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企划书 > 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时机,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就我的经验谈谈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几点做法。
  1.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认真听讲是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的重要前提,为此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非常重要。我认为认真听讲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看、听、想、说、做。看,就是看老师和同学的演示、板书及动作,做到看时不动口。听,就是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有时课堂上常常是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所以在课堂上我常常提出这样的要求:“当别的孩子发表意见的时候,其他孩子一定要认真听,看看你的想法和他一样吗?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意见?”除此之外,我还经常发小红花表扬那些听得认真的孩子,以此激励其他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想,就是想学习的内容和问题,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所以,每当让学生回答问题前、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前,我都会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先想一想。说,就是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每当孩子发表意见时,我常常要求孩子们把话说完整,并鼓励孩子们在交流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做,就是操作学具、做好练习。我要求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亲自参与。在只有教具的情况下,我常邀请孩子们上台来演示,进行具体操作,使其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在小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上,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他们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首先,根据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方法,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读课本。其次,要培养学生根据题意独立阅读课本的习惯。有些学生常依赖教师读题和提示,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在读课本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三动即动脑、动笔和动嘴。读题时要让学生积极的动脑思考题目的关键部分,动笔圈画出题目的关键词语,动嘴读出题目的主要条件和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题目意义的理解。最后,要求学生养成课前和课后阅读的好习惯。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数学课外书籍,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由于学生能对所读书籍进行思考,因而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学习兴趣越高,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上的《你知道吗?》,还通过网络下载一些中外数学小知识介绍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做作业时精力集中,字迹工整,不在作业上乱涂乱画。②作业要按时完成不拖拉。③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④做作业要逐步提高速度,要注意对个别运算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培养。⑤做作业时遇到疑难问题是难免的。通常会现两种情况,一类学生遇到问题不动脑筋,立即就去问老师或同学,这样长期下去就形成了依赖心理。另一类学生对于一些疑难问题思考了很久,可谓绞尽脑汁还是做不出来,可就是不去寻求帮助,怕别人笑话,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两类都是不良习惯。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去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要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学生实在解答不出来,要引导他们及时发问。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培养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环节必不可少,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只有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4.养成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探究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孩子只有亲身“感受”,才能做到真正“理解”。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我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教学“9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拿出9根小棒,再让学生把这9根小棒分成两堆。师:“你有几种分法?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很快学生马上就得出不同种分法,有的说:“我把9分成1和8;2和7;3和6;4和5;5和4;6和3;7和2;8和1。”就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很快就得出了9的组成。
  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教学的细微末节中,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他们就学会了学习,也学会生活的要素――会听、会说、会看、会想、会合作,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参考文献:
  [1]徐卉.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夜语阑珊.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3]徐美玲.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标签:小学生 学习习惯 培养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