓延,许多微信群已逐步丧失了群体交往的功能,参与者不断减少,微时代的“微民主”在现实运作中,受到了微信成瘾者话语霸权的挑战,并导致“小社群主义”的话语危机。

篇三:2016年即兴评述热点话题

2016年即兴评述热点话题

1、 你赞同拐卖儿童一律判死刑吗?

参考观点:我不赞同拐卖儿童一律判死刑这种说法。我国刑法对于拐卖儿童的犯罪打击也是很严厉的,拐卖儿童也是有死刑的。但是,如果说拐卖儿童一律判处死刑,那就有些矫枉过正。原因如下:(1)它与人们的朴素正义,与法理都是相违背的;(2)它并不能有效遏制拐卖儿童犯罪;(3)它有可能造咸死刑泛滥成灾; (4)刑罚没有弹性,就可能让有的人更加变本加厉地犯罪。法律是严谨和理性的,人贩子可恨,网民和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需要理性看待和解决。

2、高考作弊现象缘何“春风吹又生”?

参考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现有处罚措施不到位难以起到震慑作用。江西替考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水面下未被发现的黑色替考产业链令人担忧。面对黑色替考产业链,现有的处罚措施却并不十分有效。时至今日,我国仍没有出台专门规范考试行为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法规对行政管理人员、考务工作人员、监考人员以及考生的处理大都为短期的行政处分,处罚力度普遍偏低,难以对作弊者起到震慑作用。

(2)“一考定终身”导致成绩崇拜有增无减。虽说现在的高考已经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但是,在“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面前,高考的重要性不容小视。高考成绩不仅是学生,也是教师身上一道难以摆脱的压力。高考成绩还是政府对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学校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硬指标。

3、你认为网络提速降费会产生哪些影响?

参考观点:(1)“提速降费”这枚“石子”,将激起一连串“涟漪”。“提网速、降网费”将是重塑一个更加成熟电信市场的开端。市场竞争更激烈、市场发育更完整时,自会形成更真实、有竞争力的电信资费。

(2)提速降费有益于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从投资、技术、场地等方面而言,无疑能降低创业创新的成本门褴,令普通公众,甚至偏远地区的网民,都能参与其中。提速降费并不是单纯对网民让利,它事关互联网建设发展,进而对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包含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次考虑。

4、如何应对微信朋友圈中传播的谣言?

参考观点:

(1)微信是“双刃剑”,它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也混杂着各类虚假信息和谣言,让人真假难辨,甚至影响社会安定。这些谣言触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在社会上引起极大恐慌。(2)微信由于便捷高效、普遍参与等多方面的特性,能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大量用户。让每个人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促进社会信息的互动交流。然而,微信毕竟是一个虚拟空间,大部分用户在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时都不具备逐一进行查证的条件,这为网络谣言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间。(3)信息传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真实性,微信谣言的传播最终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双重损失。尤其是当政府和社会信任度下降后,一个极大的负面后果就是“造谣的成本会很低,而辟谣的成本则很高”。(4)对于每位微信用户来说,

都应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思考,不要盲目听信网络传闻,避免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惟有如此,网络民意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表达,进而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5、你如何看待高校“更名潮”?

参考观点:(1)虽然“专科学校”、“学院”、“大学”都属于高等院校,但听上去,“专科学校”似乎不虹“学院”高端大气,“学院”似乎不如“大学”上档次一一这正是高校“更名潮”的最大推动力,好面子的中国高校总是在学校名称上大做文章,并且乐此不疲。(2)很多高校改名字只是“换汤不换药”的面子工程,除了一大堆听上去“高大上”的校名,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相反,人们眼见的事实是,高校的科研竞争力没有上去,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却在不断下滑。高校“更名潮”是高等教育浮躁的一个突出表征,在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思维的指引下,注定无法建成一流高校、培养一流人才。(3)高校办学不能总在名字上做文章。高等教育要追求的不是校名的“高大上”,而是教育质量和科研实力的“高大上”。这需要每所高校明确自身定位,摒弃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积极修炼内功、发展内涵。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任,也是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

6、说说你对旅游客船“东方之星”沉没事件的看法?

