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求职 > 正文

基于我国经济特殊性背景下的通货膨胀理论与实践探讨_2018中国通货膨胀率

时间:2019-02-0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通货膨胀不仅是严重的经济问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为此,西方经济学界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研究。本文在综述通货膨胀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的特殊性,并提出了通货膨胀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政策协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2)02-0065-03
  通货膨胀早在中世纪封建时代就已经出现过,但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到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纸币发行规模的扩大,通货膨胀才成为令人关心的经济现象。但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通货膨胀还只是个别国家和个别时期内发生的现象,具有明显的局部性和间歇性。它一般是在战争和革命等紧急情况下,由于资产阶级国家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而大量发行纸币引起的。
  世界大战爆发后,几乎所有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全部或部分地放弃了金本位制度,使可兑现的银行券变成了不兑现的银行券即纸币,从而为通货膨胀的泛滥打开了闸门。二战以来,通货膨胀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问题。上世纪以来,通货膨胀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先是通货膨胀与就业交互替代的过程;然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与低成长并存的滞胀,随之又有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高成长的结合。
  由此可见。通货膨胀不仅是严重的经济问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为此,西方经济学界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一、西方经济理论学派及实践
  (一)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凯恩斯的通货膨胀理论建立在其有效需求原理基础上。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扩大的需求是推动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需求的扩大既可能是货币增长率提高所引起,也可能在货币供应不变时发生。这就是说,货币增长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一切引起有效需求扩大的因素都是通货膨胀的致因,如政府支出的扩大或者减免税收造成的公众支出扩大。通货膨胀既可能是货币性的,也可能是非货币性的。货币增长率提高,引起需求扩大进而引起物价上涨。在充分就业之前,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的有效需求扩大,一部分被就业的增加所吸收,另一部分则反映在物价上涨上,被称为“半通货膨胀”:在充分就业实现后,有效需求的扩大才全部反映到物价上涨上,导致“真正的通货膨胀”。凯恩斯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凯恩斯认为应控制总需求。即政府实行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唯一有效的办法。根据所谓的“相机抉择”经济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增加税收,减少公共工程支出和福利支出;在货币政策方面,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从而抑制经济过热。
  战后20多年来,西方经济前所来有的成功,部分地归因子大多数国家政府有效地运用了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政策工具。70年代以前。大多数西方国家商业波动不大,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较低,经济学内部和公众中原来对凯恩斯主义的许多右翼恬凝,最终被繁荣的现实所消除和抵消了。在美国。主流宏观经济学在60年代的肯尼迪一约翰逊政府期间,更是甚嚣尘上,达到了鼎盛阶段。当时,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得到了公开的拥护和最大胆的运用。否则,国会永远也不会通过1964年引起赤字增长的大减税法案。该法案并不是为了阻止或扭转衰退的出现,而是为了保持正在蒸蒸日上的经济复苏。
  (二)供给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供给学派是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失灵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70年代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滞胀”。“滞胀”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顾此失彼。供给学派就是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个具有自由主义思潮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其基本的理论主张就是恢复“萨伊定律”,强调供给第一。供给学派认为。凯恩斯所主张的“需求管理政策”是造成滞胀的根源,供给是需求的唯一可靠的源泉。需求增大不一定造成实际产量增长,很可能只是单纯增加货币量,引起物价上涨,储蓄率下降。这又必然引起利息率上升。影响投资的增长和设备更新。造成技术变革的延缓。只要需求的扩大超过实际生产的增长,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而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必然出现停滞或下降,从而造成滞胀的局面。
  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政策。降低税率能刺激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并提出了著名的“拉弗曲线”来加以论证,而且提出的减税政策相当全面和具体。由于里根的大力提倡,美国政府在几乎整个80年代的财政政策中,一直在采取一种激进而危险的预算方针。美国政府这次采取的激进性预算政策在时间跨度上持久漫长,这种情形在欧洲和日本的保守政府中都没有出现过。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前身,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批判最为彻底和尖锐。理性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建立在萨伊定律和自然率基础上。他们认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实际的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差距,政府不可能运用此种差距来促成生产者需求幻觉以减少失业,附加预期的卢卡斯总供给曲线用理性预期的理论捍卫了古典学派的垂直总供给曲线,显示失业和通货膨胀间不存在交替关系。政府推行充分就业政策是促进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在政策主张上,该学派认为货币供给要尽量避免造成公众的预期误差,所以他赞成弗里德曼的固定规则的货币政策,固定规则的选择应根据对周期根源和动态的认识。
  在里根经济学、撤切尔主义及西德自由主义经济中,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信念得到了很大的反响。
  (四)货币主义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现代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以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为其政策主张的基调,以“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为主要政策内容。该派的核心人物是弗里德曼,货币主义派认为,货币决定名义国民收入;私人部门具有内在稳定性;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增长的起伏不定,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存在长期的交替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垂直。因此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影响实际经济,而长期货币中性;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原因在于政策支出的快速增长,充分就业政策及错误货币政策的实施,主张货币供应量应以稳定或不变的比率增长以稳定价格水平,中央银行要充分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而不是失业。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微调和其他激进的财政政策。由于货币主义把通货膨胀、失业、生产停滞、经济波动等简单地看作是货币这个最重要的因素所起作用的结果,因而他的政策主张也很简单,就是使货币始终按照一种事先规定的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并反对物价和工资管制。
