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情感 > 正文

从《文心雕龙》中看刘勰的“真情雅性”观 文心雕龙宗经中何为经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文心雕龙》乃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其内容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它的文学思想与批评理论为人们所倍加重视。而刘勰对“情”的相关论述则较少完整的被人们重视。在《情采》篇中,他专门论述了情与采的关系。但是他对“情”的更多看法,则分散于其他各个篇章之中。在这些分散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了解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将有助于我们对他的文学思想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情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情”,在刘勰《文心雕龙》一书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他已经自觉地肯定了人为审美主体,以“情”为审美艺术本质,注重情的表现和作用,形成了许多卓越见解。诸如“人禀七情,应物思感”(《明诗》),亦即“触兴致情”;“情固先乎辞”(《定势》);“情受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神思》);“情动而辞发”(《知音》)等等。在创作论方面提出“设情以位体”(《熔裁》),“酌事以取类”,“撮辞以举要”,“以情志为神明”(《附会》)。在创作态度上提出“为情而造文”(《情采》)。在鉴赏方面他从批评的角度提出“观文者,批文以人情”(《知音》)。刘勰以“情”构建他的文学理论大厦,注重真情的流露,注重情感的适度表现。刘勰“凭情以会通”(《通变》)的审美观是深刻的感觉与精湛的思想契合。
  一、论情探源
  刘勰在《明诗》中讲到“人禀七情,应物思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七情”指的是哪七情?《礼记?礼运》谓“七情”:“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就是讲七情不是后天学习才能获得的,而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既与生俱来。因外物而兴感,这种思想来源甚早,非刘勰独创。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中就有记载:
  凡人虽有性,待物而后坐,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1、2简)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育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2、3简)
  这里的“天”,我觉得应该理解为天然之天,没有受到人为之影响之“天”。如《庄子?秋水》:“牛马四足,是为天”的“天”。命自天降,是说命来自其本然之存在。由命生性,故性亦出自本然;由性生情,就是1简说的性须待物而后作,而后作的是情。就是说,情的本然存在状态就是性,因外物之触动而引发时,就是情。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天―命―性―情。
  关于情与性的关系,后来的理学家也做了各种各样的阐释。程颐引《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朱熹注此称:“喜怒哀乐未发,无所偏倚,此之谓中。中,性也……喜怒哀乐之发,无所乖戾,此之为和。和,情也”。可见,在这一点上,朱熹更为清晰的肯定了“情”与“性”的天然联系。
  东汉末年以来,强调感物动情、极重抒情的倾向更是成为当时社会上一种主流。《世说新语》被称为“名仕的教科书”,它真实的记载了当时的世风人情。《世说新语?轻诋》记录了一件事,王坦之不为支道林所知,“乃著《论沙门不得为高士论》,大略云:‘高士必在纵情调畅,沙门虽云俗外,反更束于教,非情性自得之谓也。’”这是说,凡是高士必任情之所之,达到情性自得之境界,支道林受佛教义理之约束,做不到纵情,所以不是高士。看来在当时,只有做到任情纵欲,才能被称为高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士人重情的社会生活风貌。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所谓情何以堪;所谓情动而不可已已,所谓情痴,都是出自这个时期的典型例子。由此观之,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刘勰在论文时重情,提出“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和“文质附乎性情”的观点就是顺理成章的啦。
  二、情真论
  在“情”的问题上,刘勰不仅把它作为根本(“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而且还特别强调它的真实性。刘勰在《情采》篇提出“故为文者要约而写真”,这里的“真”,就是“真实”,“真情”。情之真,乃是文学作品成功之一大关键。真,才能感人,能动人。纵观中国文学史上,凡是被代代传承,口头相诵的文学奇葩,无不是情真意切之作品。例如,《诗经》,屈原的《离骚》,《孔雀东南飞》等等。我国古代文学的最大成就,就是抒情传统的绵延不绝,最好的作品,无不真情感人。陈世骧先生甚至认为,我国的文学传统,就是一个抒情的传统。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我过的文学传统,是一个重政教之用的传统。其实,重抒情与重政教之用本身并不矛盾,在我国古代的文学思想中,提倡文须有益于政教的言论虽不绝,但真正能起到政教之用的作品,离不开真感情。文学作品的政教之用,只有建立在真感情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刘勰之所以强调情真的重要性,是因为当时有些人的创作“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刘勰认为这都是文学创作的致命伤,并痛切的指出:“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这可以说是对于的当时虚浮成风的创作现状的针砭,对于现实的中国文艺也有深刻的警醒作用。黄侃先生云:“彦和论文,必以存真为主,亦鉴于楚艳汉侈之流弊而立言”,正是洞见了彦和倡导真情之良苦用心。
  齐梁以来,“为情造文”、“采滥忽真”之风盛行。刘勰在总结先秦以来文学创作的历史经验后,指出“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词人赋颂,为文而造情”,而后又详细阐述了“为情造文”与“为文造情”的区别,故此写道“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就是说如果华丽的辞采不能用来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好比“翠纶桂铒,反所以失鱼”,所以刘勰强调“卉象穷白,贵乎反本”,要求“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藻;使文不 灭质,博不溺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文采回归情理本体。
  三、情雅论
  刘勰的情论另一个精彩之处就是明确要求情之雅正,要求情受道德的约束,需要陶冶,需要雕琢。《宗经》篇提出文能宗经,则体有六义。六义之一,就是“情深而不诡”。不诡,就是正,感情应该雅正。感情雅正的准则,是遵循圣人之教诲,依经树则。
  《原道》篇云:“雕琢情性。”《征圣》篇云:“陶铸性情,功在上哲。”《宗经》篇云:“义既诞乎性情,辞矣匠于文理。”这里的“雕琢”、“陶铸”、“诞”都有“陶冶”之意。刘勰认为,“情”虽然重要,但它并不是不受到任何限制,它应该“发乎情,止乎礼”。具体而言,就是“情”必须“宗经”,把“情”统一到经书的雅正上来。在《明诗》篇中,刘勰给“诗”下的定义是:“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也。”其中的“持”字,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认为是“节制”之意。“持人情性”就是要节制人的情感,使之归于正。感情的雅正也包括信实。在《史传》篇中,他说史之著述,必使“惜理居正”。正,就是公正不偏,不能以个人感情之好恶论定是非。即使像司马迁、班固那样博通古今的史学家,也屡遭后人的诋毁,如果放任个人感情的好恶来写史,那就更危险了,“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就是说不要任情,要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归于正,归于无私。在《征圣》篇中他提出“情欲信”,也就是这个意思。情信的榜样,就是圣人。他专门写了《征圣》篇,意亦在此。
  
  参考文献:
  [1]罗宗强 《读文心雕龙手记》,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年出版。
  [2]袁济喜 陈建农 《文心雕龙品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标签:文心雕龙 中看 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