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情感 > 正文

**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中青年摄影人才培养

时间:2019-02-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 培养计划(20**-20**)实施情况总结和 下一步工作意见 ? 为进一步推进新一轮“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现将“十五”时期“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情况总结如下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十五”时期“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全市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加快人才培养, 20**年2月,市政府办公厅批转了市人事局《关于**市新世纪人才工程的实施意见》和《**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同年4月6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跨世纪科技人才工程总结表彰暨新世纪人才工程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并全面实施“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年,培养100名45 岁左右的在国内或省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
300名40岁以下的后备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二层次);
1000名40岁左右的优秀专业技术骨干(第三层次)。按三个层次培养45岁左右的新世纪优秀中青年人才共1400名。

20**年以来,“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年度)为启动实施阶段,制定并落实了培养措施。第二阶段(2002-2004年)为全面选拔培养阶段,完成了培养人选的选拔任务,围绕培养目标落实培养措施。第三阶段(20**年度)为全面考核评估阶段,全面完成培养目标,完成考核评估工作。

(二)主要成效。

1.实施了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了培养目标。五年来,共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1592名,平均年龄41岁,年龄最小的为30岁。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层次的培养人选分别为1**名、320名、1167名。在选拔的中青年人才中,博士212名、硕士366名;
高级职称的878名。培养期间,有2 人获**省首批特级专家;
有12人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有4人获**市科技特别贡献奖;
有144人被选拔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其中,重点资助1人,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19 人,第三层次123人。据初步统计,20**年担任企业技术负责人或行业协会负责人的分别为376人和191人。

2.营造了良好的人才环境,带动了人才队伍建设。各区、县(市)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人才工程”。不少市属主管部门和人选所在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意见。全国、省和市人才工作会议后,各地各单位加大了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

“十五”期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年继续教育覆盖面达到45%以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由“九五”期末的20%提高到目前的35 %以上;
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九五”期末的6036人增加到现在的15504人(不含小学高级职称16788人),净增1.5倍,其中40岁以下的由“九五”期末的12%提高到28%。

3.促进了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五年来,“131”培养人选共承担和完成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76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02项、省级科研项目596项;
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408篇,出版专著250部;
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有30人、省部级的有191人、市级的有286人;
科研成果年创利项目1000万元以上的有70人,500万元以上的有98人,500万元以下的有211人。

(三)主要措施。

1.规范程序,精心组织“131”培养人选的选拔工作。一是突出重点。以选好、选准为目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围绕以“两港三区”为重点的“天堂硅谷”建设,把选拔的重点放在对我市“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产业、新兴行业、重点学科上,放在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上。二是层层把关。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人才所在单位对照实施方案的选拔原则、条件进行择优推荐,市属主管部门或单位所在区县(市)人事局、同行专家进行层层审核把关,列出推荐顺序报市人事局。三是专家评审。市人事局在初审的基础上,召开各学科领域专家进行严格评审,重点从推荐人选的科研能力、技术水平,承担的科技项目或课题的水平、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议,提出推荐对象作为培养人选的层次和排名次序的评议意见,提交市新世纪人才工程协调小组审议并确定为培养对象和层次。

2.多管齐下,全面实施新世纪“131”人才培养工程。一是组织培训。围绕知识结构更新目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组织举办一、二层次培养人选高层次培训班10次。各地各部门按照培养人选每年每人培训一次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多次组织邀请教授、高级专家进行各类专业知识讲座。积极组织培养人选参加国内外高校的各类研修班或在职攻读学位。五年中,组织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有289人;
派遣出国进修、技术考察、学术访问和交流的有567人次;
参加国内进修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有3730人次。二是组织攻关。紧密结合科研生产项目,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培养人选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攻关能力。市人事局与市科技局等部门密切配合,有计划地安排和鼓励培养人选参加重大科研、技改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立项,并及时安排资助经费。各地各单位结合生产科研实际,积极组织培养人选申报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培养人选承担重点科研项目和担任技术或生产领导职务。三是以老带新。强化专家、导师对人选的指导作用,在一、二层次培养人选中,基本每人都由单位配备了比较固定的导师。