  货币主义对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尤其是对西欧,北美和日本的中央银行具有很大的影响。从70年代开始,美国国会要求联邦储备银行每年两次制订货币总量增长目标。1979年,联邦储备银行更认真地实行了货币主义政策;而且声称,它将严格控制货币供给,直至通货膨胀得到完全的控制,哪怕这种做法会产生商 业波动和失业率增加的副作用。然而,从1982年开始,联邦储备银行又回到了以前的老路上。变成了一个很讲实用主义的微调机构。目前,货币主义对西德、英国和日本的政府与中央银行仍然保持着强有力的影响。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对通货膨胀及治理措施的判断,依赖于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基本判断。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内在稳定机制尚未恢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同时流动性过剩使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增强。
  (一)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出台规模空前的救援措施,世界经济出现了缓慢复苏。由于这些政策性的外生因素并没有转换成持续的、自主增长的内生因素。当财政刺激政策到期时,因财政支持力度减弱。不仅经济重返困境,而且还增添了主权债务危机等新的阻碍因素。当前国际经济运行条件尚未改善,有的甚至趋向恶化。复苏前景难以预料。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现象有所改善,但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显著改变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强调投资与出口的拉动作用,在理论上强调生产决定消费。理论和实践上的偏差带来我国经济结构内部与外部的失衡。外部失衡表现为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内部失衡表现为投资相对于消费的扩快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施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积极扩大内需,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外部失衡状况,实现了经济的强势回升。但宏观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尚未确立,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显著改变。
  (三)消费不足状况有所改善,但扩大内需的持续性不足
  以居民消费率为例,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全球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在60%左右。其中,高收入国家为60%-65%,中等收入国家约为55%-60%,低收入国家一般高于65%。2009年,我国消费率为3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实施了应对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推出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以刺激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但是,其中有些政策措施是在危机情况下的应急之举。不具有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这些政策措施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分配格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低、城市化质量不高、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仍然制约我国内需驱动型增长和经济长期平衡发展。
  (四)流动性过剩,潜在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
  流动性过剩在于一是危机管理货币政策下的信贷膨胀。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影响,我国政府果断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货币信贷总量大幅度增长。二是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下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在经历了一年的经济刺激政策后。2009年年底国际经济实现复苏,海外市场需求得到部分恢复推动我国出口的回暖,贸易顺差的增加,也使外汇占款增加。流动性过剩带来了通胀的隐患。主要体现为近期相关资产和商品价格的上涨,通胀预期逐步强化。受居住、食品价格上涨影响,生活费用显著上升,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特别是低端劳动力价格也大幅上涨,从而全面推高各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大价格上涨压力。
  三、政策建议
  (一)短期政策一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优化需求
  在加强宏观调控政策预案研究的同时,发挥货币政策的主导作用,提高央行的调控效率,财政政策予以适当配合。
  1.以货币政策为主,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管理通胀预期。中央银行应采取适当的“紧缩”措施,合理地控制货币信贷增长,进而控制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同时,要加快货币供给制度改革。财政政策要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的合理化和均等化,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扩大有效需求,从而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
  2.加快发展、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政策,开辟多元的流动性释放渠道。一是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改革。完善立法监管和投资教育,有序引导境内外资本价值投资。二是改善外汇储备留存结构,发展战略资源储备;三是建立财政投资型储备基金(如香港的外汇基金),发展经营型财政理念,增加财政转移支付来源储备,必要时可作为干预市场的经济杆杠,以维护内部市场稳定,增强规避国际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的赤字平衡能力。四是加强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和窗口指导。
  3.积极运用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一是平衡财政收支,减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的压力,坚决避免中央政府直接向央行透支。二是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严格压缩和控制消费性支出比例。建立、健全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等制度,从再分配环节压缩消费需求的膨胀。
  (二)长期政策: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供给的改善
  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结构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是严重依赖外部需求;其二是严重依赖外部资源。这两个特征使我国经济运行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唯有加快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才能彻底降低经济运行的风险,减轻外部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冲击。才能防止我国市场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时形成的通胀预期。
  1.调节生产领域缓解供需失衡。一是适度放开生产要素的价格管制。改变资本、土地、环境等要素价格偏低的现状,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加快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使经济增长客观反映资源环境成本;三是加快环境保护力度,增设环境税,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实施全民环保计划。四是更加注重推进自主创新。有效提高产出效率的财政政策安排。五是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保持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六是加大金融支持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改善储蓄结构和发展消费信贷。七是加强对垄断行业、公共服务部门价格的监管,控制垄断行业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推动程度。
  2.调节收入分配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投资消费结构失衡状况。通过减税、分红、增收等措施提高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来源,提高其购买力。提高消费领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丰富商品种类,增加消费供给。同时,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责任编辑:秦亚丽)

标签:通货膨胀 特殊性 我国经济 探讨