参考观点:(1)目前有很多旅游团打着低价的名号吸引老年人参团,表面看为旅行团,实则为购物团。这样的旅游团不仅保证不了老年人的利益,还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2)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安全是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是旅游的血液和命脉。(3)对消费者而言,一个纷乱的市场是难以博得信任和支持的,无论是传统旅行社还是旅游景点,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从长远看,只有稳定、健康的市场环境才能为旅游企业提供更良好的发展空间。

7、你认可电视剧《虎妈猫爸》中以“虎妈”为代表的“魔鬼式”教育方法吗? 参考观点:我不认可虎妈的教育观念,原因如下:

(1)一直以来,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都被认为是没有绝对性的,一百个家庭会出现一百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和环境不同,所需要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所差别。(2)现在的母亲对“虎妈”式的教育方法抱有极其微妙的心态,一方面对其怀有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又趋之若鹜。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日渐残酷的社会竞争。当父母的,随着孩子的成长,遭遇着各种孩子间的比较,她们恐慌甚至无所适从,于是就为自己和孩子敲响警钟,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拼尽全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一个家长的期望,但是在教育方式上不可以用一刀切的做法。(3)家长都想把子女培养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不管孩子的意愿和天性,这样做容易让孩子走向极端。其实父母最重要的是应该在尊重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人格。

8、你认为在故宫拍裸照算不算艺术?

参考观点:我认为故宫拍裸照不算艺术。因为:(1)所谓人体艺术就是将人体的美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比如:雕像《断臂的维纳斯》、《大卫》。人体艺术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兴起,时至今日依旧是很多艺术家所钟爱的描绘题材。随

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越来越开放,城市雕像里都有类似的人体艺术雕像,这些雕像不仅没有遭到人们的唾弃,反而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摄影师让女模特赤身裸体在故宫拍照,其目的也是想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摄影师追求艺术创作并没有错,错在追求艺术的方法不恰当。(2)追求艺术创作的方法不恰当,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也就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反而会违背社会的道德规范。摄影师应该明白自己首先是人,就要遵守作为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而不是只关心自己的艺术创作而忽视自己的责任、不顾他人感受。(3)真正的艺术作品不仅体现的是艺术家高超的艺术手法,而且留给人们的应该是美的享受。这种以牺牲文物为代价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不可取,更算不得是真正的艺术创作了。

9、如何看待2015年复旦大学110 周年校庆形象片抄袭事件?

参考观点:我认为复旦大学这种抄袭的行为不可取。(1)复旦校庆宣传片涉嫌抄袭,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它所体现的内地高校创新乏力,则具备相当的普遍性。换言之,抄袭事件只是导火索,点燃的是此前普遍存在的不满和焦虑。(2)创新乏力不仅体现在大学,也是现下内地企业乃至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短板。在更大的背景下看抄袭事件,就具备了寓言色彩,该反思的不仅是一所大学,而是要思考如何提升国家创新力的寓意。百年前中国落后挨打,国人反思要立足世界之林,首要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但后来发现那只是表面,寻求制度变革才是治本之策。现在要打破创新的瓶颈,也不能停留于一个宣传片、一个产品、一个技术的学习,而要追寻创新受阻的制度原因。

10、你认为青春片为什么依然这么火?