3.动态管理,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一是建立“131”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并建立了新世纪“131”人才信息库,采集新世纪“131”人才信息;
编印了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培养人选名录。二是加强动态考核管理。制定了《新世纪“131”中青年培养人选考核办法》,认真组织开展“131”培养人选的年度考核工作,2004年组织开展了全市“131”培养人选的阶段考核工作。通过年度考核和阶段考核,对取得明显成果的培养人选予以提升层次,其中第二、第三层次提升为第一层次的有8人;
第三层次提升为第二层次的有36人;
对因工作调动及其他不具备条件的43名培养人选及时进行了调整。20**年,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市“131”培养人选的综合考核评估工作,对20**年以来入选的“131”一、二、三层次培养人选分思想素质、学识水平、科研能力和业绩成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考核评估,同时对人选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的人才培养计划、措施及其落实情况进行了考核。三是加强总结宣传。20**年,在《**日报》上以“走近‘131’优秀人才”为题,宣传报道了姚献平等10名业绩突出的“131”培养人选。

4.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环境。一是落实组织保障。专门成立了“新世人才工程”协调小组,各地各部门都成立或指定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人才工程工作。各级领导把人才培养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并列入党政领导考核目标,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建立了领导与拔尖人才联系制度。二是落实经费保障。为推动人才工程的实施,市政府设立了人才培养专项经费1100万元。到20**年年底,共资助培养人选413名。各地各单位投入了相应的配套经费24376万元。“新世纪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经费投入的目标基本到位。三是落实待遇保障。根据有关规定,为“131”培养人选办理了优先就诊卡。每逢春节,向“131”培养人选发放《致专家的慰问信》、新年贺卡。培养人选所在单位都十分重视人选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并在时间、经费、工作任务安排上都为培养人选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不少单位实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把科技成果作为技术股量化到个人,激励了培养人选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我市新世纪“131”人才培养工程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拔尖人才还较少。目前我市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培养对象仅1人。二是全市 “人才工程”工作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单位对这项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措施到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搞得很有起色。但有少数部门和单位由于对实施“人才工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领导重视不够,未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配套资助经费不落实,培养措施不到位。三是促进培养人选科技成果交流和转化的措施不力,成果交流和转化平台缺乏。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在实施新一轮“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意见 从今年开始,我市开始全面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根据市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十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为加快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并与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省“‘151’人才工程”(20**—2**0)实施相衔接,按照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时期要滚动实施“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即到2**0年,按三个层次培养45岁左右的新世纪优秀中青年人才1400名。其中第一层次:100名45岁左右的在国内或省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二层次:300名40岁以下的后备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三层次:1000名40岁左右的优秀专业技术骨干。按照每五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对前一轮“131”培养人选入选满五年并经考核评估合格的发给“131”人才证书(20**-20**),对2003和2004年入选并经考核评估合格的予以进入新一轮“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相应的层次,继续接受培养。

“十一五”时期,“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总体上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事局关于**市新世纪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杭政办〔20**〕3号)精神实施,并结合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不断补充完善。

???? (一)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

“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确保“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市一级层面要把“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列入各区、县(市)党政领导班子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各区、县(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人选所在单位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协调解决计划实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新世纪人才工程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围绕实施计划目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市直主管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府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各人选所在单位要全面落实培养措施。

(二)进一步落实资金投入。

“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将适当提高“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经费资助,对第一层次人选人均资助额度从5万元提高到8万元,对第二层次人选人均资助额度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五年共投入2300万元,所需经费在**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支。各区县(市)政府、市属主管部门和培养人选所在单位要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投入配套资助经费。第三层次人选培养经费由区、县(市)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资助,人选所在单位予以配套。培养资金的列支渠道,企业在“管理费用—技术开发费”科目中列支,事业单位在“其他费用”或“事业发展基金”科目中列支,主管部门在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中予以解决。

(三)进一步落实培养措施。

“十一五”期间,市里将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并资助培养人选出国进行中长期培训,继续办好有关专业领域的高级研修班,建立学术休假制度。各区县(市)政府、各部门和人选所在单位要创造条件,安排培养人选参加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提供国内外各种培训、研修和深造机会。要鼓励和支持培养人选承担或参加国家、省部级和本地区的重大科研工作、重点工程建设,优先支持培养人选科研项目立项。

(四)进一步促进成果交流和转化。

要加快“131”培养人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培养人选基础信息库和科技成果库,开展学术技术论坛、科技成果展示会、联谊会等活动,加强科技孵化器和技术市场建设,构筑科技成果转化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技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五)进一步完善培养人选的选拔管理 培养人选的选拔, 要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天堂硅谷”的目标,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选拔重点放在“十一五”期间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重点学科上。为进一步加强培养人选的考核管理,对入选的培养人选,由市新世纪人才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发给“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人选入选证书。同时,经过五年培养考核合格的人选,由市新世纪人才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发给“131”优秀中青年人才证书。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