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聘任书 > 正文

[关于高校助学贷款中诚信教育的思考] 高校助学贷款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校助学贷款制度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部分贷款学生诚信严重缺失。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诚信缺失的现状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探讨了助学贷款中诚信教育的实施途径,以期为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 贷款 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和品质关系着良好社会风尚的建立。随着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在2000年正式全面实施,解决了无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体现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原则,但是,这项“民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尴尬,其中部分贷款学生诚信缺失成为最严重的问题。他们毕业后不能按期清还贷款,甚至有些人恶意拖欠贷款,造成很多不良后果。诚信缺失现象不仅局限在贷款学生中,恶意拖欠学费、考试舞弊、伪造个人简历等等这些行为都时有发生,并且因为不诚信,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诚信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诚信缺失对助学贷款大学生的影响
  1.诚信缺失对助学贷款大学生学业的影响
  高校中绝大多数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能够做到学而有信。但是,由于这部分群体基本都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些学生为了取得奖学金、助学金,也受时下高校内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期末考试为了取得高分,采取抄袭的形式,蒙混任课教师。甚至有些学生在考试过后还采取请客、送礼等方式,要求老师提分、加分。这种现象的存在,对学生本人的诚信观念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业是否良好的完成,对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学风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学业上的不诚信,同样可以反映这个人思想深处诚信意识的欠缺,为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2.诚信缺失对助学贷款大学生求学的影响
  据有关调查显示,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毕业生不能按时还款的行为在银行和学生之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坏账率高,有些商业银行不愿开展助学贷款业务,或者申请助学贷款成功率相当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的不按期还款会对后人申请助学贷款带来难度,因此高校申请助学贷款大学生应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观念,在待人接物中讲求诚信,信守承诺。在申请助学金、助学贷款和自主择业等时候,讲求诚信,实事求是,争取做一个文明守信的大学生。
  3.诚信缺失对助学贷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诚信”二字,犹如一块金字招牌,中国从古至今用人的标准都是“德才兼备”,可见用人单位求“贤”若渴。诚信,就是竞争力,就是品牌,就是效益,就是财富,就是成功。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毕业后能够按时还款,可以积累良好的信用度,为以后在银行开展各项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如果毕业后不能按时还款,甚至拒绝还款,就会出现很差的信用度。在信用程度评价体系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信用度的丧失,无疑会让毕业生在社会上寸步难行,甚至可能会因此失去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因此,诚信对助学贷款大学生就业来说,尤其重要。
  二、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实施对策
  对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诚信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的丧失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只有结合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情况的现实特点,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1.更新诚信教育观念,广泛开展切实有效的诚信教育活动
  高校教育其实质应是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诚信教育也符合这一教育特点,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坚持主体性和实践性原则。对于需要国家资助的贫困生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们,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诸如开展诚信教育讲座、诚信教育班会、诚信论坛、讲诚信典型人物宣传等形式,不断启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去体会诚信、理解诚信、相信诚信,并自觉运用诚信,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精神需求,自觉成为一个讲诚守信的合格大学生。
  2.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校园文化氛围,健全大学生诚信考核体系
  我校的校训为“明德笃学、践履维新”,讲求的是知行合一。只有让大学生在一个制度健全、校风严谨、学风端正的环境中,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因此,学校应完善大学生信用制度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定期将学生守信和失信的行为记录在案并装入毕业生档案;加大信用制度监督机制,定期组织诚信评估小组对每个学生进行诚信评估;加强违反诚信惩罚机制,让学生明白在学校失信会受到校规校纪的处罚,走向社会,会受到法律及法规的惩处;把学生诚信记录作为评奖评优、入团、入党的重要考核标准。只有使大学生们从心底体会诚信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把诚信意识外化为诚实守信的日常道德行为。
  3.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共同完成对助学贷款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大学生从背上书包到走入大学,经历了十几年的求学之路,家庭的影响对大学生影响是最广泛的,也是最深刻的。在当今不良风气充斥社会各个层面的情况下,一些家长的不诚信行为也给大学生们耳濡目染最直接的教育。作为连接社会最后一站的高校,在短期内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学校需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努力找到学生不诚信的思想根源,并且国家也应建立机制,净化社会风气,努力营造讲诚守信的和谐社会环境,提高学生的信用观念和意识,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助学贷款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之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诚信贷款意识和诚信还贷的习惯,珍惜自己的借贷信用和名誉,自觉依据贷款合同履行还款责任,成为具有良好诚信意识的公民。
  
  参考文献:
  [1] 姜旭萍.高校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现象探析[J].当代经济,2009(5).
  [2] 杜喜荣.论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6(7).
  [3] 林莉.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4).
  [4] 龙显均.从国家助学贷款看大学生诚信危机[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5] 王瑶.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诚信问题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0(3).
  [6] 李本亮,陶知翔.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9).
  (责编 张晶晶)

标签:助学贷款 思考 高校 诚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