参考观点:青春片依然这么火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从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青春》开始,国产青春片逐渐形成一整套成熟的营销模式:前期预热、中期引爆、后期升华。电影发行方用各种方式来对影片进行宣传,尤其是微博大号的转发,可以让电影迅速成为热门话题,并带动票房的飙升。(2)从《致青春》开始,将知名青春小说改编成电影己成为热潮。2015年上映的《万物生长》、《左耳》、《何以笙箫默》都是如此。影片从立项开始便已具备天然的粉丝群和话题炒作的条件。(3)导演的名人效应让电影更有号召力。明星名人纷纷转行成导演已经成了一种流行趋势。在目前票房过亿的国产青春片前十位名单中,由“跨界导演”执导筒的就好几部。其中包括作家郭敬明的 《小时代》系列,此外还有同为作家的韩寒的《后会无期》、苏有朋的《左耳》以及何炅导演的《栀子花开》,青春片都是他们首次当导演的不二选择。

11、评论高三学生在高考前夕集体撕书这种现象。

参考观点:我认为学校制止和处理学生集体撕书行为,十分必要。(1)学生集体撕书行为,从小处讲,既是一种浪费,又污染了校园环境;从大处讲,书是人类知识延续的载体,是人类思想的航标,可见,撕书是一种文化暴力,与当今的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因此,学生集体撕书,首先该反思的是学生。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新的开始。考生应该以更理性的方式来调节考前或考后情绪。(2)学生集体撕书,更值得学校和老师反思。虽然学生撕书不理性,但同时也折射出了中国毕业仪式意识的欠缺7。国外高中生的毕业都相当严肃、隆重,毕业时,所有的家长会到学校为孩子庆祝。但是,目前中国缺乏这样一种仪式。因此,我们国家应该有这样一个有组织的仪式,让所有的高中生知道自己毕业了,成年了。特别是,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学生将教科书一届一届流传下去,

这既是一种节约方式,也是对学习精神的一种传承。

12、留守儿童自杀,究竟责任在谁?

参考观点:我认为,最近几年,中国内地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是造成上述悲剧的直接原因。留守的儿童,一年甚至多年都见不到父母,因为得不到照顾,留守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比率比非留奇儿童高,同时他们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他们的烦躁、孤独、闷闷不乐等负面情绪的几率也高于非留守儿童。父母爱的教育缺乏与上述悲剧的产生也不无关系。在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的父母这个群体受教育程度是很小的,即使受教育程度很高,在单方面追求升学率的今天,他们在学校里也不会受到很多有关爱的教育。在公司里,老板只追求生产效率,更不会教育员工去关心爱护家中的孩子。

我认为中国目前教育中,最紧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国民进行爱的普及教育,所以在各个学校、各个公司非常有必要增设一门新课程,叫爱的教育,让人们去学习自爱和爱人,学习爱的内容,学习表达爱的艺术,让人们的人格变得丰盈,进而获得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功。

13、你认为怎样规避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参考观点:减少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要从多方面努力:(1)除了众所周知的网络游戏登录实名制和对网吧经营时间进行规制外,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网络游戏的暴力性评估和分级制度。(2)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游戏中出现过分血腥的场景,减少杀人抢劫等与现实社会道德体系背道而驰的内容。(3)网络游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网络暴力游戏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单纯地依靠“堵”是不现实的,最重要的是摒弃其中不健康的因素,通过高品质、积极健康的游戏内容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游戏娱乐观,引导网络游戏健康发展。

14、教师搜出学生3 部全部摔烂,这事你是怎么看待的?

参考观点:这件事去可以一分为二来看:(1)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有管理手机的校规,学生必须遵守。违反规定,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理。而另一方面,老师应该有基本的法律意识和底线,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对于收缴的手机,其所有权没有改变,还是属于学生的私人财物。所以,老师应该妥善保管,或交给家长,或在周末让学生带回去。老师没有对手机的最终处置权,手机砸烂,不仅方法过激,教育效果也未必好,应该赔偿。(2)师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泵,老师依照校规管理学生,是正常的工作行为,但老师却没有权利将学生的私人物品破坏。如果破坏了,也绝不会因为双方存在师生关系,而改变“损坏他人财物”这一违法行为的性质。所以,老师摔碎学生手机,应当赔偿。此外,老师这种简单、过激的行为,还会产生示范效应,给学生脑海中留下“粗暴解决问题”的处事态度。

15、你会在网上转发或是阅读“心灵鸡汤式”文字吗?

参考观点:心灵鸡汤也是分为很多种类,我会辩证的来看待那些励志的文字。

(1)表面上看来,心灵鸡汤似乎是一种非常棒的文体,这是为什么大多教人都喜爱这种文字的原因: 因为他们觉得,无论如何,鸡汤说的结果是好的,带给了人满满的正能量,能鼓励人们继续为自己 的目标奋斗。鸡汤文中的主角由于转变看待问题的视角或者耐心等待,就会有个美好的结果,这样 的

故事给焦虑中的读者指出了一个看似明朗的方向,这无疑能缓解、安抚其紧张的情绪,对未来有了一定的安全感。 (2)现在有许多不同的放松方式,上班族、学生族在休息时间以为刷刷微博、朋友圈既不占用大量时间,又能放松神经。很多人就在拖延情绪的感染下,不知不觉花费很多时间在“放松一下”上。

(3)心灵鸡汤语言温和、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如果阅读的时候能够正确吸收能量,转变看待问题的视角,对于缓解情绪上的失落、纠结,还是有一定帮助作用的。但是如果仅仅依赖于心灵鸡汤,试图通过阅读几篇文字就可以解决现实困境,那还真是有些困难!如果真想家庭幸福、学业顺利、事业成功,从根本解决问题,努力提升自己,可能才是走上人生巅峰的唯一道路。

16、明星吸毒应该被封杀吗?

答题参考要点:我反对全面封杀吸毒明星。原因如下:(1)我相信我国的文艺体育界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是比较好的,大多数是守法、自律的,吸毒的只是少数人的行为。社会上之所以关注“明星吸毒”,甚至一度引起热议,主要是由于明星的知名度和社会期望度比较高,而他们中的少数人不顾及自己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为寻求一时快乐、刺激而放纵自己吸食毒品,触犯国家法律,确实令人感到气愤。(2)明星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误,对此,社会也应对他们采取教育挽救的态度,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戒除吸毒恶习,早日重返社会。任何人只要是戒除了毒品,改正了错误,社会都应给予鼓励和支持。作为特殊人,明星获得了来自社会的广泛关注,属于公众人物。公众人物不同于普通人群之处,在于其获得了公众对社会道德的寄托,也因此将普通人的情感甚至尊敬给予了明星,因此,明星们自己应该恪守公众人物的行为准则,不辜负社会的期待。(3)明星作为普通人,也是一类特殊的普通人。社会可以追捧明星,同样也可以痛打明星。选择权不在社会,而在于明星自己。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封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7、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谈谈如何保护长城不被破坏?

参考观点:保护万里长城需要采取的措施:(1)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对长城的保护中,而民间力量也期待着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我国拥有长城资源的省、市、区多达17个,长城保护不可能全由中央财政支出,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地方,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地方的文物保护经费严重不足。针对长城保护的最大瓶颈一一资金,我呼吁,成立长城保护基金会,向社会募集资金。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项目,如建立长城“里程碑”,由企业、个人认捐,这样长城就和无数的入有了关联,不仅解决了经费问题,同时守护人员不足的现状也将得以缓解。(2)成立长城文化保护研究会,在沿边的每个城堡,每个乡镇,每个村落都有会员,提高他们保护长城、研究长城、爱护长城的文化意识。

18、你认为手机软件预约专车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参考观点:从“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专车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出行服务创新,优化了资源配置,缓解出租车供需矛盾,有效帮助市民出行,减少环境污染,也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所以,应尽快调整相应的法律法规,把专车服务纳入法治框架。(1)弊端:很多城市认定“专车”非法指向的是没有运营资格的私家车,这是有理有据的。专车的出现,一定程度扰乱了整个行业原有的秩序。此外,从司机上岗考核、定价合理性、发票、保险赔付等各方面来讲,专车都没有受到正规监管,根本不能保障乘客利益。此外,专车也严重冲

标签:看不到 评论 微信回复别人的评论 微信删除别人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